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又庆
- 作品数:33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中间相沥青炭纤维单丝拉伸断裂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使用高速相机拍摄中间相沥青炭纤维单丝拉伸断裂过程,观察并记录了纤维断裂后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为研究炭纤维的性能提供有价值数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炭纤维拉伸断裂后发生回弹,回弹时间各不相同,从75μs到600μs不等;在回弹过程中,样品呈现类似波浪状的起伏状态,不同样品起伏程度不同。
- 杨希迎欧阳婷费又庆
- 关键词:高速视频
- 苎麻纤维增强原位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己内酰胺为单体,经热处理的苎麻纤维(RF)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成功制备了苎麻纤维增强原位阴离子聚合尼龙6(APA6)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前后苎麻纤维表面官能团、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变化,并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280℃时,苎麻纤维表面的羟基数量显著减少,结晶度略有降低,拉伸强度和模量有所下降,但苎麻纤维的形貌未有明显变化。RF/APA6复合材料中苎麻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良好,与APA6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提高,拉伸模量和弯曲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 刘光志李伟李伟
- 关键词:苎麻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
- 一种沥青基碳纤维自粘结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基碳纤维自粘结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对沥青纤维进行未完全预氧化后,短切,通过机械分散或在气体介质中分散,装模,进行炭化或石墨化,或者通过液体介质分散,进行注模、干燥之后,对其进行炭化或石墨化处理...
- 欧阳婷蒋朝费又庆李伟
- 上浆对单丝沥青基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 2013年
- 采用酚醛树脂溶液上浆剂对沥青基炭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并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单丝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单丝碎裂法试验、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上浆前后炭纤维的表面形貌及其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以及断裂长度与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浆剂浓度适当时可提高其界面性能,当质量分数在1%左右时,上浆较均匀,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最高,为38.86MPa;炭纤维最大概率的断裂长度区间越小或最大概率的断裂长度越小时,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越高。
- 许鹏费又庆李伟
- 关键词:环氧树脂上浆剂
- 一种精确测量高模量单丝纤维模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测量高模量单丝纤维杨氏模量的方法,利用激光光源强度高、杂波极少的高度稳定性,以光束直线传播原理,获得纤维拉伸过程中遮挡标记产生的光束缺口的位移变化量,进行模量的计算,本发明原理简单易操作,操作时佐以C...
- 欧阳婷费又庆宁晓魏杨希迎
- 固化温度对苎麻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苎麻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RFRP),通过热机械分析、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固化温度分别为130,155及180℃时RFRP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酚醛树脂固化更充分,130℃下固化2 h的RFRP的储能模量在0~180℃测试区间下降了21 MPa,155℃和180℃下固化产物的储能模量变化不大。苎麻纤维的加入提高了基体树脂的储能模量,155℃下固化2 h的RFRP的储能模量达到最高为37.33 MPa。SEM观察可见纤维与树脂结合紧密。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提高,700℃时的残炭率最高可达44.13%,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 袁娇段成名费又庆
- 关键词:苎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储能模量热稳定性
- 非接触式激光测微法测定炭纤维单丝拉伸应变及模量被引量:2
- 2017年
- 本研究在常规强伸仪上引入了非接触式激光测微模块直接测量单丝炭纤维拉伸时标记物的微小位移,使得新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准确地测量炭纤维单丝的强度、模量和断裂应变,而无需常规方法中复杂的系统校正.通过对炭纤维T300试样的测试可知,激光测微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优于常规测试方法,并且能清晰地检测到炭纤维在受力过程中存在的非虎克行为.结果表明,激光测微法中标记物作为纤维变形的载体成为准确测量的关键标记,应选择有较好遮光性的材料并且垂直于纤维轴粘贴,标记的测量边最好为线性,在保证一定测量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标记尺寸.
- 费又庆宁晓魏欧阳婷
- 关键词:炭纤维模量单丝
-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在CO_2中氧化特性的研究
- 2016年
- 通过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方法探索了不同炭化温度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在CO_2中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恒温氧化阶段,炭纤维失重率与氧化时间呈线性关系,较高炭化温度处理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由于其较好的石墨微晶结构,抗氧化性能较好。炭纤维在CO_2中氧化烧蚀,会导致纤维表面形貌发生变化,随着反应进行,氧化反应向纤维内部扩散。在相同氧化条件下,炭化温度较高的炭纤维保持形貌能力更强。
- 李孝馀樊小华费又庆
- 关键词:炭化温度表面形貌
- 一种天然麻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麻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由己内酰胺通过开环聚合与热处理过的天然麻纤维原位复合而成;其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氛下,先将天然麻纤维进行热处理,冷却后,置于模具中,再将己内酰胺加热熔融,...
- 李伟刘光志费又庆袁剑民欧阳婷
- 炭化温度对炭纤维网络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影响
- 2017年
- 用酚醛树脂(PF)黏结短切炭纤维(SCF)炭化得到炭纤维网络增强体(CFNR),真空浸胶后得到高刚性的CFNR/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炭化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NR微观结构,用电阻仪及万能材料试验机对CFNR/E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借助热重分析仪对CFNR中PF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炭化后的PF把SCF黏结成三维网络,炭纤维网络增强体中存在明显的炭质黏结点;CFNR/EP复合材料的性能都优于短切炭纤维(SCF)/EP复合材料;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PF的残炭量依次递减,使得CFNR中炭质结点的量减小,弯曲和压缩强度及导电性能也随之依次下降,其中弯曲强度CFNR1/EP比CFNR3/EP高出25%,压缩强度高出10%,导电性能提高了4倍。
- 杨丹陈雷费又庆
- 关键词:炭化温度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