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杰
- 作品数:89 被引量:7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被引量:16
- 2002年
- 近现代课程研究历经了课程目标的逻辑推演时期、课程研究的科学化时期、量化与质化研究多元共存时期等几次更迭、汰变 ,是库恩所言的范式的革命。这种变化与人类思想的跃迁轨迹相呼应 ,在未来的课程研究中质化方法会更加受到重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结论、给人以启示 ,方法论原则的转向在于保持方法论上的必要的张力。
- 马云鹏吕立杰
- 关键词:研究范式课程研究课程目标质化研究
- 高等教育顾客感知价值被引量:12
- 2016年
- 就顾客预期价值而言,在学生没有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大部分学生会基于对学校的了解和对专业的认识,对自己在读书期间、毕业以后的可能获得进行心理上的评估和分析并最终结合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形成预期价值。只有当学生认为自己的预期回报高于付出,学生才会支付学费、接受教育。顾客预期价值在时间上是先于顾客感知价值而存在的,它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学生所感知到的利益是基于高等教育的功能价值、结果价值、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学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极强的主观性。不同学生对于同一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取决于学生对其意义的表征。第二,学生的感知价值是变化、发展的。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感知价值存在差异。学生的感知价值是一个变化的连续过程,具有动态性和长期性。第三,层次性。学生感知高校的基础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及内在质量,但由此产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感知价值的层次性特点为高校提出了难题。
- 张鹏李刚吕立杰
-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高等教育教育价值教育服务
- 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InTASC教师标准下的教师学习支持工具被引量:4
- 2015年
- 美国2011年颁布的In TASC教师标准顺应新的教育环境,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标准由教师发展这一理念贯穿,从表现、技能和性情三个维度规定了合格教师应达到的水平。其后发布的《教师学习进程》,旨在帮助教师达到标准的要求。它兼具解读、评价和支持的功能,是教师学习的支持性工具。这两个文件形成了有标准可遵循、有途径可达到标准的连贯体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冯琪吕立杰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课程行动转变的动因——一位《品德与生活》教师的课程故事被引量:3
- 2007年
-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班主任时老师讲述了她的课程实施故事,在她的故事中,我们看到时老师课程实施的关注点经历了工作难点、教学设计、学生生活世界这三次跃迁,课程实施水平从未使用到机械地使用,再到常规化地使用,这背后教师对变革成本知觉的变化,初步尝试行为的成功以及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 吕立杰
- 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综述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提升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力,交流学校课程改革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与会代表就学校如何进行自身课程规划与设计,如何实现课堂优质高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完成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与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启示。
- 丁锐吕立杰
-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堂教学
- 实习教师社会化行为模式探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促进实习教师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在对以往关于实习教师社会化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以某省属师范院校音乐实习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教育实习具体情境中实习教师的行为特点,归纳出“实习教师社会化行为螺旋嵌套模式”,揭示了实习教师社会化行为发展的特殊性。
- 欧璐莎吕立杰
- 关键词:实习教师社会化
- 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利弊分析及实施建议
- 2007年
-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设立的新课程。在现有师资相对缺乏和混乱的情况下,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教师的现象大量存在且利弊并存。其优势在于:建立课程与生活的互构联系,提升课程的有效性;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管理;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班主任发挥课程功能的因素主要缘于:品生课不参与高利害评价,兼课教师课程执行的责任感不强;班主任工作量增加,教师投入时间、精力有限;班主任把课程等同于日常德育过程,教学缺乏专业的设计。班主任在履行《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时应驱利避害,不断完善。如明确课程责任,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发挥班主任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资源智慧共享;学校建立支持机制,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 刘径言吕立杰
- 关键词:课程班主任
- 核心素养在学校课程转化的层级分析被引量:32
- 2016年
- 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需要作用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两方面发挥作用。依据课程转化理论对核心素养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进行层级分析,可以得到三个层级:意向-计划的转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结构;文本-经验的转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共通-个性的转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规划。
- 吕立杰李刚
- 关键词:学校课程
- 教师合作团队的结构与方式被引量:19
- 2007年
-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我国的课程政策,国家只、给出宏观的课程标准,教师有权力也必须对课程进行再设计,一些新的课程类型比如综合课、综合实践活动也需要教师以合作的方式执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需要教师在合作互助中探索。教师合作作为推进课程发展,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的方式再次被提出并受到重视。教师合作对学校文化以及学校教育质量影响的意义已为人们所认识,但现实中新的社会行为的倡导依托的是具有强大惯性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制度,合作难免出现问题。
- 吕立杰于聪
- 关键词:教师合作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文化课程政策课程类型
- 综合课基础理论辨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本世纪中叶,以“综合理科”、“社会科”为典型代表的综合课成为世界课程改革中倍受关注的热点,它是把彼此邻近的学科内容组成范围比较广阔的学科,成为具有相对综合性的新型课程。一、综合课的本质课程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和学校同时产生。由于时代及科学水平的限制...
- 吕立杰
- 关键词:综合课理论辨析分科课程学科课程逻辑体系关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