基于从络论的通络化痰方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从络论的通络化痰方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络化痰方,两组均治疗8 w。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气急、咽痒、鼻塞和咳嗽中医症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50%肺活量和25%肺活量时最大的呼气流量(FEF50和FEF25)、呼吸流量的峰值(PEF)、用力呼吸的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测定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急、咽痒、鼻塞和咳嗽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FEF50、FEF25、PEF、FEV1和FVC水平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上述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otaxin和EOS计数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参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从络论的通络化痰方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 林捷 陈灵骏 胡朋 符琼方 王俊娜 杨慧茹 余杏 秦扬关键词:从络论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 加味地黄汤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24h血压、血浆Ang-Ⅱ、A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汤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24h血压、血浆Ang-Ⅱ、ANP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166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依据就诊顺序编号,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按照1∶1配对原则随机分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地黄汤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对比两组24h血压、降压疗效、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水平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24h血压、日间/夜间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24h血压、日间/夜间血压、24h收缩压/(24hSBPSTD/24hDBPST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T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中医总有效率、西医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浆Ang-Ⅱ、AN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能降低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且能降低血浆Ang-Ⅱ、ANP水平,对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林捷 王俊娜 陈光裕 王勉 符芳玲 秦扬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肝肾阴虚型 加味地黄汤 心钠素 丹参饮加味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气滞血瘀型心肌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丹参饮加味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VMC)气滞血瘀型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肌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成人VMC气滞血瘀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常规组4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饮加味治疗。3组均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24%(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34/42),常规组总有效率59.52%(25/42),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心肌功能指标cTnⅠ及cTnT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cTnⅠ及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cTnⅠ及cTn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NO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及GST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NO、SOD、GST及MDA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NO、SOD、GST及MDA水平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成人VMC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肌功能,调节氧化应激平衡,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卢艳 张蕾 符大天 林捷 符琼方 杨树博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功能 氧化应激 五味子提取物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分析五味子提取物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75只大鼠,其中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1.0 ml五味子提取物)、中剂量组(1.5 ml五味子提取物)、高剂量组(2.5 ml五味子提取物)各15只。检查各组平滑肌厚度、管壁厚度;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最大呼气流量(PEF)、1 s用力呼气溶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核因子(NF)-κB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平滑肌厚度、管壁厚度、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PEF、FEV1、FVC、抑制蛋白κB(IκB)水平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五味子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NF-κB通路中相关重要信号传导分子的蛋白表达,发挥气道重塑及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且表现为剂量依赖。 胡朋 林捷 王锋 符燕 符琼方 吴易晟关键词:五味子提取物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道重塑 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月医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各36例,均采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白虎汤加味日一剂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20 mL静脉滴注,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浆S100β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72.22%(26/36)与观察组91.67%(33/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确切,降低血hs-CRP、S100β蛋白及炎症因子,且安全性高。 王小言 夏鹰 金虎 陈伟明 陈晓东 聂柳 郑忠涛 林捷关键词:小牛血清去蛋白 脑出血急性期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Β蛋白 改良式鳖甲灸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鳖甲灸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急性LDH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归入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以针刺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式鳖甲灸循膀胱经推熨手法治疗。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上,与组内治疗前各项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数据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与临床控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结论采用改良式鳖甲灸联合针刺治疗急性LDH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够快速达到一定程度的镇痛效果。 陈欣梅 杨慧茹 常鹏环 林捷 王景科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急性 俞募配穴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肺脾气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6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以及呼气峰流速(PEF)]、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总IgE和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eNO水平、外周血EOS百分比、总IgE水平、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和M1/M2的比值较治疗前降低,FEV1、FEV1/FVC、PEF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配合药物能够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改善肺脾气虚证CV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达到治疗CVA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魏巍 欧奇伟 林捷关键词:俞募配穴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肺脾气虚 哮喘 咳嗽 龙蛭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龙蛭汤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龙蛭汤,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神经功能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B组和A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全血粘度(Whole blood viscosity,ηb)和纤维蛋白(Fibrin,Fib)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IHSS评分、NSE、MBP、PCV、ηb和Fib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而ADL评分和IGF-1则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蛭汤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王俊娜 马丽娜 林捷 符燕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俞募配穴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探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穴位埋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俞募配穴针法,两组患者数据观察: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量表评分、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临床症状评分及IgE、IFN-γ、SP-A水平、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值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E、IFN-γ、SP-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显著降低,血清IFN-γ、SP-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治疗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症状为恶心,P>0.05;治疗组治疗满意率高达98.15%(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45/54),P<0.05。结论采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且本次治疗安全可靠,患者十分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符琼方 杨文秀 张少明 王景科 林捷改良式鳖甲灸循经推熨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改良式鳖甲灸循经推熨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退出。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口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鳖甲灸循经推熨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2、3个疗程的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VAS评分与治疗前和同期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疗程后(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66.67%(2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鳖甲灸循经推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程度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口服布洛芬口崩片治疗。 陈欣梅 杨慧茹 常鹏环 胡朋 林捷 何汶偿 陈向穗关键词: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