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江
- 作品数:55 被引量:6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汇率预测方法及比较:基于贝叶斯平均分类回归模型的检验被引量:3
- 2016年
- 分类回归模型是回归模型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现有的分类回归模型均采用选择性回归计算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贝叶斯平均分类回归模型,并将其用于人民币汇率预测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时选取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序列,对使用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贝叶斯平均分类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贝叶斯平均分类回归模型确实能够提高预测准确度。还使用贝叶斯平均分类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现有研究文献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分类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
- 毕玉江王双成
- 关键词:汇率预测GARCHARIMA
- 消费惯性作用下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笔者主要基于消费存在惯性这一基本思路,基于GMM方法使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消费惯性存在的情形下,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支出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惯性特征,而且其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惯性特征是逐渐强化的,而农村居民消费的惯性则经历了"U"型变化。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 毕玉江裴瑱
- 关键词:动态面板数据影响因素
- 关于国际经贸专业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融入世界体系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经贸人才培养主力的高等院校,更加需要时刻关注经贸领域的新趋势,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对经贸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经贸人才的需求。
- 毕玉江
- 关键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 台湾对大陆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尽管从贸易理论,上来说学者们对投资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存在着争论,但是实证分析发现,1991-2009年间,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带动了贸易的增长,存在着互补效应。而且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台湾自大陆进口与向大陆出口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 连正世毕玉江朱钟棣
- 关键词:两岸经贸关系实证分析
- 世界经济冲击与中国外贸波动——基于多国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文章使用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构建一个增广的VAR模型,分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外贸进出口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单个经济体宏观变量波动的影响程度而言,美国和日本GDP波动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要高于欧盟。美国金融市场变量冲击对中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了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发挥了一定作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会对外贸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在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下,外部经济波动的传导效应会更加明显。这将为未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更大挑战。
- 毕玉江
- 关键词:经济冲击
- 后危机时代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问题被引量:6
- 2011年
-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是有利的。结构性失衡、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总体评价是可行的。构建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风险预警体系,对保障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平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在科学设计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从"外源性、粗放式"向"平衡型、包容性、精益化"转变。
- 唐海燕毕玉江贾德奎
- 中国金融发展对分类商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基于1980年~2009年分类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笔者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一位数分类数据,使用协整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不同行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类商品外贸发展受金融深化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资本、技术密集的商品类别受影响程度较高,而初级产品受价格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在所研究的9类商品中,有6类商品的外贸发展得益于金融深化进程。
- 毕玉江王双成
- 关键词:金融发展
- 服务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国数据的动态面板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不少学者都发现服务贸易受世界经济冲击的影响程度要远低于货物贸易。文章基于42个国家在1982~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服务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各变量对不同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的长期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服务贸易进出口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惯性作用,滞后一期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变量回归系数在统计上都比较显著。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进出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言,商品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程度比较低,远低于其对主要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程度。汇率变动对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低于收入水平变量。
- 毕玉江
- 关键词:服务贸易进出口动态面板数据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被引量:173
- 2007年
- 本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构建了适合中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经验检验。本文通过一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研究表明,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而且不同分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依市场定价指数来衡量不同出口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总体出口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 毕玉江朱钟棣
- 关键词:汇率变动出口价格分布滞后模型
- 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兼论QE政策变化的经济效应被引量:6
- 2015年
- 笔者通过对世界33个主要经济体建立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global vector autoregressive),模拟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探讨了美国实行QE与退出QE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与其他同类研究方法相比,GVAR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将各国之间的经济波动相互联结,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经济冲击的跨国传导渠道及其冲击效应,能够尽最大可能挖掘现实数据隐含的经济关系。研究发现,当美国货币供给增速提升时,中国通货膨胀短期上升之后回复最初的状态。为应对可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中国降低货币供给增速,促使短期利率提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美国在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下获得经济增长及资产价格上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外贸增长,从而仍然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正向拉动作用。当美国短期利率上升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时,中国短期利率上升,经济增速下滑,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美国退出QE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国际资本退出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总体来看这种负面影响并不足以为惧。值得我们警惕的主要还是中国经济自身运行过程中结构调整可能产生的深层次问题。
- 毕玉江
- 关键词:经济波动量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