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力

作品数:131 被引量:57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伽玛刀
  • 32篇外科
  • 26篇放射外科
  • 21篇肿瘤
  • 21篇伽玛刀治疗
  • 20篇血管
  • 19篇手术
  • 16篇胶质
  • 13篇射波刀
  • 13篇立体定向放射
  • 13篇胶质瘤
  • 12篇血管瘤
  • 12篇细胞
  • 11篇垂体
  • 9篇外科治疗
  • 9篇复发
  • 8篇外科手术
  • 8篇立体定向放射...
  • 8篇化疗
  • 8篇畸形

机构

  • 104篇复旦大学
  • 20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华山医院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29篇潘力
  • 48篇戴嘉中
  • 42篇王恩敏
  • 27篇王滨江
  • 24篇周良辅
  • 21篇汪洋
  • 20篇张南
  • 18篇蔡佩武
  • 17篇王鑫
  • 15篇刘晓霞
  • 13篇郎黎琴
  • 12篇梅广海
  • 11篇盛晓芳
  • 9篇董亚非
  • 8篇于同刚
  • 8篇陈淑
  • 8篇江澄川
  • 7篇吴瀚峰
  • 7篇徐伟民
  • 6篇徐强

传媒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2篇中国微侵袭神...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8篇中国神经精神...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医学计算...
  • 6篇临床神经科学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5篇功能性和立体...
  • 4篇肿瘤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脑脓肿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6年
小型脑脓肿7例临床分析徐启武鲍伟民毛仁玲潘力有关小型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报道不多。我们手术治疗7例小型脑脓肿,均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并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38岁,平均25.2岁。首发症状均为癫痫发作,其中...
徐启武鲍伟民毛仁玲潘力
关键词:脑脓肿
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向成熟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体外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神经递质分泌和神经细胞抗原表型表达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密度梯度法分离猴BMSCs,在体外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分阶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基中单胺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细胞抗原表型。结果高效液相检测神经干细胞培养基未测到单胺类生物活性物质,而经体外培养增殖10d、14d、30d的细胞培养基可检测到去甲肾上腺素 (NE)和多巴胺(DA)。Asp方差分析显示:随着BMSCs培养天数的增加,培养基中所含的NE和DA尤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出酪氨酸羟化酶(TH)、巢蛋白抗体(nestin)、β-微管蛋白 (β-tublin)、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LP)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抗原表达。结论恒河猴BMSCs能在体外增殖,在适宜条件下能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并合成、分泌NE和DA;部分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胶质细胞和DA能神经元的抗原表型,提示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的 BMSCs经过神经干细胞阶段可向成熟神经组织细胞分化。
徐强徐如祥姜晓丹潘力陈剑荣蔡颖谦张世忠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恒河猴
外源EGFP和hTH基因在恒河猴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内的稳定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酪氨酸羟化酶(hTH)的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hTH,转染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观察外源EGFP和hTH基因在BMSCs-D-N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WAV2-TH中的TH目的基因亚克隆到荧光真核表达载体 pEGFP-C2,以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GFP-C2-hTH的正确性:pEGFP-C2-hTH经NucleofectorTM 核转染仪转染培养的恒河猴BMSCs-D-NSCs,24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10 d后行 TH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和TH基因的RT-PCR。结果 (1)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2)细胞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观察到 80%的转染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转染10 d后细胞的RT-PCR检测到hTH基因的表达,TH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呈阳性染色,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结论构建的 hTH荧光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C2-hTH,经电转染方法转染至BMSCs-D-NSCs内,成功表达hTH 和EGFP,为BMSCs-D-NSCs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徐强徐如祥姜晓丹潘力张世忠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绿色荧光蛋白神经干细胞恒河猴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γ刀、X刀、强调适形放疗、间质内放射)
