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

作品数:67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职业病
  • 26篇职业病危害
  • 12篇汽车
  • 8篇噪声
  • 7篇肌肉
  • 7篇肌肉骨骼
  • 7篇肌肉骨骼疾患
  • 7篇疾患
  • 7篇骨骼
  • 6篇职业卫生
  • 6篇风险评估
  • 5篇预评价
  • 5篇汽车制造
  • 5篇控制效果评价
  • 5篇建设项目
  • 5篇粉尘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职业病危害预...
  • 4篇制造业
  • 4篇生产项目职业...

机构

  • 47篇广州市职业病...
  • 20篇广州市第十二...
  • 11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东风汽车有限...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净水有...
  • 1篇清远欧派集成...

作者

  • 66篇张海
  • 44篇刘移民
  • 39篇王致
  • 13篇刘丽芬
  • 12篇肖晓琴
  • 11篇邓颖聪
  • 10篇唐侍豪
  • 9篇陈培仙
  • 9篇凌伟洁
  • 8篇舒友梅
  • 8篇周丽屏
  • 7篇陈菊艳
  • 7篇杨燕
  • 7篇徐绍雄
  • 6篇廖阳
  • 6篇王忠旭
  • 6篇杜伟佳
  • 6篇梁嘉斌
  • 6篇贾宁
  • 5篇冯玉超

