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萍

作品数:41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手术
  • 15篇内镜
  • 13篇肿瘤
  • 10篇经口
  • 10篇机器人手术
  • 9篇头颈
  • 9篇甲状腺
  • 8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鼻咽
  • 8篇鼻咽癌
  • 7篇入路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内镜手术
  • 6篇颈部
  • 5篇乳头状癌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头颈部
  • 5篇清扫术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41篇韩萍
  • 37篇黄晓明
  • 35篇梁发雅
  • 16篇蔡谦
  • 16篇陈仁辉
  • 10篇王静怡
  • 4篇孙伟
  • 3篇杨安奎
  • 3篇王琰
  • 3篇宋明
  • 3篇杨会军
  • 3篇徐凯
  • 2篇张诠
  • 2篇张星
  • 2篇江晓昱
  • 2篇陈树伟
  • 2篇刘宜敏
  • 2篇王晓琳
  • 2篇刘翔
  • 1篇黄穗乔

传媒

  • 13篇中华耳鼻咽喉...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2篇2014第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6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8
  • 1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泡抑素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FST)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头颈鳞癌细胞系HSC⁃3、Fadu、Tu686以及人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HOK中FST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和shRNA构建敲低FST的细胞株,通过CCK8、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迁移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研究敲低FST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将敲低FST的细胞株和对照组的总RNA送检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qRT⁃PCR对TGFβ信号通路进行初步验证,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FST在Tu686、Fadu和HSC⁃3细胞中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OK细胞。肿瘤细胞敲低FST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数目显著减少、形成的克隆数目显著减少、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变慢、裸鼠皮下成瘤体积变小。RNA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FST的肿瘤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在TGFβ信号通路中有明显富集,敲低FST后肿瘤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表达上调。结论头颈鳞癌肿瘤细胞敲低FST后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干性减弱,可能和TGFβ信号通路有关。
宋攀伍韬玮程坦王静怡韩萍
关键词:头颈鳞癌卵泡抑素迁移增殖
口鼻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局限性复发鼻咽癌:初步尝试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手术是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初步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用于一程放疗后的复发鼻咽癌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17-10起,使用Da Vinci手术机器人完成局部复发鼻咽癌手术,包括经口-软腭裂开及导尿管悬吊软腭经口鼻联合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结果:10例患者接受机器人鼻咽部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中位手术时间为90min,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切缘均为阴性,短期随访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患者死亡。结论:经口鼻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局限性复发鼻咽癌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较好的局部控制率。
韩萍梁发雅陈仁辉蔡谦余诗桐罗明睿苏悦嘉王静怡黄晓明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PD-1/L1抑制剂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年死亡人数超过350000例,5年总生存率仅40%~50%[1]。最新NCCN及CSCO指南指出,复发/转移性HNSCC(relapse/metastatic HNSCC,R/M HNSCC)患者可接受一线EXTREME/CHANGE-Ⅱ方案。
宋攀颜晓晴姜燕慧叶煜初王静怡韩萍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s,TGDC)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TGDC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美观评分以及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104.00(95.00,131.25) min,手术出血量为15.00(10.00,16.25) mL;平均引流量为(59.71±9.20) mL。术后病理均符合TGDC,无术区局部红肿、皮下血肿、气肿、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3.00(2.00,3.00)d。术后3个月6例患者出现下唇轻度感觉异常。所有患者均对美容效果十分满意,随访5~2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免充气经口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TGDC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可为TGDC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梁发雅韩萍林沛亮林惜君陈仁辉王静怡邹鑫黄晓明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经口入路前庭
免注气腋窝入路机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免注气腋窝入路机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手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3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展的免注气腋窝入路机器人(机器人组)及传统开放(开放组)PTC手术患者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年龄、性别、手术范围、肿瘤大小、被膜侵犯、多灶性情况进行1∶1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并发症情况、术后2个月美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共纳入PTC患者728例。机器人组339例,女262例(77.3%),男77例(22.7%),年龄[M(Q_(1),Q_(3))]39(32,46)岁,体质指数(BMI)为22.8(20.7,25.0)kg/m^(2);开放组389例,女290例(74.6%),男99例(25.4%),年龄47(38,55)岁,BMI为23.2(21.3,25.5)kg/m^(2)。PSM后两组均为264例,分析结果显示,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央区清扫亚组中,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多于开放组[100(80,130)min比60(50,80)min、10(10,20)ml比10(10,20)ml、103(69,145)ml比75(57,98)ml,均P<0.00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开放组[45.6%(57/125)比31.8%(47/148),P=0.019]。在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清扫亚组中,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多于开放组[150(110,180)min比85(75,100)min、20(10,20)ml比10(10,20)ml、155(107,206)ml比90(70,120)ml,均P<0.001]。机器人组术后3个月胸部皮肤感觉麻木发生率高于开放组[12.9%(34/264)比0(0/264),P<0.001],其余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组术后2个月美观VAS评分高于开放组[9(9,9)分比8(7,9)分,P<0.001]。开放组3例患者出现对侧腺叶复发,机器人组无复发病例,机器人组与开放组5年总生存率均为100.0%;机器人组5年无病生存率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比98.6%,P=0.068)。结论免注气腋窝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治疗PTC均安全有效,术后美观效果好,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