2001年
潘力张南王滨江王恩敏戴嘉中蔡佩武
关键词:放射外科垂体腺瘤
外源性EGFP和TH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猴模型脑内移植后的跟踪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评价外源性酪氨酸羟化酶(TH)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在猴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移植后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功能评定。方法应用MPTP制成偏侧PD猴模型。将构建的pEGFP-hTH转染培养的自体BMSCs- D-NSCs,而后植入PD猴模型脑内,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葡萄精代谢显像)检查。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EGFP-hTH和pEGFP-C2转染的BMSCs-D-NSCs中TH和EGFP基因均有效表达;细胞移植后5个月PD猴症状仍有所改善。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见细胞移植组术侧纹状体平均标准摄取值低于对侧及健康猴,而高于PD猴术侧。葡萄糖代谢显像见细胞移植组术侧纹状体平均标准摄取值低于对侧及健康猴,而高于PD猴术侧,而细胞移植组间明显差异。免疫组化发现, 细胞移植术后5个月移植区仍存存大量TH、EGFP阳性细胞。结论 pEGFP-hTH和pEGFP-C2转染的BMSCs-D-NSCs存体外和体内均长期表达外源性TH、EGFP基因,基因工程细胞在PD猴脑内存活并发挥治疗作用。
徐强徐如祥姜晓丹潘力张世忠周良辅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
内侧颞叶癫痫术后复发后伽玛刀辅助治疗2例报道
目的:内侧颞叶癫痫(MTLE)是常见的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致痫病灶后的治愈率在60%左右。目前有部分临床研究证实伽玛刀治疗MTLE与手术有着类似的疗效。由于伽玛刀治疗MTLE的风险相对较小,对于诊断明确但术后疗效不佳的病...
吴瀚峰潘力于同刚戴嘉中王滨江董亚非张南汤旭群
关键词:内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术后复发伽玛刀
BOLD技术与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功能区的比较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与导航影像对应,采用完全吻合或相邻1cm以内两种不同的标准来比较BOLD激活区与电刺激阳性区的关系。结果:12例病人共刺激了145个点,其中阳性点27个。与ESM比较,以完全重叠为标准,BOLD敏感性48.1%,特异性83.1%;以相距小于1cm为标准,BOLD敏感性88.9%,特异性75%。良性或低级别肿瘤(9例)BOLD敏感性(95.2%)特异性(80.4%)均高于高级别恶性肿瘤(3例)(敏感性66.7%,特异性68.6%)。结论:词语联想任务的BOLD-fMRI与ESM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郎黎琴徐启武潘力陈增爱吴劲松
关键词:皮质电刺激语言功能区左侧大脑半球神经导航手术功能区定位
微电极记录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肌张力障碍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评价微电极记录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岁的年轻女性,进行性肌张力障碍病史6年,从颈部向四肢发展,曾经行肉毒杆菌素治疗,半年后症状重新出现。MRI定位后行双侧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手术,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确定靶点指导手术。结果在不同深度,微电极记录到不同脑组织的放电频率和幅度,根据放电频率和幅度的差异,指导电极精确定位。术后行MRI检查显示定位准确。术后1个月开机,肌张力障碍功能评分症状显著改善(从40降至7)。结论深部脑刺激术过程中的微电极记录能够指导手术定位。
邬剑军郎黎琴潘力陈嬿
关键词:微电极记录脑深部电刺激肌张力障碍苍白球内侧部
20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伽马刀治疗
1997年
对2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进γ-刀治疗。肿瘤三维平均直径在12~37mm严均22mm)。术前Karnofsky评分为30%~70%(平均50%)。等中心照射点1~10个(平均3.8个),肿瘤边缘等剂量曲线为30%~70%(平均50%),剂量为9.9~20Gy(平均14.3Gy)。肿瘤最大中心剂量为22~50Gy(平均35Gy)。结果: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仲何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0例,平均随访时间2.6月,CT或MRI检查示:病灶缩小4例,不变4例,增大2例。随访时Karnofsky评分为30%~90%(平均80%)。初步临床显示,γ-刀对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是简便、安全的,对控制肿瘤生长有明显作用。并对γ-刀在治疗松果体区肿瘤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殷玉华罗其中潘力鲍伟民王滨江周良辅
关键词:松果体肿瘤伽马刀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结果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伽玛(γ)刀治疗34例生长激素(GH)型垂体瘤。其中8例为术后和(或)放疗后复发,其余26例为原发。8例合并高血糖,5例合并高血压。肿瘤最大经6~25mm,平均13mm。放疗后复发者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6Gy,其余28例周边剂量平均30Gy。结果:随访31例,平均随访16月。肢端肥大症状改善26例(83%);GH明显下降者20例,其中12例恢复正常;8例伴有高血糖者,3例血糖恢复正常。17例肿瘤缩小,其余肿瘤无变化。结论:初步结果表明:①单纯GH升高的垂体瘤,周边剂量大于25Gy,取得显著疗效;②合并高血糖和高血压者,周边剂量大于30Gy才能取得较好疗效;③近期无垂体功能低下。
王恩敏潘力周良辅王滨江秦智勇蔡佩武戴嘉中
关键词:垂体肿瘤伽玛刀放射疗法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