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亮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梗死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脑电
  • 2篇脑电描记
  • 2篇脑电描记术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性病
  • 1篇神经疾病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图模式
  • 1篇重症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红亮
  • 6篇宿英英
  • 3篇王琳
  • 2篇叶红
  • 2篇杨庆林
  • 2篇高冉
  • 1篇王宪玲
  • 1篇肖芬
  • 1篇陈卫碧
  • 1篇庞英
  • 1篇李霞
  • 1篇丁建平
  • 1篇吕向平
  • 1篇王东育
  • 1篇刘江红
  • 1篇王小梅
  • 1篇王全录
  • 1篇肖淑英
  • 1篇王晓梅
  • 1篇曹桂华

传媒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初步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对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48h内行血管内低温治疗,通过血管内热交换系统控制患者核心体温(膀胱温度)。这一过程包括诱导低温(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低温(维持目标温度24h)和恢复常温(24h恢复至36.5℃),同时监测低温期间的不良事件。低温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①4例患者诱导低温时间中位数为6.5h(3.5—12.5h)。1例患者因寒战控制不理想而未能达到目标温度。②3例患者低温持续24h;1例患者因纠正脑疝而延长至48h。低温期间,3例患者核心体温最大偏差〈1℃;另1例患者核心体温最大偏差〈2℃,但温度偏差〈0.3℃时间占低温全程的80%-90%。③3例患者复温持续24h,1例患者复温持续13.5h。④低温期间非严重性不良事件共14件,2例低温前即形成脑疝的患者死亡。⑤3例存活患者低温治疗后3个月mRS分别为4、5、5分。结论血管内低温可操作性强,持续低温稳定、复温可控性强。低温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但其有效性尚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宿英英李霞高冉李红亮肖芬高金霞叶红丁建平王琳
关键词:脑梗死物理治疗技术
脑电图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时机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MCHI)患者发病急性期不同时间段脑电图变化的分析,确定脑电图预测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共72例MCHI患者分别于发病第1~3和4~7天行脑电图监测,比较不同时间段脑电图模式和Synek分级,预测预后之准确性,发病后3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估预后。结果 72例患者发病后3个月良好预后占62.50%(45/72)、不良预后37.50%(27/72)。发病第1~3天(RR=0.357,95%CI:0.153~0.834,Mantel-Haenszelχ2=6.147,P=0.013)和第4~7天(RR=0.240,95%CI:0.102~0.564,Mantel-Haenszelχ~2=13.601,P=0.000)良性型脑电图模式为MCHI患者预后之保护因素,其预测良好预后率为82.14%(23/28)~85.71%(30/35),准确度为62.50%~72.22%;发病第4~7天恶性型脑电图模式为MCHI患者预后之危险因素(RR=2.909,95%CI:1.611~5.253,Mantel-Haenszelχ~2=11.110,P=0.001),其预测不良预后率为66.67%(16/24),准确度为73.63%。脑电图Synek分级与GOS评分在发病后第1~3(rs=-0.354,P=0.002)和4~7天(rs=-0.417,P=0.000)均呈负相关,提示Synek分级越高、预后越差。发病第4~7天脑电图Synek分级的预测准确度更高(83.33%对70.78%;χ~2=4.000,P=0.039),与实际预后一致性更佳(Kappa检验:κ=0.639,95%CI:0.522~0.746对κ=0.406,95%CI:0.353~0.459;P=0.001)、辨别力更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6±0.05,95%CI:0.761~0.958对0.69±0.07,95%CI:0.554~0.822;P=0.002)。结论 MCHI患者发病第1~3天脑电图模式和Synek分级可以作为脑损伤严重程度评估和指导治疗选择的参考指标,发病第4~7天脑电图Synek分级预测预后的准确度可以作为长期预后预测和医疗决策的参考指标。
李红亮宿英英杨庆林王晓梅王琳高冉陈卫碧
关键词:脑梗死脑电描记术预后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预测危重神经疾病的预后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对危重神经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可靠性,以及预测预后的准确性。方法对2005、2006年收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404例患者在0、24、48和72h时间点进行连续APACHEⅡ评分。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APACHEⅡ评分与预测预后最为相关的时间点,确定预测预后较为准确的界值。结果APACHEⅡ分值变化与预后结局取向分明,即分值愈高病死率越高,分值愈低存活率愈高;APACHEⅡ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824~0.907,P=0.000),预测最佳界值是17分,敏感性76.6%,特异性78.7%;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PACHEⅡ分值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的时间点是72h(X^2=137.345,P=0.000,总判断率85%);APACHEⅡ的14个参数中5个与预后相关,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Glasgow昏迷评分、心室率、血肌酐、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结论APACHEⅡ评分可很好地反映危重神经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能准确和可靠地预测预后。
宿英英李红亮曹桂华王东育刘江红王宪玲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预后
我国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与意见。方法采用"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征求意见稿"对46例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及自主呼吸停止的重症原发性脑损伤或继发性脑损伤患者进行脑死亡的判定。判定内容包括先决条件、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3个部分。结果①46例患者昏迷原因均明确,并符合脑死亡的临床判定标准,即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和自主呼吸停止,其中仅有13例(28%)患者完成自主呼吸激发试验。②对46例患者均进行了脑电图(EEG)的检测,其中40例(87%)的EEG呈电静息;对29例(63%)患者进行了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检测,全部患者P14波及其以上波形消失;对28例(61%)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其中23例(82%)无脑血流灌注现象。46例患者3项确认试验(EEG、SLSEP和TCD)中,至少1项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③11例(24%)患者于第1次脑死亡判定后12h重复判定,结果与第1次判定结果一致。结论我国脑死亡的临床判定基本安全可行,但部分患者不能完成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脑死亡确认试验基本安全可行,但任何一项确认试验,均有无法实施或其结果有不可靠的可能性,仅靠一项确认试验判定脑死亡欠缺严谨;部分患者脑死亡的重复判定存在困难。
宿英英叶红王琳张艳王小梅赵红吕向平杨庆林庞英王全录李红亮肖淑英
关键词:脑死亡
脑电图预测脑重症梗死患者预后时机的研究
目的确定脑电图预测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最佳评估时机和探讨脑梗死后脑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72例首发大脑半球脑梗死、病后3d内意识障碍的患者,病后1~3d、...
李红亮宿英英
关键词:患者预后AUC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模式对预后的预测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评估时间和脑电图模式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64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行脑电图评估。按首次脑电图监测时间段将患者分为1~3d、4~7d及〉7d监测组。脑电图监测包括全面抑制、爆发-抑制、α/θ昏迷和慢波增多四个模式,临床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以6个月为终点。分别统计四个脑电图模式在三个时间段内预测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总符合率。结果心肺复苏后脑电图全面抑制模式在7d内预测预后不良敏感性(67%~80%)、特异性(100%)较高;爆发-抑制模式在7d内预测预后不良特异性高(100%),但敏感性(6%~8%)低;α/θ昏迷模式预测预后不良敏感性为3%~40%、特异性为50%~67%;慢波增多在7d内预测预后良好敏感性(100%)、特异性(91%~94%)均高。结论心肺复苏后早期(7d内)脑电图显示全面抑制和爆发-抑制模式预测预后不良准确、可靠;慢波增多模式预测预后良好准确、可靠;α/θ昏迷模式预测预后不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限。
宿英英李红亮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昏迷脑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