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文韬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凹凸棒土
  • 3篇树脂
  • 3篇环氧
  • 3篇环氧树脂
  • 3篇凹凸棒
  • 2篇纳米
  • 2篇复合材料
  • 2篇改性
  • 2篇复合材
  • 1篇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修饰
  • 1篇粘土
  • 1篇熔融
  • 1篇熔融接枝
  • 1篇溶胶
  • 1篇凝胶
  • 1篇偶联剂
  • 1篇热分解
  • 1篇热分解动力学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康文韬
  • 3篇沈宁祥
  • 2篇占德权
  • 1篇宋仁峰
  • 1篇武龙
  • 1篇陈立柯
  • 1篇刘少敏
  • 1篇杨利营
  • 1篇盛京
  • 1篇王刚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天津化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2篇2003
  • 4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环氧树脂/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3年
概述了环氧树脂/无机纳米材料的复合方法,分体系综述了环氧树脂/粘土、环氧树脂/纳米SiO2、环氧树脂/纳米TiO2复合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复合体系-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体系。
康文韬占德权沈宁祥
关键词:环氧树脂无机纳米材料
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分散和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3
2002年
采用超声分散和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环氧树脂 /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电子显微镜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超声分散和凹凸棒土的有机化处理可以改善凹凸棒土的团聚状况和亲油性。选用超声波的作用功率为 40 0W ,作用时间为 5min时的分散条件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高于环氧树脂 。
康文韬武龙沈宁祥
关键词: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分散性力学性能
凹凸棒土在高聚物改性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2年
介绍了凹凸棒土的结构组成和表面处理方法,综述了其在高聚物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康文韬王刚刘少敏
关键词:凹凸棒土高聚物改性
利用反应挤出的聚丙烯熔融接枝改性被引量:1
2002年
系统简介了聚丙烯熔融接枝体系的组成、机理及实现熔融接枝的反应挤出技术。介绍了聚丙烯接枝物的表征和应用状况,并指出了熔融接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占德权康文韬陈立柯
关键词:聚丙烯熔融接枝改性
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该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聚合物基体,以凹凸棒土(AT)为无机组分制备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有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对纯化和钠化后的凹凸棒土进行表面处理...
康文韬
关键词:环氧树脂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热分解动力学
文献传递
纳米凹凸棒土的表面修饰及表征被引量:24
2003年
在超声分散的条件下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表面硅烷修饰的凹凸棒土纳米粒子(nano -attapulgite)。红外光谱 (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透射电镜 (TEM)、热失重 (TGA)等研究方法表明 ,硅烷偶联剂 (VTES)与凹凸棒土纳米微粒表面的残余羟基反应 ,形成了硅烷包覆的凹凸棒土纳米微粒 ,大约有 12 %的VTES包覆在纳米凹凸棒土的表面。最后给出了硅烷表面修饰凹凸棒土纳米微粒的结构模型。
宋仁峰杨利营盛京沈宁祥康文韬
关键词:纳米凹凸棒土表面修饰超声分散硅烷偶联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