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丽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肛三步疗法治疗直肠前突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为探索经肛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方法,采用经肛直肠前突绕钳切除缝合术、括约肌松解术和消痔灵注射术三步疗法治疗直肠前突患者50例。结果显示,术后随访0.5~2年,痊愈35例(70%),显效8例(16%),好转3例(6%),无效4例(8%)。结果表明,经肛三步疗法治疗直肠前突,操作简便,术后痛苦小,症状消失快,远期疗效好。
- 穆丽萍
- 关键词:直肠前突三步疗法
- 康复新液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混合痔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电凝术联合痔疮套扎术)联合康复新液坐浴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凝术加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术后采用康复新液坐浴,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高猛酸钾坐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愈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疗效方面,治疗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便血、疼痛程度及肛门水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凝术联合自动痔疮套扎术、康复新液坐浴治疗老年混合痔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简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穆丽萍肖明
- 关键词:康复新液电凝术自动痔疮套扎术混合痔
- 电凝术辅助治疗混合痔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电凝术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凝术辅助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料进行分析,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凝术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穆丽萍
- 关键词:电凝术混合痔
- 胰腺癌Smurf2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胰腺癌中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表达情况、其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可能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01-2015-12-01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标本58例,将58例配对的胰腺癌及癌旁组织Smurf2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行测定,探究临床病理学参数与Smurf2表达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再对与12对新鲜胰腺癌配对的癌旁组织mRNA表达情况以及Smurf2蛋白应用实时定量PCR以及蛋白印迹法进行测定;定量分析Smurf2在分化程度不一致的胰腺癌细胞中mRNA以及蛋白的存在情况;在不同细胞系中定量分析Smurf2差异表达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Log-rank分析Smurf2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的相关性;采用siRNA干扰明确Smurf2对上皮细胞间质化的关键影响,通过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观察Smurf2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结果Smurf2在58例胰腺癌组织中表达(31.03%)低于癌旁组织(5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1,P=0.014;胰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3 cm患者中Smurf2阳性表达高于肿瘤直径≥3 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16;分化程度中低分化患者中Smurf2表达阳性比例患者于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8,P=0.003;T_(1)~T_(2)分期患者中Smurf2阳性表达患者比例高于T_(3)~T_(4)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8,P=0.017;通过Log-rank分析Smurf2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的相关性显示Smurf2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P=0.006。Smurf2随着胰腺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表达逐步减弱,同时Smurf2干扰通过下调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上皮标记蛋白E-钙粘蛋白和上调间质波形蛋白Vimentin促进高分化SW1990细胞侵袭和迁移力。结论Smurf2作为一个抑癌基因,抑制胰腺癌恶性进展,其低表达可能预示
- 李亮孙乐穆丽萍肖明
- 关键词:胰腺癌SMURF2预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 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长期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寻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于辽宁省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住院的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口服美莎拉嗪,观察两组患者口服药物半年、12个月、2年临床疗效、电子结肠镜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肠镜下肠黏膜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长期应用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推广。
- 穆丽萍肖明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