梁发雅韩萍林沛亮林惜君陈仁辉王静怡孔祥炜邹鑫邓岚岚黄晓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机器人手术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扁桃体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五家中心病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在扁桃体鳞状细胞癌(TSC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五个医疗中心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接受TORS治疗且随访满2年的157例TSCC患者的临床资料(2年组),男性130例,女性27例,年龄24~85岁,其中随访满3年的患者99例(3年组)。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临床分期、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以及术后其他随访数据。使用IBM SPSS 25.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整体数据,经TORS治疗的2年组OS率为91.7%,2年组PFS率为87.9%,3年组OS率为85.9%,3年组PFS率为82.8%。对于不同T分期,经TORS治疗的局部早期(T1-2期)患者预后比局部晚期(T3期)好,2年组OS率为94.4%比78.0%(P=0.005),2年组PFS率91.2%比75.0%(P=0.011),3年组OS率为91.1%比65.0%(P=0.004),3年组PFS率88.6%比60.0%(P=0.002);对于不同分期患者(Ⅰ-Ⅱ期比Ⅲ-Ⅳ期),3年组OS率为90.0%比79.5%(P=0.204),3年组PFS率86.7%比76.9%(P=0.188);对于不同HPV感染状态组,经TORS治疗后HPV阳性患者预后比HPV阴性好,3年组OS率为90.9%比80.5%(P=0.045),3年组PFS率90.9%比75.6%(P=0.047)。术后气管套管留置平均时间为25.1 d;术后鼻饲管留置率为94.3%(148/157),鼻饲管留置平均时间为8.5 d。结论TORS对TSCC患者的治疗具有突出的生存获益,HPV阳性TSCC患者对比HPV阴性者有更好的预后,TORS治疗TSCC患者对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保障具有优势。
陶磊梁发雅陆翔杨安奎周梁张诠张星吴春萍杨会军楚龙娟何超徐成志陈镜涛韩萍王琰黄晓明宋明
关键词:扁桃体肿瘤鳞状细胞癌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初步探讨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安全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TORS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情况、鼻饲饮食、并发症及近期随访情况。使用Pytho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中心共纳入2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66(65,68)岁[M(Q_(1),Q_(3)),下同]。包括鳞状细胞癌26例,腺样囊性癌1例;T1期10例(37.04%),T2期13例(48.15%),T3期4例(14.81%);N0期14例(51.85%),N1期7例(25.93%),N2期6例(22.22%)。采用达芬奇Si 23例,达芬奇Xi 4例,机器人手术时间为53(30,58)min,同期行颈淋巴清扫25例,术前新辅助治疗8例(29.63%),术后放疗13例(48.15%)。气管切开11例(40.74%),留置胃管23例(85.19%),留置胃管时间为16(12,21)d,术后住院时长为(9.19±4.07)d;随访时间12(3,30)个月。2例出现局部复发,3年生存率为100%,3年无病生存率为94.1%。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前提下,应用TORS治疗声门上型喉癌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新选择。
徐凯陶磊王琰梁发雅徐成志邓岚岚邹鑫陆翔黄晓明韩萍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声门上型喉癌微创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切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经口进路,应用达芬奇手术系统进行局部复发鼻咽癌(rT1-2、部分rT3期)切除手术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7.9±10.5)岁。病变局限在鼻咽腔14例,累及咽旁间隙6例,累及蝶窦底13例。必要时手术联合使用经鼻鼻内镜技术。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完成经口机器人鼻咽切除术,无中转开放,其中联合经鼻鼻内镜手术13例。手术时间为(126.2±30.0)min,范围为90~180 min。术后病理切缘为R0者31例,R1者2例,无肉眼肿瘤残留。术后并发症以头痛、鼻腔干燥、腭咽功能不全等症状较为多见,无鼻咽大出血。术后随访时间为3~54个月,1例患者术后11个月手术邻近部位肿瘤复发,1例术后27个月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出现远处转移,1例术后3个月死于鼻咽大出血。本组病例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0%、96.0%及92.9%,无局部复发率为97.0%、95.7%及91.7%。结论经口机器人鼻咽切除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安全、有效、可行,有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韩萍梁发雅梁发雅苏悦嘉刘宜敏黄晓明
关键词:鼻咽肿瘤外科手术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下咽癌的初步经验
2025年
目的总结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治疗下咽癌的临床经验及预后。方法分析2017年9月至2024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手术完成的2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47~82(62.5±7.1)岁。依据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T1期6例,T2期17例,T3期3例,T4期2例;N0期18例,N1期3例,N2期6例,N3期1例。通过SPSS 26软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等。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无阳性切缘病例。术后1个月内2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口腔少量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术后随访1~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8个月,5例患者(17.9%)死亡,5例(17.9%)局部复发,4例(14.3%)出现远处转移。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77.1%,局部控制率为74.6%,无瘤生存率为57.1%。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前提下,TORS切除下咽癌具有较好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可作为下咽癌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韩萍黄晓明徐成志陶磊杨会军楚龙娟刘银豪徐凯陆翔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下咽癌微创外科
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初步经验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丝线悬吊方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年龄为(38.7±8.0)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吞咽障碍评分(swallowing impairment score-6,SIS-6)、术后美观VAS评分、术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情况等。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18例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肿伴囊性变。甲状腺癌手术时间为161.50(152.75,182.50)min[M(P25,P75),下同],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6.50 min;手术出血量为25.00(21.25,30.00)ml。18例甲状腺癌肿瘤直径为(7.22±2.02)mm,中央区清扫(6.56±2.14)个淋巴结,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11%。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3.00(2.25,4.00)分,术后引流量为(118.35±24.32)ml,术后住院天数为3.00(3.00,3.75)d,术后3个月SIS-6评分为(4.90±1.58)分,术后3个月VHI-10为7.50(2.00,11.00)分。术后3个月7例患者有轻度下颌麻木感,10例有轻度颈部麻木感,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皮瓣灼伤,并在术后1个月恢复;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观效果满意,术后美观VAS评分为10.00(10.00,10.00)分。结论:采用悬吊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后美观效果好,可为部分经选择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梁发雅林沛亮林惜君韩萍陈仁辉王静怡邹鑫黄晓明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机器人手术经口入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