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新
- 作品数:37 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的34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源性腰痛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随访时间48-66个月,平均52.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改善情况和中远期功能。术前ODI评分平均58.4%,VAS评分平均7.4分。对放射学资料进行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早期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ODI评分平均18.2%,VAS评分平均1.8分,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7.6%,手术节段活动度平均为9.2°。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缓解满意,18例患者下腰痛逐渐加重,ODI评分平均为31.2%,VAS评分平均为3.1分。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下降13.5%,手术节段活动度平均为6.8°,植入物移位发生率73.5%(25/34),软骨终板退变损伤发生率64.7%(22/34)。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尚不能达到长期维持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目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逐渐减少,下腰痛逐渐加重影响其中远期疗效,明确术前诊断和严格手术指征非常重要。
- 马远征薛海滨陈兴郭立新李宏伟刘海容
-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假体和植入物
-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 ,并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 手术方法为单侧椎板显露棘突基底截骨 ,将棘突 -韧带 -骶棘肌整体推离对侧椎板。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 ,潜式扩大椎管和摘除椎间盘。 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该手术 ,术后进行疗效评分 (Oswestry问卷 )和腰椎管直径测量。结果 术后 1年腰腿痛平均改善78.4% ,术后 4年平均改善 76 .3 % ,术后中期疗效下降不显著 (P >0 .0 5 )。术后CT显示椎管矢径平均增加 19.7% ,横径平均增加 17.5 % ,棘突截骨后原位愈合率为 91%。结论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 ,神经减压充分 ,手术并发症少 ,腰椎稳定性破坏轻。该术式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
- 郭立新马远征陈兴王全胜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法
- 经口咽入路松解Ⅱ期后路器械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经口咽入路松解、Ⅱ期后路器械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方法 :经口咽入路寰枢椎前方松解颅骨牵引复位、Ⅱ期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治疗 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 ,术后对脊髓功能和颈椎影像学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 2年脊髓功能改善 2级 3例 ,改善 1级 2例 ,无变化 1例。术后X线显示寰枢椎复位理想和后方融合满意 ,MRI显示脊髓压迫解除。结论 :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前方松解后颅骨牵引复位、Ⅱ期后路器械融合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
- 郭立新陈兴马远征孙继恫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口咽入路脊柱融合
- 病灶切除植骨与椎弓根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病灶切除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96年 1 0月至 1 998年 1 1月 ,我院有 3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接受椎弓根器械固定、一期或二期病灶切除植骨手术 ,术后随访 3~ 5年。结果 患者术后 1周左右腰背部疼痛和结核中毒症状缓解 ,术后约 4~ 6周时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 ,术后 4~ 6个月椎间植骨全部融合 ,脊柱结核全部治愈。有 1 2例患者术前脊柱后凸角度平均 2 4度 (1 0~ 32度 ) ,术后平均 9度 (5~ 1 3度 )。有 9例患者术前合并脊髓功能损害 (Frankel分级为C~D级 ) ,术后 1年内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病灶切除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术后能立即恢复脊柱稳定性 ,免除了患者长期卧床之苦。此外 。
- 郭立新陈兴马远征王金河
- 关键词:脊柱结核内固定器外科手术疗效
- 儿童颈椎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颈椎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及外科治疗选择,并对外科干预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11例儿童颈椎结核病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1岁,平均6.2岁。病灶累及2椎体7例(C23,2例;C56,3例;C卵,2例);累及3椎体4例(C4-6、C。各2例)。均经前路行病灶清除减压,单纯病灶清除+外固定7例(石膏外固定2例,Halo—Vest外固定5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外固定4例(石膏外固定、Halo—Vest外固定各2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以上随访时均评价X线片ARA角(通过C2、C7椎体后缘分别作直线的交角)、颈脊髓功能(以40分法评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指标。结果经1-4年随访(平均2.3年),所有病例均治愈,随访期内无复发,未发现明显短颈及颈椎后凸畸形。术前与术后随访的颈脊髓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术前(9.02^o+7.89^o)、术后即刻(10.88^o+7.50^o)与术后随访(11.10^o+7.21^o)的ARA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组术前(8.08^o+7.60^o)与术后即刻(14.12^o+8.60^o)、术前与术后随访(14.23^o+8.90^o)的ARA角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的ARA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颈椎结核多以患儿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为首发症状,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及规范抗结核。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清除联合限期确切的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术中窦道造影检查有助于了解病灶范围,指导手术方案。
- 鲍达马远征陈兴郭立新陈红兵李宏伟
- 关键词:儿童颈椎结核脊柱
- 颈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应用钛笼和钢板重建颈椎稳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下颈椎结核患者应用前路病灶清除钛笼自体骨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根据病灶清除范围分成两组:I组,接受前路单节段颈椎间盘切除或单节段...
