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玲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3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新建本科
  • 5篇新建本科院校
  • 5篇院校
  • 5篇建本
  • 5篇本科
  • 5篇本科院校
  • 2篇高校
  • 1篇第二课堂
  • 1篇新建本科高校
  • 1篇选课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应用型课程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改革
  • 1篇课程
  • 1篇课程体系
  • 1篇课堂
  • 1篇课堂重构
  • 1篇跨界
  • 1篇教学

机构

  • 5篇三明学院

作者

  • 5篇曾玲
  • 4篇张君诚
  • 4篇许明春
  • 1篇张武威

传媒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OOCs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由外延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内在的迫切需求。但是这些院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师资缺乏、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而在MOOCs趋势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将成为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并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促使教师树立"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翻转课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的举措来适应MOOCs教育模式,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
曾玲张君诚许明春张武威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第二课堂重构与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45
2014年
在新建本科院校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时期,第二课堂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存在定位不准确、内容不成体系、保障不到位、管理评价缺失等问题,导致第二课堂本应承载的实践任务被弱化。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明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入手,通过"课程化"、"学分化"和"项目化"重构第二课堂,有效延伸了课内实践教学时间,拓展了实践教学疆域,促进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搭建了一个课内课外相结合、显隐性互补的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育人平台。
许明春张君诚曾玲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12
2014年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后期等新形势下,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由外延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型,由模糊的、有争议的办学定位向职业化取向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转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切入点是课程体系改革,而借鉴瑞士、德国和台湾地区先进的经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快速转型的有效路径。
张君诚许明春曾玲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
跨类转型与跨界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必须实现的五个转变被引量:2
2016年
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内生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教育结构调整等外驱力使然。就学校内部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要成功转型必须实现专业结构、教师能力、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的转变,进而构建与跨类转型和跨界教育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许明春张君诚曾玲
关键词:跨界新建本科院校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公选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以人文与科学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公选课的开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重要和迫切.这里拟以某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开设情况,实例分析师资、课程量、学生选课心理以及教学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课指导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等解决途径提出个人观点.
曾玲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