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 作品数:29 被引量:26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理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道路技术状况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技术状况处理方法,道路技术状况检测方法包括:S1:获取道路的物理模型;S2:获取物理模型的初始数据;S3:处理初始数据,得到实用数据;S4:根据实用数据,建立道路的数字模型;S5:对数字模型进行真实性... 董是 王建伟 袁长伟 黄泽滨 毕洁夫 张庆 刘子铭 徐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被引量:1 2020年 为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时机对其压实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压实等待时间下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失水率、流失浆液油水比、波速、间接拉伸模量及车辙试验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延长压实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及强度,但不能过多提前或延迟压实时间,否则会对混合料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表明,评价指标声波波速与间接拉伸模量对混合料主成分PC1的评价效果相当,利用声波技术可以反映出混合料内部孔隙及含水量特征;并通过建立乳化沥青混合料主成分综合得分评价模型,表明压实等待时间对于路面最终的压实度和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推荐合理的压实等待时间为30~50 min。 侯德华 李忠玉 张庆关键词:乳化沥青混合料 主成分分析法 超声波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7 2020年 为深入认识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材料特性及其残留物作用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重复蠕变试验,在高温蒸发方式和低温蒸发方式两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乳化沥青残留物。并通过变化乳化剂种类、用量以及添加改性剂方式改变材料组成,结合方差分析,探析不同材料组成及制备方法对乳化沥青残留物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用量及制备方式对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残留物车辙因子与温度呈幂函数关系,高温蒸发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车辙因子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存在明显差异,而低温蒸发条件下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相一致,高温蒸发条件会降低乳化沥青残留物PG分级温度;高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第1 s加载阶段表现为非规则曲线变化特征的粘弹性流体特性,这与低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并不一致;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同一蒸发条件下采用车辙因子与蠕变柔量评价其高温性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提出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获取应采用低温蒸发方法,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应采用蠕变柔量。 汪德才 郝培文 乐金朝 孙杨 张庆关键词:冷再生 SnO_2纳米棒负载Pd-Cu空心球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醇氧化电催化性能研究 2014年 本文通过简单溶剂热反应合成棒状SnO2,然后以谷氨酸为添加剂,乙二醇为分散剂和还原剂,溶剂热合成SnO2纳米棒负载的Pd-Cu球形空壳催化剂.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d-Cu空心球粒径大约100 nm,并且分布均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乙醇氧化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电流密度可达119.4 mA cm?2,研究表明,合适的金属氧化物的引入可使催化剂释放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王魁 白正宇 徐鹏乐 张庆 杨林关键词:乙醇氧化 溶剂热 纳米空心球 稀土氢氧化镝纳米棒的水热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水热合成稀土Dy(OH)3纳米棒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无污染。在水热过程中,以氧化镝粉末为反应前驱体,氢氧化钾为矿化剂,水为溶剂,180℃条件下水热48 h,合成了稀土Dy(OH)3纳米棒,再经过500℃热处理1 h,即可得到同形貌的Dy2O3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稀土Dy(OH)3为结晶良好、粒径均一、表面光滑的棒状纳米结构。同时,本文对矿化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张庆 郝培文 李瑞霞 王春 汪海年关键词:稀土 水热 矿化剂 温拌沥青混合料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产生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不仅对它们在拌和与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引用计算CO2排放量的回归方程对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生产温度时的CO2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在对我国2009年用于公路建设的沥青消耗量带来的燃料消耗与废气排放量进行计算分析后,认为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对国家公路的绿色建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王春 郝培文 张庆 李瑞霞关键词: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 燃料消耗量 混杂废旧纤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020年 为提高含再生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选用木质素纤维及废旧玻璃纤维作为混杂纤维进行配比优化设计。采用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间接拉伸模量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两种纤维的混杂比例及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混杂纤维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并建立了相应的综合得分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使用单一纤维,混杂纤维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以及低温抗裂能力,改善了其疲劳性能。此外,纤维的混杂比例因素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占到80.114%,而混杂纤维掺量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占到14.002%,定量说明两种纤维的混杂比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有着更显著影响。推荐混杂纤维掺加量为0.3%,M玻璃纤维∶M木质素纤维为7∶3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张庆 张庆 史纪村 尚波 刘廷国关键词:木质素纤维 乳化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再生剂 路用性能 水固化型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为提高常温拌合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和路用性能,采用拌合试验、劈裂试验及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水固化型聚氨酯预聚体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易性及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水固化型聚氨酯预聚体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拌合和易性,以及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效果,同时水固化型聚氨酯预聚体的加入也有利于乳化沥青破乳后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从而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早期劈裂强度及水稳定性。此外,为使该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推荐聚氨酯预聚体改性材料的掺量为总用水量的40%~50%。研究表明,临界应变能密度与抗疲劳评价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有限的试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综合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临界应变能密度)可以快速分析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能力及抗疲劳性能,有利于指导室内评价研究。 张庆 张庆 刘廷国关键词:乳化沥青混合料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其黏附性研究 被引量:54 2015年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的适用条件及其改性特征,对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稳定性和黏度测试,并对其进行路用性能测试,综合考虑不同性能指标以及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黏度增长特征等因素,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及改性乳化沥青产品的储存适用期。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黏附性进行了量化研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对提高乳化沥青的黏附性具有良好效果,水性环氧树脂的组分配比对黏附性具有一定影响。 张庆 郝培文 白正宇关键词:道路工程 改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黏附性 水性环氧树脂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015年 利用水性环氧树脂与SBR对乳化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并对其进行路用性能测试,分析复合改性剂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具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析因实验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与SBR胶乳之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交互效应显著,能够产生较好的复配效应。 张庆 郝培文 白正宇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 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