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红
- 作品数:144 被引量:6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周丛生物去除污水中雌酮的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周丛生物去除污水中雌酮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透明封盖的反应池;反应池内布设阶梯结构,使污水以推流的方式行进;所述阶梯表面铺设负载了周丛生物的载体;不同层级的阶梯之间使用多孔隔板分隔;反应池出水口到入水口...
- 吴永红 张付强俞元春 张松贺 卢少勇
- 文献传递
- 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域农田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评价氮迁移风险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下游46.7 hm2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于2006年8月通过网格法(40 m×(80~90)m)布点采集112个表层土样,研究了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TN为1.28~6.17 g.kg-(1均值3.36 g.kg-1)、NO3--N为3.7~691.7 mg.kg-(1均值89 mg.kg-1)。调查区东北部韭菜种植区由于接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壤总氮含量最高,而西南部韭菜、花卉种植区土壤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高浓度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土壤总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硝氮含量则以西南部花卉大棚区最高,不同的种植方式(花卉大棚栽培)是土壤硝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多雨,花卉揭棚将增加土壤硝酸盐淋溶/径流的迁移风险,蔬菜田块土壤氮矿化也可能加剧土壤氮的淋溶/径流迁移。因此,在滇池流域湖滨区居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作物种植方式与布局,对农田氮的迁移及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 陆海燕胡正义张瑞杰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
- 关键词:滇池蔬菜地面源污染
- 磷在沉积物-生物膜-上覆水之间迁移转化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以野外采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探究了生物膜附着对滇池底泥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然生物膜对上覆水体中的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去除效果,有生物膜存在的上覆水中TP、DTP、DP含量比没有生物膜存在的上覆水中各形态磷含量分别减少36.68%,37.23%,36.12%。(2)上覆水中各形态磷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呈缓慢上升,秋季上升明显加快,冬季急剧降低后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0.094mg/L),春季又有所回升。(3)模拟试验中,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P、Fe/Al-P、OP和Ca-P含量分别下降了19.93%,28.03%,27.8%3和6.47%,且有生物膜存在的处理组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生物膜存在可有效减少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向上覆水的释放。
- 史静扈新莹陈喜吴永红张乃明
- 关键词:磷沉积物生物膜上覆水
- 一种钝化稻田重金属并增加氮固持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钝化稻田重金属并增加氮固持量的方法,选取水稻种植区域,施基肥后,旋耕、灌水,保持水深3‑4cm;往水稻种植区域移栽水稻秧苗,保持田面水深3‑4cm;待秧苗返青后,喷洒微藻生物肥料水,定期对种植区内的周丛生物...
- 刘俊琢吴永红卢少勇
- 施用硫磺对滇池北岸碱性菜田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在滇池北岸某碱性蔬菜地,以尿素为氮源的施肥结构中,调查研究了硫磺施用对土壤氨的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用范围内,施用硫磺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有效抑制土壤氮的氨挥发损失,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氨挥发总量减少了59.6%~65.5%,而韭黄产量增加12%左右。
- 张瑞杰胡正义林国林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
- 关键词:氨挥发菜地土壤滇池
- 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洪丽芳付利波吴永红吴文伟蔡志远杨育华尹梅陈华苏帆赵光顺刘新春胡正义尹可锁何成兴杨赵陈检锋
- 科技进步奖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内容。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和山地农林区是典型的两种农业种植类型,也是农业面源污染最为集中的区域。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复种指数高,农用化学品使用量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南方集约化农田氮减排技术体系及工程化应用
- 杨林章施卫明张乃明王慎强薛利红管永祥颜晓元王德建吴永红胡正义
- 氮浓度高是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氮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已成为水体氮污染的重要来源。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占总排放量的57.2%,其中来自农田的氮排放又占很大比例。...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体污染控制
- 多介质多孔水质净化透水材料
- 一种多介质多孔水质净化透水材料,其特征是以普通混凝土、农林废弃物和其他无机材料为原料制造成型,其中的农林废弃物为稻壳、花生壳、核桃壳等,其他无机材料为煤渣、陶粒、沸石、水渣、钢渣、活性炭等。由于农林废弃物本身含有丰富的碳...
- 吴永红刘蜀治胡正义杨林章
- 文献传递
- 根系分泌物主要作用及解析技术进展被引量:13
- 2023年
-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保持根际微生态系统活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根际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根际土壤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根系分泌物可以刺激微生物生长,增强其活性,加速根际养分循环,增加土壤养分利用率,并在小规模空间引起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此外,它也是植物参与竞争的重要策略,植物通过根分泌物以获取种间长期生存的养分,甚至分泌对自身有害的化感物质来排挤其他植物,实现自我生存,即使存在自毒作用或引起连作障碍等。植物的健康生长依赖于自身与土壤微生物复杂动态群落的相互作用,但是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却又受植物物种、植物生长期、土壤性质、功能基因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可能导致根系分泌物的多样化,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根系分泌物与植物的关系,进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目前,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是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与代谢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且随着分析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根系分泌物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进一步揭示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机理对农、林等行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虹陈虹唐昊冶潘畅王如海王如海吴永红
-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分析技术土壤微生物
- 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对大豆幼苗生长及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可在盐碱地、复垦土地等边际土地种植。本研究旨在明确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对大豆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进而研发具有促生减排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方法]选取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Azospirillum sp. TSA2S、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和Bacillus subtilis NRCB002对大豆幼苗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接种4株细菌显著提高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接种菌株YSQ030、TSA2S、NRCB010和NRCB002后大豆幼苗地上部鲜重增加46%、45%、44%和35%(P<0.05),接种YSQ030、TSA2S和NRCB010大豆幼苗地下部鲜重增加65%、63%和26%(P<0.05)。接种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显著减少大豆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土壤的N_(2)O排放,接种菌株NRCB002、NRCB010、TSA2S和YSQ030分别减少81.0%、79.0%、78.2%和78.0%(P<0.05)。接种PGPR菌株在盆栽试验处理2和14 d时显著降低土壤中nirK基因丰度。接种PGPR菌株显著增加土壤中nosZⅠ的基因丰度;接种菌株TSA2S、NRCB010和YSQ030显著增加nosZⅡ的基因丰度;接种菌株NRCB002在盆栽试验处理14 d时显著增加nosZⅡ的基因丰度。土壤N_(2)O排放量与土壤pH、nirS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osZⅠ和nosZⅡ两个编码N_(2)O还原酶的基因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不仅可以促进大豆幼苗生长,还可以减少大豆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土壤的N_(2)O排放。
- 王洲章朱津宏高南吴永红张振超吴国平申卫收
- 关键词: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