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南
- 作品数:50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俞元桂散文观评
- 2001年
- 俞元桂先生的散文观是一座学术的富矿。本文着重从本体观、创作观、鉴赏观三个侧面分析其对实用性散文与艺术性散文本体特征的概括 ,探求其散文创作抵达乐天知机之人生奥秘 ,阐述其鉴赏散文作品辩证明智的审视角度。
- 曾焕鹏肖剑南
- 关键词:散文观本体观创作观
- 范式理论视角下台湾现代散文观的重构被引量:1
- 2018年
- 引入范式这个理论视角,厘定了研究的价值尺度——"人的文学"与"国语的文学",便可发现日据台湾文学无法全部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重构台湾现代散文观,基础在于文学史的渊源支持,关键是有范式观念——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个性艺术的支撑,既有利于对回归文学本位的研究,也有力于戳穿"独派"谰言。
- 肖剑南
- 关键词:范式
- 地方党委的新闻执政能力建设刍议
- 2011年
- 在媒体事件频发的网络化时代,地方党委的新闻执政能力被提上议事日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是地方党委提升新闻执政能力的重要契机,而提升干部新闻学素养是地方党委新闻执政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
- 肖剑南
- 关键词:地方党委新闻执政信息传播媒体
- 民间传统话语的当代赋能——以福建传统家训文化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理应扎根于中华文化,立足于中国实践,必然离不开历史维度和民间维度。福建传统家训文化,即为一种民间传统话语形态、一种民间传统意识形态的系统建构。立足于个案研究,援引相关理论的视角,可见福建重拾传统家训话语下了一番工夫,但问题场域不能回避。让福建传统家训充分赋能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便于让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内容深入基层民间,为此,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在政治力量推动和家训言说传播两方面协同发力。
- 肖剑南
- 关键词:传承发展
-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建构历史逻辑
- 2021年
-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党践行着与时偕行的文化发展理念,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索解决了文化领域怎么领导、为谁服务、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坚持"三管"原则、"二为"方向和"两创"方针,分别是关于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宗旨观、方法论的一种概括提炼,均可追溯到党在延安时期奠定的基本原则,实质是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建构进行自我扬弃的结果。坚持"三管"原则、"二为"方向和"两创"方针,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构的历史必然。
- 肖剑南
- 关键词:先进文化历史逻辑
- 论鲁迅《野草》的深切与诡谲被引量:1
- 2007年
- 散文诗《野草》蕴含着鲁迅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独特的人生体验。鲁迅借助一系列畸形、怪异、恐怖、丑陋、虚幻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创造了新的颤栗,这是他深入生活、逼视内心的结果。从情思感兴这个层面来看,深切是《野草》的显著风格;散文诗情思感兴以意象为载体,从意象生成这个层面来看,《野草》呈现出诡谲的风格。
- 肖剑南
-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切意象
- 《修辞学》与《文心雕龙》论说散文理论同异论
- 2004年
- 《文心雕龙》和《修辞学》是中西方第一部集论说散文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文章着重比较分析了两书对论说散文的道义力量、人格力量、情感力量、逻辑力量和形象力量,以及理趣性、风格等的理论阐释,探求其学术价值,为当前的散文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 肖剑南
- 关键词:人格力量情感力量逻辑力量
- 周作人纯散文语言风格论被引量:1
- 2005年
- 周作人纯散文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辞意的比例、藻饰的程度和笔力的强弱等角度来考察,周作人纯散文语言简洁凝练、质朴本色、淡而有味、圆润有力。因此,从语言表征的层面看,周作人纯散文呈现出简单、坚韧的风格。
- 肖剑南
- 关键词:坚韧语言风格
- 论《野草》的诗美追求被引量:4
- 2006年
- 鲁迅《野草》作为散文诗精品,期待着“诗”之研究的深化与突破。《野草》之所以被称为“诗,”关键是它明显具有“诗美”。它的诗美追求主要体现于意象、语言和意境之中,具体表现为荒诞诡谲美、幽婉朦胧美、沉郁悲壮美和瑰丽曼妙美,既有现代文学簇新风貌,又不失传统文学古典神韵。
- 肖剑南
- 关键词:诗美意象意境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被引量:7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回望历史的意义,总是指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刻认识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 金敏李海星刘大可林红杜丕谦田恒国顾越利肖剑南孙秀艳胡熠罗海成何建津温敬元
-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史学习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