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早春 作品数:19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核科学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11)Be的能级翻转与它的平均场 2003年 讨论了单中子晕核11Be的能级翻转现象 ,指出晕核的单中子分离能Sn 与基态单中子的势阱内位置Dg 之间存在明显差别 .通过引进一种新的势阱———双MWS(ModifiedWoods Saxon)势 ,首次在平均场的层次上再现了11Be中 2s1 2 轨道与 1p1 2 轨道的翻转现象 ,而不再需要考虑当前普遍认为的组态混合解释 .由此认为 ,奇中子晕核中的能级次序翻转 ,反映了其平均场与稳定核的相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而导致晕核体系反常壳结构的出现 . 高早春 陈永寿关键词:壳结构 平均场 原子核物理 时间反演不对称投影后变分方法 被引量:1 2017年 在HF(Hartree-Fock)平均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投影后变分方法(Variation after projection即VAP方法)。由于算法中考虑了HF平均场的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使得新的VAP方法能够很自然地推广到偶偶核的奇自旋态,以及奇奇核和奇-A核的所有晕态计算中。采用这种新的VAP方法,初步计算了sd-壳原子核^(24) Mg,^(25) Mg,^(26) Mg和^(26) Al的晕带,并将其与壳模型(Shell Model,SM)给出的准确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非常接近。这表明VAP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壳模型近似方法。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认为角动量投影在获得良好的壳模型近似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图雅 何艳 高早春 陈永寿 田永威关键词:原子核结构 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低能核物理是核能开发与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与基础支撑,在国民经济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团队,依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等国内外核科学装置,在关键天体核反应的间接测量、天体物理圣杯反应12 C(α,γ)16 O、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和颈部参数对裂变的影响等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团队在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志宏 林承键 郑云 高早春 王友宝 张英逊 李聪博 顾建中 吴晓光 杨磊 谌阳平 颜胜权 赵凯 田源 贾会明 李云居 曾晟 连钢 闫玉良 马南茹 杨峰 温培威 崔莹 连占江 张焕乔 柳卫平关键词:核理论 多主壳投影后变分方法及其在psd壳的初步计算 2020年 在已有的投影后变分(Variation After Projection,VAP)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宇称投影,VAP计算可将模型空间扩展至多个主大壳.然而,在多主壳的壳模型计算中,质心问题需要额外处理.由于现实壳模型哈密顿量不具有平移不变性,多主壳模型空间的波函数会有质心部分的混杂,需要把质心部分从波函数中分离出来,以便得到纯净的内部波函数.这里,VAP计算也需要处理相同的质心问题.采用与标准壳模型完全一致的办法,实现了VAP波函数质心部分的有效分离.作为新方法的初步应用,我们在psd模型空间中计算了12C的正负宇称低激发态.结果表明,无论晕态还是非晕态,VAP方法仅采用几个HF真空态,就已能给出非常好的壳模型近似结果.至此,本文发展的VAP新方法,可以计算壳模型中所有类型的低激发态. 图雅 满园 高早春关键词:核结构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对221,223Ra的描述 用反射不对称壳模型描述了奇A核221,223Ra的低激发态能谱,计算结果非常好地再现了221,223Ra基态的自旋、宇称以及具有相反宇称的基态宇称二重带.基态宇称二重带的存在表明221,223Ra的基态确实具有反射不对称... 陈永静 陈永寿 朱胜江 高早春关键词:壳模型 八极形变 文献传递 旋称反转手征带和摇摆带的统一描述(英文) 2005年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推广到包括轴对称破缺。在这一发展中,壳模型空间由三轴形变的多准粒子基所构建,实现了对旋称反转、手征带和摇摆带的统一的壳模型描述。在壳模型框架下,三轴性的引入,严格的三维投影和直到六准粒子的组态混合,使该理论可以在一个新的水平上研究高速转动三轴形变核中的物理现象。 陈永寿 高早春关键词:旋称反转 基于GPU加速的投影后变分壳模型计算 2024年 为进一步拓展投影后变分(VAP)壳模型计算应用核区范围,需提升VAP的计算效率。为此,利用OpenACC并行编程指令,首次将VAP程序从传统的CPU平台移植到了高性能GPU计算平台上。在角动量投影的每个积分格点上实现了数目庞大的各独立转动矩阵元的GPU并行化计算。经验证,采用GPU加速后的VAP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原来的OpenMP并行化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而计算效率得到了数倍的提升。借助于GPU加速技术,首次计算了变形重核^(178)Hf的基带能谱,打开了VAP壳模型方法应用于变形稀土重核之门。 陆晓 连占江 高早春关键词:壳模型 GPU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该文道德较系统地介绍了八极形变核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现状.阐明了原了核八极形变产生的根源是费米而附近存在八极矩阵元很大的单料子轨道,它们驱使原子核向八极形变发展.讨论了描述八极形变核表面形状的常用方法.简要介绍了有关八极联... 高早春关键词:原子核 八极形变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基于投影壳模型的β衰变理论 在投影壳模型(PSM)理论框架下,发展了计算Gamow-Teller(GT)跃迁的新方法.PSM波函数由若干变形多准粒子组态投影基的线性组合表达.由该波函数可以计算GT算符(σμτ±)的跃迁矩阵元.研究表明,计算的第一个... 高早春 孙扬 陈永寿关键词:角动量投影 投影壳模型 跃迁矩阵元 文献传递 奇奇核与奇A核n-p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00年 从结合能实验值提取n p相互作用能εip -jn,系统比较了奇奇核单质子单中子相互作用能ε1p -1n与相邻奇A核相应量的平均值 ,发现前者普遍大于后者 .提出奇奇核n p增强的解释为 ,GMshift效应和同类核子对关联对奇A核n p相互作用的削弱效应 .同时指出 ,奇质子核的ε1p -2n相当好地近似等于同质量数奇中子核的ε2p -1n,并且这与Garvey Kelson关系是等价的 . 高早春 陈永寿关键词:结合能 奇奇核 奇A核 原子核结构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