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嘉

作品数:105 被引量:310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专利
  • 4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施肥
  • 17篇养分
  • 17篇土壤
  • 14篇肥料
  • 13篇氮肥
  • 13篇小麦
  • 12篇水稻
  • 10篇生姜
  • 10篇配方肥
  • 9篇砂姜
  • 9篇砂姜黑土
  • 9篇黑土
  • 9篇白土
  • 8篇西瓜
  • 7篇养分吸收
  • 7篇施用
  • 7篇作物
  • 6篇养分吸收规律
  • 6篇配施
  • 6篇小麦生长

机构

  • 105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临泉县农业技...
  • 4篇长丰县农业技...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阜南县农业技...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 1篇寿县农业技术...
  • 1篇来安县农业技...
  • 1篇舒城县农业技...
  • 1篇怀远县农业技...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安徽省农垦事...
  • 1篇安徽省土壤肥...
  • 1篇安徽省临泉县...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105篇王家嘉
  • 47篇李录久
  • 36篇吴萍萍
  • 16篇邬刚
  • 14篇袁嫚嫚
  • 11篇孙义祥
  • 11篇李虹颖
  • 9篇张祥明
  • 9篇李东平
  • 8篇姚殿立
  • 8篇郭海
  • 8篇汪明云
  • 8篇张华
  • 8篇马连
  • 7篇高杰军
  • 7篇杨生华
  • 7篇曹哲伟
  • 6篇郭熙盛
  • 6篇万水霞
  • 6篇丁楠

