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焱
- 作品数:3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兔PVR玻璃体增殖膜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激活淋巴细胞与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关系。方法将兔实验性PVR玻璃体增殖膜进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作切片,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3、CD43、CD68、CD23、CD2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以兔实验眼的对侧眼球后段组织作阴性对照。结果20只眼中18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实验中见到抗CD3、CD43、CD68阳性的染色结果,细胞膜及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而CD23、CD20呈阴性。结论T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在实验性PV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免疫介导过程。
- 梁慷卞征张智弘于焱卞春及
- 关键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 视物变形怎么办
- 2010年
- 视物变形是眼科门诊经常听到的患者主诉症状。引起视物变形的眼科疾病有不少,如角膜病、晶状体病等,但常见的原因是各种眼底病。今天我们主要从眼底病角度.谈谈出现视物变形该怎么办?
- 于焱
- 关键词:视物变形主诉症状眼科门诊眼科疾病眼底病角膜病
-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比较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03/2009-03我院住院患者中连续24例24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1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组13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d;1wk;1mo的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前VA,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睫状沟缝线固定组手术后VA与手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都是治疗无晶状体眼有效方法。两者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杨勤张为中刘庆淮刘肖艺于焱袁志兰
-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
- “视物模糊”原因多
- 2012年
- 一些中老年朋友会经常受到"看不清楚东西"的困扰,医学上称为"视物模糊",是眼科病人最多的主诉之一。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年老眼花或者是老年性白内障所致。实际上,"看不清楚东西"的原因远不止这两个。医生特别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切莫轻易把"视物模糊"等同于"白内障"或"老花眼"。1.
- 于焱
- 关键词:视物模糊青光眼血液供应中老年眼科重影
- 黄斑转位术被引量:2
- 2001年
- 复习近年国外有关黄斑转位术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 ,对黄斑转位术的手术方法、效果、并发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 :黄斑转位术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 ,但要全面评价黄斑转位术 ,尚需要一个多中心随机的临床试验。
- 于焱张国明高汝龙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变性
- 应用准分子激光行屈光性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索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可行性,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只实验兔(均右眼)采用联合经植片内皮面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结果:观察12周,实验眼的屈光状态改变值在预定的范围内;植片透明,病理组织学证明,植片、植床的交界面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炎症反应及排斥反应轻。结论:可以联合屈光手术及板层角膜移植术。有些问题须进一步研究。
- 陈志钧袁志兰曹凯于焱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板层角膜移植
- 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所有手术步骤,包括裂孔定位与冷凝皆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不放视网膜下液而通过前房穿刺软化眼球。根据裂孔的位置,采用经修剪过的硅胶海绵块进行节段性外加压。无一例采用环扎。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及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35只眼(92.1%),手术中没有发生巩膜穿通及眼内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反应轻微,无一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加重。末次随访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21只眼,0.1~0.3者11只眼,小于0.1者6只眼;最终视力提高29只眼,不变7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操作精细、简单方便,直视下视野清晰、裂孔冷凝、定位可靠且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以最小量手术为原则确保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 计江东于焱袁志兰孙红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手术显微镜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NPT)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残余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无晶体眼继发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色素性青光眼 13例 (14眼 )采用单纯 NPT、粘性小管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1~ 5个月 ,视力无 1例下降 ,平均眼压由术前 6 .13k Pa改善为术后 1.5 7k Pa。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NPT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降眼压效果好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是一种有前景的抗青光眼手术。
- 袁志兰杨勤于焱袁南荣
-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难治性青光眼外科手术
- 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年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年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64眼),年龄在15~30岁(20.6±4.3岁)。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2周、1、3月各随访一次,记录视力、眼压,用裂隙灯显微镜结合前置镜观察视网膜的复位情况,并于术后第3月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者认为视力提高。单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超过3个月以上者认为手术成功。主要指标视网膜复位例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64眼中单次手术成功者61眼,成功率达95.3%。单次巩膜扣带术后,67.2%(43/64眼)的患眼视力提高。结论青年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多数患者术后可获得有用视力。
- 丁宇华叶辉袁志兰于焱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青年人
- 球结膜神经鞘瘤及病理分析一例
- 2004年
- 于焱张智弘
- 关键词:病理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