- 罗小波马远征才晓军隰建成薛海滨郭立新吴广森
- 关键词:颈椎结核
- 复治的脊柱结核外科治疗加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治的脊柱结核外科治疗加短程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外科治疗加短程化疗的46例复治脊柱结核,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27~61岁,平均43.7岁。46例脊柱结核病灶均处于活跃期,血沉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结核灶位于胸椎17例、胸腰段13例、腰骶椎16例;其中5例合并结核窦道,7例有下肢瘫痪。手术方法为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坚强内固定。根据围手术期抗结核疗效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化疗方案,对于异烟肼(INH)、利副平(RFP)、吡嗪酰胺(PZA)等抗结核疗效敏感或结核杆菌培养阴性者,化疗持续9~12个月(3HRZ/6~9HRE方案)。术后动态观察结核症状、化验指标和放射影像的变化。结果:术前化疗4~6周时46例患者结核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沉和CRP平均值显著下降。术后2~3个月结核症状明显缓解,结核窦道消失,其中有37例血沉和CRP恢复正常水平。术后6~12个月X线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或矫形丢失,7例合并下肢瘫痪者有6例恢复正常,有1例从C级改善至D级。本组有44例患者化疗9~12个月结核病灶治愈(3HRZ/6~9HRE方案),有2例(对RFP+INH耐药)化疗15个月治愈,化疗药物为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结论:复治的脊柱结核通过清除无血运病灶,能提高化疗效果和缩短化疗时间。
- 郭立新马远征陈兴鲍达罗小波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初治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加短程化疗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脊柱结核初治病例外科治疗加短程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初治的脊柱结核选自我院2004年10月~ 2007年3月手术治疗加短程化疗病人,男45例,女27例,年龄范围21 ~64岁。
- 陈兴郭立新马远征李宏伟鲍达罗展鹏
- 关键词:脊柱结核
- 钛网充填异体骨植骨在颈椎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手术中,采用钛网充填异体骨植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以上的颈椎结核病例共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平均4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5.0个月,平均6.9个月。初治患者13例,复治患者19例。根据植骨来源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7例采用钛网充填异体骨植骨,B组15例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核治愈情况、颈椎生理曲度(ARA角)变化、颈脊髓功能(40分评分)及植骨融合率等。结果切口一期愈合率93.8%(30/32),总治愈率为96.9%(31/32)。A、B组间切口一期愈合率及总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72、90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1、19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时、术后即刻与术后末次随访颈脊髓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时颈椎绝对旋转角(ARA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末次随访之ARA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末次随访之颈脊髓功能及ARA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个体化有效抗痨的基础上,应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一期钛网内充填异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 鲍达马远征陈兴李宏伟郭立新高天君
- 关键词:颈椎结核骨移植钛网
-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4 3例适应证患者进行椎板切除减压、CD器械矫正和后外侧融合术 ,术后观察疼痛改善率和测量畸形矫正率。结果 术后1年腰腿疼痛较术前平均改善 76 2 %± 8 3% ,腰椎冠状面矫正率为 4 7 2 %± 6 3% ,矢状面矫正率为 36 4 %± 5 7%。术后 3年腰腿疼痛较术前平均改善 74 8%± 6 9% ,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丢失不明显。结论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时 ,应重视矫正腰椎侧凸和后凸畸形、改善腰椎力学平衡 。
- 郭立新马远征陈兴包春龙
- 关键词:腰椎脊柱侧凸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