传媒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现代农业科技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土壤
  • 2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长江蔬菜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地质
  • 1篇中国瓜菜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第三届全国农...
  • 1篇第12届IS...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14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2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选择和处理种薯、选择土壤、施用基肥、播种、播后施肥、控徒长。选取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土层疏松的壤土地块或土壤疏松的稻茬田地块,测定土壤的硒含量,对土壤均匀施用有机硒肥,...
王家嘉廖华俊邬刚闫冲冲杨月英王前前叶寅
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施肥对江淮丘陵白土区一季中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E推荐的氮、磷、钾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产量结构性状,增加籽粒产量。4年4地试验,NE较不施氮、磷、钾及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和农民习惯施肥(FP)的增产率分别为30.00%~48.96%、4.35%~14.58%、2.92%~17.02%、34.84%~58.01%、2.96%~12.74%,平均增产37.92%、9.87%、11.21%、44.34%、9.68%,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测土配方施肥(ST)产量基本持平。水稻施用氮、磷、钾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在降低氮肥用量的同时,NE既能保持水稻籽粒产量不降低,同时又能大幅度提高氮素的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
姚礼发吴萍萍姚文麒王家嘉李录久汪霄
关键词:推荐施肥氮肥利用效率
延长烤田时间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甲烷排放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紫云英翻压还田模式对稻田甲烷(CH_(4))排放的影响,同时通过延长烤田时间的优化水分管理措施减少该模式下CH_(4)的排放,开展了连续5 a的田间定位试验(2016—2020年),设置4种处理:不施化肥+传统水分管理(分蘖末期排水烤田7 d,CK)、常规单施化肥+传统水分管理(CF)、紫云英翻压+氮肥减施+传统水分管理(MF)、紫云英翻压+氮肥减施+优化水分管理(在传统基础上提前并增加5 d烤田时间,MFW)。结果显示:5 a间MF处理下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量为542~658 kg·hm^(-2)·a^(-1),年均排放量相较CK和CF处理分别增加了156%~231%和133%~196%。与MF处理相比,MFW处理使2016、2017年和2019年的第一个CH_(4)排放高峰期(分蘖期)提前衰减,增加了2018年和2020年CH_(4)排放的衰减速率,年排放量显著下降了16.2%~28.5%(P<0.05)。与CF处理相比,MF处理下2018、2019、2020年的年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6.85%、10.25%和9.79%(P<0.05),并且MF处理明显降低了产量变异系数并提高了产量可持续性指数。MF和MFW处理下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紫云英翻压还田具有增产稳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增加了CH_(4)的排放,而优化后的水分管理措施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CH_(4)的排放。
王赢林余涛杨文斌王家嘉左双宝宋朝辉周楠楠
关键词:紫云英甲烷排放水分管理
合理施肥对菊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安徽省菊花种植施肥随意性强,缺乏统一标准,通过探索菊花合理施肥方法,为菊花高质高产提供数据支撑。设置肥料减量试验: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复合肥(18-18-18)900 kg/hm^(2);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配方肥(18-7-20)900 kg/hm^(2);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配方肥(18-7-20)720 kg/hm^(2);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配方肥(18-7-20)540 kg/hm^(2);CK: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基追比试验:基追比8-2-0;基追比2-6-2;基追比4-4-2;基追比8-0-2。通过对比分析菊花植株养分积累、生长状况和药用成分含量,探究施肥措施对菊花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肥料配比(减磷增钾)较常规施肥处理,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分别增加34.09%、3.76%和28.44%,产量显著提高21.79%;化肥减施20%处理较常规处理,菊花主茎粗、株花数及百朵鲜花重增加,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增高,其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施40%处理和CK分别提高36.61%、25.46%和174.18%;基追比4-4-2的菊花长势较好,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较高,产量较其他处理依次提高12.76%、3.33%和10.81%。综上可知,生物有机肥3000 kg/hm^(2)+配方肥(18-7-20)720 kg/hm^(2),在菊花定植前期、花芽分化期、现蕾期按4-4-2比例施用,可以促进菊花植株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改善菊花农艺性状,提高菊花品质及产量。
井玉丹董玲李卫文裴欢王家嘉
关键词:菊花基追比
一种大棚西瓜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棚西瓜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有机肥种类选择、确定替代比例、施用技术配套。所述有机肥种类选择:选择不同的有机物料来源有机肥,分析其养分含量确定最佳有机物料;所述确定替代比例:根...
王家嘉王朋成张其安邬刚曹哲伟顾江涛田红梅张建
皮山县土壤盐渍化状况及综合改良措施被引量:3
2018年
介绍了皮山县自然条件,盐渍化土壤类型、分布、成因,确立了合理的盐碱地治理目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盐渍化土壤综合治理方案,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录久高程华胡高明杨辉吴萍萍王家嘉
关键词: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破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机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肥生产用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破碎筒,所述破碎筒弹性安装在支架内部;所述破碎筒内部自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弹性套设在转轴...
王佩旋叶寅王家嘉张祥明许丹阳汪霄井玉丹
一种大棚西瓜化肥减施增效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棚西瓜化肥减施增效的施用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培育壮苗、土壤测试、肥料用量确定、育苗、施用基肥、追肥管理,其中,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肥料用量确定施肥总量,氮磷钾比例,解决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测...
王家嘉王朋成张其安邬刚张健顾江涛
安徽荸荠主栽品种外观特性及品质差异性比较
为了解安徽荸荠主栽品种的外观商品性和内在品质,以3个安徽荸荠主栽品种和广西"桂蹄3号"为试验材料,从球茎外观及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为大果型,脐部由平至深凹不等,"杨柳荸荠"纤维素含量最低,"无为...
王家嘉俞飞飞张其安贾利王艳马绍鋆邬刚
关键词:荸荠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和白土肥力的影响,探讨适宜还田量和腐熟剂效果。[方法]设置0、2250、3000、3750和4500 kg/hm^2小麦干秸秆还田量,水稻收获期测定籽粒产量,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分析物理和化学性状。[结果]实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对后季水稻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年3地试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74%~9.45%、3.73%~13.9%和2.34%~14.9%,平均增产5.98%、8.13%和7.74%,3750 kg/hm^2的中等秸秆还田量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配施秸秆腐熟剂,水稻增产作用更明显。实施适量小麦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提高后季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氮磷钾含量,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土壤pH。[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江淮丘陵白土稻田小麦秸秆适宜还田量为3750 kg/hm^2左右。
李录久吴萍萍王家嘉姚文麒汪霄赵贤友
关键词: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