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颖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品种稻米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以体外模拟消化方法测定10个品种稻米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特性和淀粉组分,同时测定稻米中直链淀粉的质量分数,以及稻米的胶稠度、糊化温度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淀粉消化指数以粳糯米最高,粳米样品又高于籼米样品,但各籼米样品间仍有很大差异。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胶稠度和糊化温度与抗性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846,P<0.05;r=-0.765,P<0.01;r=-0.735,P<0.05),但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并不能作为预测淀粉消化特性的有效指标。凝聚性与淀粉消化指数显著正相关(r=0.634,P<0.05),可以利用米饭的质构特性推测其消化特性。
- 王淑颖范志红刘波
- 关键词:稻米体外消化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
- 糯小米和大黄米的餐后血糖反应和饱腹感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研究糯性杂粮的餐后生理反应,选择糯小米和糯大黄米为研究对象,以非糯性的普通小米作为对照,测定三种样品在鲜热、冷藏、回热之后的人体餐后血糖反应和饱腹感反应,计算血糖生成指数(GI)与饱腹感指数(SI)。参比食物为葡萄糖和粳米饭。结果表明,新鲜烹调的糯小米和大黄米样品GI值分别为108和111,冷藏和回热样品的GI值也与参比葡萄糖相当,远高于各处理小米和参比食物粳米。回热大黄米的SI显著高于其他样品。因此,糯小米和大黄米尽管为全谷食物,但仍属高血糖反应食物,且冷藏处理不能有效降低其餐后血糖反应。
- 潘海坤王淑颖范志红
- 关键词:饱腹感
- 糯性加工食品餐后血糖及饱腹感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研究糯性加工食品餐后生理反应,选择以粳糯米和籼糯米为原料制成的米饭、年糕、油饭、油糕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糯性加工食品餐后120 min的血糖和饱腹感反应,计算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与饱腹感指数(satiety index,SI)。结果表明:各样品的GI值为:粳糯米饭94.42、籼糯米饭84.47、粳糯年糕125.47、籼糯年糕110.87、粳糯油饭89.66、籼糯油饭80.13、粳糯油糕112.34、籼糯油糕99.10,即全部糯性加工食品均为高GI食物。对于同品种糯米,米粉加工食品年糕、油糕GI值分别高于对应整粒加工食品米饭、油饭;加入猪油制成的油饭、油糕的血糖反应较米饭、年糕略微降低;对于同种糯性加工食品,粳糯比籼糯具有更高的血糖反应;各糯性加工食品SI值为0.99-1.15,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数值与参比粳米相近;与未添加猪油的样品相比,添加猪油并未增加餐后饱腹感,等能量比较时饱腹感反而更低。由此说明不同糯米品种、粒度以及脂肪的添加都会影响糯性加工食品的餐后血糖反应。但整体看来糯性加工食品血糖反应较高,不适合控制血糖者食用。
- 潘海坤王淑颖范志红
- 关键词:血糖指数饱腹感
- 压力烹调对五种食材中淀粉消化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烹调方法对红小豆、莲子、山药片、芡实、薏米5种富含淀粉的保健食材的碳水化合物消化特性的影响,为科学食用传统食材提供依据。方法:体外模拟消化方法测定各时间点的水解率、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等指标。结果:压力烹调显著影响样品的水解速率和淀粉类型,水解指数增大,快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减少。但所有样品的预期血糖负荷均显著低于粳米样品。红小豆和莲子经过压力烹调仍保持低消化速度和低EGL特性。结论:压力烹调对提高难烹煮碳水化合物消化率有利,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通过选择慢消化食材和烹调参数来控制淀粉类型和EGL的变化。
- 梁晓丽范志红王淑颖吴伟
-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体外消化
- 粉状富淀粉传统保健食材碳水化合物体外消化特性被引量:2
- 2011年
- 探讨焙烤后打粉冲糊方法对富淀粉保健食材碳水化合物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测定各样品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及水解率,并对淀粉糊化温度、糊化度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冲糊水量和温度显著影响样品的水解速率和淀粉类型,增加沸水量可使所有样品的水解指数超过蒸煮处理水平,蒸煮处理山药干、芡实、莲子、薏米和红小豆血糖负荷评估值分别为47.38、42.28、29.05、42.79和28.96;沸水量大冲糊方法的血糖负荷评估值分别为51.80、55.49、50.19、50.93和40.26。控制冲糊方法或可有效控制粉状淀粉食材的消化速度和淀粉类型比例,为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群控制其血糖反应提供可能性。
- 梁晓丽范志红王淑颖
-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
- 不同米饭对餐后血糖和饱腹感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米饭样品的餐后血糖及饱腹感反应。方法 10名空腹健康志愿者食用含碳水化合物50 g的不同米饭样品:籼米饭(IR),黑籼米饭(BI),籼糯米饭(WL)和冷籼糯米饭(RW)。测餐后120 min血糖水平和血浆中胰岛素水平,同时记录180 min内的饱腹感及第二餐摄入的能量,计算血糖生成指数(GI)与胰岛素生成指数(II),以及在餐后1 h,2 h和3 h时各样品的饱腹感指数(SI)。结果无论WL还是RW食用后的GI均高于IR和BI。BI的II和SI最高。第二餐能量摄入最低。II分别与GI和S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GI和SI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结论籼糯米饭经过冷藏以后并不能降低血糖反应,两者均不适合糖尿病人作为主食BI适合需要控制体重和控制血糖者食用。结果提示,相比于GI,II与SI之间的联系可能更密切。
- 王淑颖范志红曾悦刘芳刘波
- 关键词:米饭
- 家用压力锅烹调对米饭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测定籼米和粳米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烹调处理后的色差、碘蓝值、还原糖、质构、感官及扫描电镜成像,研究用家用压力锅烹调时,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压烹调相比,两种米经压力烹调后碘蓝值、还原糖、TPA测试中的硬度、黏度及冷饭质地显著提高,白度和感官评价中的颜色评分显著降低。色差计测定的明度(L*)、白度(WC)、坦伯白度(WT)和总色差(E)与感官评价中颜色评分呈显著相关,质构测定中的硬度、黏性、弹性和咀嚼性与冷饭质地呈显著正相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压力烹调后米粒表面更凸凹不平,剖面的空洞更大。
- 朱晓倩范志红王淑颖余玉婷吴伟
- 关键词:米饭感官扫描电子显微镜
- 淀粉类干豆与糖尿病饮食防控被引量:1
- 2011年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淀粉类干豆与糖尿病防控相关的研究证据和可能机制。研究表明,淀粉类干豆具有较低的血糖反应,摄入淀粉类干豆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有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原因可能与其较慢的消化速度、膳食纤维和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有关。
- 王淑颖范志红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