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洪青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因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1天于2012年12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医。体格检查:体温37.9℃,脉搏8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6/72mmHg。心率89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
- 丁洪青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病例报告
- 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4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4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中临床控制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 郭瑾刘炳芬丁洪青肖莉马远新
- 关键词:中药熏蒸膝骨关节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53例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组在予双氯芬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口服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 郭瑾丁洪青马远新肖莉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药熏蒸中西医结合疗法
- 芪参还五胶囊中虫类药材的仿生酶解工艺优化及抗凝血、溶栓活性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筛选并优化芪参还五胶囊中虫类药材的仿生酶解工艺条件,并对其抗凝血、溶栓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总蛋白含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溶栓活性为指标,评价水煎煮、水提醇沉、匀浆、胃蛋白酶酶解、胰蛋白酶酶解和仿生酶解等不同提取方法对芪参还五胶囊中虫类药材的提取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仿生酶解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仿生酶解提取物的总蛋白含量、APTT、PT、TT和溶栓活性均为最佳,血栓抑制率为41.97%,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的抗凝血和溶栓作用相当。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量和酶解时间两个因素对仿生酶解法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得出最佳仿生酶解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粒度为80目,加酶量为2%生药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自酶解时间为2 h。3次平行工艺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结论本研究筛选的仿生酶解法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作为芪参还五胶囊中三味虫类药材的最佳提取方法。
- 王世信杨美娜崔友祥闫国强丁洪青
- 关键词:芪参还五胶囊抗凝血活性
- 中药熏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3年
- 中药熏蒸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组方,利用组方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现代运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周围性面瘫、小儿痉挛型脑瘫、脑外伤后肩手综合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失眠症、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颈肩背肌筋膜炎、不安腿综合征、寻常型银屑病、玫瑰糠疹、痒疹、湿疹、带状疱疹、睑缘炎、角膜内皮炎、结膜炎等内科、骨科、皮肤科、眼科疾病,疗效显著。
- 郭瑾刘炳芬丁洪青肖莉
- 关键词:中药熏蒸疗法内科骨外科皮肤科眼科
- 基于清热解毒药效实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兰紫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通过清热解毒药效实验筛选兰紫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并以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确定兰紫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以大鼠的体温变化和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为考察指标,对兰紫解毒颗粒的3个提取工艺路线进行筛选,获得最佳工艺路线。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提取物得率、(R,S)-告依春及绿原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茵陈4味药材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物得率、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山豆根、紫草2味药材的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药效实验表明,工艺3组提取物的清热和抗炎效果均为最优,并与阳性对照药清热解毒胶囊相当,故选择该工艺进行后续研究。正交实验得出兰紫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茵陈4味药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山豆根、紫草2味药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1 h。结论 兰紫解毒颗粒具有明显的预防发热和抑制炎症反应作用,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为兰紫解毒颗粒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 杨美娜王世信丁洪青闫国强李宝芬刘爱朋
- 关键词:炎症药效实验正交实验设计
- 通痹胶囊通过NF-κB信号通路缓解弗氏完全佐剂所致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通痹胶囊缓解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炎性痛模型,通痹胶囊(375、750、1500 mg·kg^(-1))灌胃治疗,观察大鼠体质量、爪水肿、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及热缩足反射阈值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F-κB/P65、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结果通痹胶囊能够明显升高弗氏完全佐剂所致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及热缩足反射阈值(P<0.05或P<0.01);降低大鼠脊髓组织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抑制NF-κB/P65、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痹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 张倩闫国强张俊艳金颖慧丁洪青尹忠英董晶晶李宝芬郭煊
- 关键词:通痹胶囊炎性痛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NF-ΚB信号通路
- 活血化瘀方辅助激光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及对Ⅰ型胶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辅助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2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激光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激光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100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黑色素指数、红斑指数、经表皮水丢失(TEWL)、满意度、Ⅰ型胶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0%,对照组为62.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黑色素指数低于对照组,Ⅰ型胶原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EWL、红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满意度为84.00%,对照组为64.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激光用于治疗黄褐斑,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调节黑色素指数、红斑指数、TEWL及Ⅰ型胶原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刘娟张迁丁洪青徐蕴杰张博陈丽梅赵娜
- 关键词:活血化瘀方激光黄褐斑胶原
-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通痹胶囊(375、750、1500 mg·kg-1)灌胃治疗,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6、IFN-γ含量明显升高,p-JAK2/JAK2、p-STAT3/STAT3相对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通痹胶囊能够有效降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6、IFN-γ的含量,并抑制滑膜组织中JAK2、STAT3蛋白磷酸化(P<0.01)。结论通痹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
- 闫国强张倩张俊艳金颖慧丁洪青尹忠英董晶晶李宝芬郭煊
- 关键词:通痹胶囊佐剂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JAK2/STAT3信号通路
-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骨关节炎的药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骨关节炎的药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羌活8‑12份、独活8‑12份、制川乌8‑12份、制草乌8‑12份、当归8‑12份、鸡血藤8‑12份、红花8‑12份、穿山甲4‑8份、乳香(制)4‑8份...
- 董晶晶闫国强李宝芬王晓磊马远新丁洪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