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抑制MPST可通过硫化氢依赖途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起作用
- 目的:研究内源性硫化氢产生酶之一3-巯基丙酮酸转移硫酶(MPST)对肝脏脂肪变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油酸、棕榈酸混合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方式,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通过高脂饮...
- 李檬徐承富丁洁霞万星勇高建国李春晓林一鸣虞朝辉厉有名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硫化氢脂肪变性
-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 Background:Infectio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as been suggested to play a pathogenic role in diabete...
- 戴伊宁余伟来朱华佗丁洁霞虞朝晖厉有名
- 关键词:FPG糖尿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内膜蛋白MPST对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目的研究线粒体内膜蛋白3-巯基丙酮酸转移硫酶(MPST)对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油酸、棕榈酸混合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方式,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检测肝细胞脂变及氧化...
- 李檬丁洁霞万星勇金希陈韶华虞朝辉厉有名
- 关键词:肝细胞脂肪变性氧化应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线粒体内膜
- 文献传递
- miR-34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调控脂质代谢关键蛋白PPARα的表达
- 目的:探讨miR-34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游离脂肪酸及高脂喂养L02细胞及C57BL/6建立NAFLD细胞和小鼠模型,采用qP...
- 丁洁霞李檬万星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IR-34ANAFLD关键蛋白
- 文献传递
- MicroRNA-34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而NAFLD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未完全...
- 丁洁霞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IR-34APPARΑ表达脂质代谢生物学功能
- 线粒体内膜蛋白HADHA对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目的探讨线粒体内膜蛋白HADH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1mM游离脂肪酸(FFA)诱导L02细胞(正常人肝脏细胞)24h、48h、72h,用GPO Trin...
- 丁洁霞李檬万星勇金希陈韶华虞朝辉厉有名
- 关键词:肝细胞脂肪变性氧化应激线粒体内膜
- 文献传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脂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肝细胞的脂肪堆积为其最常见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并常伴有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相关,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最近,通过高通量脂质组学研究来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能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对NAFLD的早期干预及治疗。
- 丁洁霞厉有名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物信息学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独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疗程24周,比较两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数值及肝脏超声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TBIL、ALT、AST、ALP、GGT、CHOL、TG、LDL-C及超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GGT、CHOL及超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ALT、AST、ALP、GGT、TG及超声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超声评分有显著临床疗效.
- 温晋锋叶国良张海霞丁洁霞陈韶华
- 关键词:益生菌磷脂酰胆碱类非酒精性脂肪肝
- 抑制肝脏MPST可能通过影响硫化氢代谢调节SREBP-1c通路改善肝脂肪变性
- 目的:研究内源性硫化氢产生的关键酶之一3-巯基丙酮酸转移硫酶(MPST)对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油酸、棕榈酸混合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方式,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通过高脂饮食喂...
- 李檬丁洁霞万星勇
- 关键词:SREBP-1C肝脂肪变性硫化氢代谢调节
- 文献传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典型组成部分,而NAFLD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附加特征,因为它具有特定的肝脏胰岛素抵抗。
- 丁洁霞厉有名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肝脏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病理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