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为 作品数:10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双轴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进行了不同侧压力(0、80、230、390 k N)、不同应变速率(10-2/s、10-3/s、10-4/s、10-5/s)下,混凝土的轴向循环加卸载压缩试验,研究了循环加卸载下,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和侧压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侧压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率敏感性降低;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且随着侧压的增大,峰值应变逐渐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混凝土循环加卸载应力–应变全曲线所经历的循环次数逐渐减小,且全曲线外包络线上升段形状愈来愈"陡"。当应变速率一定时,随着侧应力的增大,峰值应力以前循环次数不断增多,即侧应力延缓了损失,推迟了破坏。 陈学强 彭刚 梁辉 田为关键词:循环加卸载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全曲线 不同含水率和循环荷载对混凝土动态性能的影响 水工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动态荷载的作用,其中地震荷载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对结构短时而显著的破坏性,使之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采用混凝土建造的水工挡水坝、核电坝等结构遭受地震... 田为关键词:水工混凝土 循环荷载 地震荷载 动态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混凝土动态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为研究混凝土材料动态损伤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不同加载应变速率下(10-5/s,10-4/s,7.5×10-3/s)的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并实时采集相应的声发射信号;在分析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及损伤特性。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损伤集中在前期和中期,损伤程度随加载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循环次数越多,损伤越严重;随着累积残余塑性应变的增加,损伤变量逐渐增大,加载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前的释放能量越大,混凝土破坏越严重;随加载应变速率的提高,损伤破坏的路径变短,加载应变速率差异越大,损伤破坏路径差异越大,但损伤变化曲线起点与破坏终点重合。 胡伟华 彭刚 黄仕超 田为关键词:混凝土 声发射 循环加卸载 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动态率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应变速率和尺寸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以及变形规律的影响,对150、300、450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了10-5/s、10-4/s、10-3/s、10-2/s等4种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尺寸的混凝土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相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均随混凝土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混凝土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尺寸混凝土的峰值应力不能仅根据规范中考虑的折减系数进行换算。 王敏 彭刚 田为 潘青松关键词:混凝土 应变速率 尺寸效应 动态特性 混凝土动态劈拉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大型多功能静动力三轴仪分别进行了干燥混凝土与饱和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劈拉试验.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加载速率、湿度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混凝土与饱和混凝土的劈拉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提高,饱和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对应变速率更为敏感;低应变速率下,饱和混凝土劈拉强度低于干燥混凝土的,而在高应变速率下饱和混凝土强度更高.建立了干燥混凝土与饱和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时间曲线与同步声发射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干燥混凝土与饱和混凝土劈拉损伤特性. 宋来忠 张伟朋 周斌 彭刚 田为关键词:混凝土 动态性能 在有压水环境中的混凝土率效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渗透孔隙水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其损失率逐渐增大。本文进行了混凝土处于不同围压值(0、2、5、10 MPa)大小的水环境中和不同应变速率(10-5/s、10-4/s、10-3/s、10-2/s)作用下的常三轴动态抗压试验,对不同水环境下的混凝土峰值应力及应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动态本构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峰值应力与加载速率成正比,峰值应变与加载速率也成正比。在无压水环境下,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力都小于无水环境;随着围压的增加,峰值应力逐步增大,峰值应变先增大后减小。混凝土的损伤特性在常三轴压缩状态下,先服从Wei-bull统计分布后服从Lognormal统计分布,由此表明所选损伤本构模型模拟的力学行为有效。 田为 彭刚 陈学强 黄仕超关键词:混凝土 水环境 应变速率 围压 本构模型 循环孔隙水压力下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不同孔隙水压循环次数、不同加载速率下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直径为300 mm,高度为600 mm的混凝土试件进行0,10,50,100,200次循环孔隙水压的预处理(孔隙水压的上限为3 MPa,下限为1 MPa),然后在3 MPa的围压下进行4种应变速率(10-5,10-4,10-3,10-2/s)下的常三轴(σ2=σ3≥σ1)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增大,峰值应变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随着循环孔隙水压次数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呈阶段性变化,100次之前呈增大趋势,100次之后呈减小趋势,峰值应变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 黄仕超 彭刚 梁辉 田为关键词:混凝土 峰值应力 应变速率 弹性模量 基于Weibull统计理论的混凝土率型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混凝土在股役期间的材料特性,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10^(-5),10^(-4),10^(-3)和10^(-2)/s)的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峰值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峰值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基于Weibull和Lognormal统计分布理论,以及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引入应变速率因素,构建出混凝土材料分段式率型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依据试验数据,确定了所建立的率型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给出了不同速率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和损伤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全过程。 梁辉 邹荣华 彭刚 田为 陈学强关键词:应力-应变全曲线 外掺MgO微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2015年 利用大型多功能静动力三轴仪进行了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单轴抗压性能试验。对微膨胀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加载速率、氧化镁活性以及掺量对微膨胀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掺MgO微膨胀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率效应,抗压强度与加载速率成正比;在应变速率一定时,氧化镁掺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成正比,氧化镁活性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当MgO掺量为9%时,混凝土的塑性改善最为明显。最后,构建了微膨胀混凝土动态损伤模型,并对所建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田为 彭刚 梁辉 陈学强关键词:混凝土 MGO 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