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秋
- 作品数:84 被引量:2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磷酸肌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背景近年来,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ST2蛋白、和肽素(Copeptin)等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逐渐得到认可,而外源性磷酸肌酸可促进三磷酸腺苷的转运及利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急诊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住院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法分为对照组和磷酸肌酸组,每组40例。磷酸肌酸组中2例患者治疗期间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方案,磷酸肌酸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心力衰竭标志物〔包括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alectin-3、ST2蛋白及Copeptin〕水平差值,并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患者血清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心力衰竭标志物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磷酸肌酸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磷酸肌酸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Galectin-3、ST2蛋白、Copeptin水平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Ⅳ级患者血清Galectin-3、ST2蛋白、Copeptin水平高于Ⅲ级(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Galectin-3(rs=0.775)、ST2蛋白(rs=0.347)、Copeptin(rs=0.278)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无直线相关关系(rs=0.062,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 李雪辉邢艳秋张霞陈焕芹王志浩宋一平张珍凌明英
- 关键词:心力衰竭磷酸肌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半乳糖凝集素3和肽素
- 三维彩色室壁运动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为了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三维重建的方法学并检验这一新技术定量室壁运动的可靠性,在25例患者中进行了多平面经食管左室两维超声和CK技术的检查,利用自制的计算机软件对左室腔容积和CK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左室三维CK技术可立体显示左室的室壁运动幅度,左室三维重建法测量的心搏量与左室CK体积高度相关(r=0.92,P值<0.001),表明三维CK技术是定量分析室壁运动幅度的可靠方法。
- 张运邢艳秋季晓平郑昭伦卜培莉张薇葛志明王旭钟敬泉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彩色室壁运动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降低家庭自测血压的跟踪随访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评价单片复方制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招募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洗脱2周后,口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1片,每天1次,治疗6个月。患者分别于每天清晨7点和晚上8点测量坐位血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空腹血液和尿液相关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图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清晨及夜间的家庭自测血压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尿蛋白肌酐比值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比值(E/e′)、左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不仅降压疗效显著,而且对心脏、肾脏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李雪辉吴易耕张珍丁文静唐聪敏宋一平凌明英杨雪纯邢艳秋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
- 定量彩色室壁动态技术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检验定量彩色室壁动态技术 ( quantitativecolorkinesis ,QCK )在心肌缺血和正性肌力刺激实验状态下 ,能否准确显示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10条犬于对照状态、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静脉注射心先安等实验条件下 ,采集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CK图像 ,由计算机自动输出左室各节段收缩末期局部面积变化百分率 (RACs)、舒张末期局部面积变化百分率 (RACd)、各节段的平均收缩时间 (ts)和平均充盈时间 (td)。结果 10条犬共获得 110幅 ( 92 % )满意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CK图像。①静息对照状态 :各节段的RACs和RACd数值不同 ,但比较相近 ,侧壁基底段数值最小 ,前壁节段数值最大 ,各节段的ts和td呈连续性分布。②缺血状态 :大部分节段RACs和RACd减小 ,92 %的节段ts缩短 ,6 7%的节段td延长。③药物治疗状态 :92 %节段的RACs和全部节段的RACd较缺血状态增大 ,缺血状态降至正常值以下的节段均恢复至对照水平。 5 0 %的节段ts有所延长 ,5 0 %的节段td仍在继续延长。
- 邢艳秋张运季晓平卜培莉葛志明王磌王勇张园园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左心室功能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背景造影剂肾病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磷酸肌酸是一种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其肾脏保护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科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组间均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在冠心病基础(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于PCI前30 min内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于PCI前30 min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4、8、12、24、36、48 h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损伤分子1(KIM-1)及胱抑素C(Cys-C)〕,术前及术后4、24 h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时间与方法在血清肌酐、尿素氮、KIM-1、Cys-C水平及e GFR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及eGFR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血清KIM-1、Cys-C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肌酐、尿素氮、KIM-1、Cys-C水平及eGFR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12、24、36、48 h血清KIM-1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36、48 h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24 h ALT、AST、ALP、TBiL、DBiL、TC、TG、HDL、LDL及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补充外源性磷酸肌酸�
- 刘春凌明英李雪辉王志浩陈焕芹邢艳秋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磷酸肌酸造影剂肾病肾损伤分子1
- 磷酸肌酸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取健康、♂、SPF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60~290 g。随机分成4组(各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组(PCr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缺血后适应组(PCr+IPost组),均给予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处理。再灌注2 h后用比色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心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Bcl-2蛋白表达;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IPost、PCr组血清CK、LDH、MPO、TNF-α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各项指标进一步降低;而IPost、PCr组心肌组织P-Akt、Bcl-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结论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共同激活PI-3K/Akt/Bcl-2信号通路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张会珍邢艳秋肖冬章萌王慧寇学俊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后适应磷酸肌酸AKT
- 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彩色室壁运动 (CK )技术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方法。方法 在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技术采集左室二维CK图像 ,以自制的三维重建系统分别构建收缩末期左室整体、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三维CK图像 ,由此计算出三者的心搏量、心肌节段平均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肌节段平均射血分数。结果 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心搏量和射血分数均低于左室整体的相应测值 ( P <0 .0 1) ,非梗死区、左室整体和梗死区的心肌节段平均心搏量和射血分数依次降低 ( P<0 .0 1~ 0 .0 5 ) ,梗死区的区域和节段心搏量和射血分数显著下降 ( P <0 .0 1)。结论 三维CK技术可准确测量左室整体、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收缩功能 ,这一方法对于病情判断、决策治疗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 邢艳秋张运季晓平郑昭伦卜培莉张薇张梅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左心室功能
- 经食管超声对胸主动脉解剖与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国人胸主动脉解剖与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技术,测量正常组134名和高血压病组42例受试者的胸主动脉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Dd与Ds之差(ΔD)、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PETERSON′S弹性指数(Ep)、YOUNG′S弹性指数(Es)、胸主动脉僵硬度(β)。结果正常组中不同年龄段各项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意义,年龄与Dd、Ds、IMT、Ep、Es及β呈显著正相关。男女比较,男性Dd、Ds增大,IMT增厚。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结论年龄增大和高血压使胸主动脉内径增大,内膜增厚,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大,男性性别主要影响内径和内膜厚度。
- 张薇张学义张运黎莉朱式娟季晓平钟明白晨邢艳秋宋平
- 关键词:胸主动脉经食管超声TEE动脉粥样硬化
-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
- 2006年
- 王新房张梅谢明星王勇李治安张薇吕清邢艳秋陈汉荣季晓平
- 关键词:三维超声成像图像显示数据采集图像重建多种疾病周围血管
- 丙丁酚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丙丁酚消退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的作用并探讨金属蛋白酶 (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 (TIMP1)的表达。方法 :在AS兔 ,给予丙丁酚治疗 12周。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用RT PCR测定组织胶原I、MMP1和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丙丁酚可显著降低血脂 ,显著消退AS斑块 ;治疗后的胶原I、MMP1和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 ,其中MMP1的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丁酚有消退AS斑块的作用 ,通过减少MMP1表达 ,相对减小MMP1 TIMP1的表达比例 ,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张园园张运张梅王振光高月花李秀昌邢艳秋
- 关键词:丙丁酚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