传媒

  • 14篇职业卫生与应...
  • 11篇职业与健康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10篇中国卫生工程...
  • 4篇中国职业医学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09’全...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纺织行业家庭作坊式复合厂职业病危害调查
2022年
目的调查家庭作坊式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方法2021年11月,以广州市某区5家家庭作坊式复合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分析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结果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5家复合厂采样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甲醇(<0.17~4.41 mg/m~3)与乙酸甲酯(2.92~54.07 mg/m~3)浓度水平较高。5家复合厂普遍存在着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简陋、防毒效果差,未配备合格有效防毒口罩或防毒面罩,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问题。结论为防止发生职业性甲醇或乙酸甲酯中毒,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应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一、二级预防”,同时监管部门加强现场监督,进行行政干预,共同守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范小猛徐绍雄冯玉超唐侍豪张海周丽屏王致
关键词:乙酸甲酯甲醇纺织行业
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在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结论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陈培仙张海杨燕刘移民
关键词:风险评估粉尘煤码头
某扬声器厂涂胶工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整改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某扬声器厂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使涂胶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效果。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卫生工程检测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整改前涂胶岗位甲苯超标,超标率为60%;整改后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甲苯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100%。结论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良好。
张海王建宇张燕钟坤鹏刘移民
关键词:涂胶职业病危害
汽车弹簧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弹簧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制订防护对策。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汽车弹簧生产过程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化学毒物、高温和紫外辐射等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噪声合格率为30.8%,高温作业岗位的WBGT指数100%超过限值,紫外探伤岗位紫外辐射强度100%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汽车弹簧制造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应以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为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张海王致许启荣刘移民
关键词:汽车弹簧职业病危害
广州市部分生产性企业粉尘危害现况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产性企业工作场所粉尘危害职业卫生现状,为粉尘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1月对广州市88家存在粉尘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以定点采样为主结合个体采样方式进行空气或粉尘采样。结果检测的88家企业中有18家(20.45%)企业存在粉尘超标的情况,本次检测的185个岗位187项次,共有27个(14.59%)检测岗位超标,有28个(14.97%)检测项次超标。在检测的企业中,粉尘中以矽尘(66.67%)和电焊烟尘(25.00%)的企业超标最为严重。而不同行业中,船舶修造行业(23.81%)和机械制造行业(50.00%)的电焊烟尘危害较重,建材行业的矽尘超标比例(75.00%)最高,木质家具行业的木粉尘(11.11%)危害最大且木粉尘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是,2012-2014年企业、岗位及检测项目粉尘检测超标情况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广州市生产企业在粉尘防护方面具有一定的改善,但企业仍需根据自身的粉尘超标情况来进行工艺改革和防护设施设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达到防护效果最优。
唐侍豪张海杜伟佳陈培仙徐绍雄杨燕凌伟洁刘移民
关键词:粉尘危害
HACCP方法在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职业危害防控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方法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职业危害防控中,确保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运用HACCP原理,结合2020年10月开展的广州市某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粉尘监测,分析火力发电厂粉尘关键控制点。结果广州市某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主要来自输煤系统、锅炉系统、脱硫脱硝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结合16个巡检点粉尘浓度监测结果与现有防尘设施,判断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输煤系统与除灰渣系统。结论在分析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基于HACCP方法的预防性管理思维和操作流程,确定广州市某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火力发电厂粉尘职业危害2个关键控制点,即输煤系统与除灰渣系统。其中,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巡检点与危害关键控制过程包括皮带输送、碎煤、炉底捞渣及灰库等,并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防尘纠正措施,实现对关键控制点生产线粉尘职业危害的监测与有效防控,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范小猛舒友梅冯玉超袁豪乾张海刘移民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生产性粉尘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标准解读
2025年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T/WSJD 14.3-2024)于2024年3月发布实施,为我国船舶制造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所提出的工效学方案,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彭志恒陈培仙张海杨凤尹艳贾宁王致王忠旭
关键词:肌肉骨骼疾患工效学职业卫生船舶制造
广州市不同行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现况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产性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职业卫生现状,为噪声的防治工作提供重点关注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92家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并收集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分析不同行业的接触噪声人数、岗位超标情况,以及工人听力检查结果。[结果]检测的192家企业中有111家(57.81%)企业存在噪声超标的情况,本次检测676个岗位、685项次,共有241个(35.65%)检测岗位超标,有243个(35.47%)检测项次超标。在检测的企业中,以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超标率87.50%)、建筑材料制造业(超标率70.00%)、木质家具制造业(超标率66.67%)以及其他行业(超标率64.52%)的超标情况最为严重。而不同行业中,以建筑材料制造业(接触噪声人员比例35.37%)、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接触噪声人员比例21.36%)和印刷业(接触噪声人员比例17.82%)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比例较高。仅有62家企业能够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企业接触噪声人员中,接受职业健康检查4 785人,复查307人,共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分别为60人和8人,分别占复查人数的20.7%和2.76%。[结论]生产性企业的噪声危害仍然严重,接触人数众多,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噪声超标情况进行工艺改革和防护设施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达到防护效果最优。同时,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唐侍豪王致张海杜伟佳张晋蔚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卫生噪声
多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多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污水处理行业重点岗位中的适用性。方法以3家污水处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吸入风险评估模型法(简称EPA法)、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GBZ/T 298—2017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法(简称ICMM法)以及澳大利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简称澳大利亚法)对接触氨(NH3)和硫化氢(H2S)、粉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多种风险评估结果。结果3家污水处理厂各岗位NH3、H2S和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接触限值要求。经风险比值对各方法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标准化后,EPA法的评估结果显示各岗位H2S的职业健康风险均为极高风险(5级),NH3均为中等风险(3级);GBZ/T 229作业分级法和ICMM矩阵法的评估结果显示NH3、H2S和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均为低风险(2级);ICMM定量法的评估结果显示NH3、H2S及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均为可忽略风险(1级);GBZ/T 298—2017综合指数法的评估结果显示NH3、H2S的职业健康风险均为中等风险(3级),粉尘为可忽略风险(1级);澳大利亚法的评估结果显示NH3、H2S的职业健康风险为高风险(4级),粉尘为中等风险(3级)。结论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职业健康风险的评估结果不尽一致,GBZ/T 298—2017综合指数法结合澳大利亚法更适用于污水处理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冯玉超赵远高原张海刘移民
关键词:污水处理风险评估硫化氢噪声
汽车制造业废料周转岗位降噪措施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0年
对某汽车制造企业钢材掉落收集和飞边废料周转岗位噪声状况进行现场调查,检测降噪技改前后相关作业岗位等效噪声和个体噪声接触水平。结果显示,隔声处理后,钢材掉落收集岗位个体噪声声级平均降低了14.5 dB(A);优化作业流程管理后,飞边废料周转岗位个体噪声声级平均降低了26.1 dB(A);噪声作业分级均由Ⅲ级(重度危害)降低至0级(相对无害);噪声聋发病率风险降低31%。提示隔声装置是汽车制造业普遍采用的降噪措施,针对减少碰撞的作业流程优化管理是从根本消除高强度生产性噪声的极佳措施,是汽车制造业降噪措施中优先考虑的手段。
邓冠华沈驰魏烨张海邓浩鹏刘移民
关键词:噪声汽车制造降噪措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