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文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水质监测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被引量:3
- 2015年
- 结合广州大学所处广州大学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校园水质监测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宋刚李锦文王筱虹孙慧曹小安
- 关键词:水质监测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 动态浸滤及几种静态预测法对云浮硫铁矿酸化特征及产酸潜力的研究
- 矿山酸性废水ARD来源于金属矿体矿石中的硫化矿。硫化矿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数量多,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地质矿体,尤其是铜、铅、锌等金属矿床中。这些硫化矿物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溶蚀、氧化、水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 李锦文陈南吴惠明陈永亨
- 关键词:硫铁矿酸性废水产酸潜力
- 文献传递
- 桑色素荧光光度法测定铊被引量:10
- 2007年
- 在pH 4.0的缓冲体系中,铊与桑色素具有较灵敏的荧光反应,在eλx=426 nm,eλm=489 nm处,铊(Ⅰ)的质量浓度在0.25~3.0μg/25 mL范围内与ΔF呈线性关系,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5%。对合成水样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6.1%~102.2%之间。采用活性炭吸附分离消除其它共有离子的干扰。
- 吴惠明李锦文陈永亨陈亮吴坚毅钟志光
- 关键词:荧光光度法铊桑色素水样
- 八-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研究了八-羟基喹啉与铊的反应,在λ=223nm处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TI(Ⅲ)质量浓度在0~12μg.(25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Fe3+、Cu2+、Ag+外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采用F-作掩蔽剂能很好消除Fe3+、Cu2+、Ag+的干扰,因此可直接用于一般水样中铊的测定.
- 李锦文吴惠明陈永亨邝杰辉苏雅琴
-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铊
- 动态浸滤及几种静态预测法对云浮硫铁矿酸化特征及产酸潜力的研究
- 矿山酸性废水ARD来源于金属矿体矿石中的硫化矿.硫化矿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数量多,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地质矿体,尤其是铜、铅、锌等金属矿床中。这些硫化矿物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溶蚀、氧化、水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 李锦文陈南吴惠明陈永亨
- 关键词:矿石
- 文献传递
- 活性炭吸附分离-8-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被引量:5
- 2006年
- 研究并改进了在HCl介质中用活性炭吸附铊及草酸胺解吸铊的分离方法,使铊与干扰元素分离富集。以8-羟基喹啉为配合剂与铊(Ⅲ)形成的配合物,在λ=230nm处有最大吸收,11(Ⅲ)质量浓度在0~2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5%~101.8%之间。
- 吴惠明李锦文陈永亨
- 关键词:铊活性炭8-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
- 新型纳米碳酸锶基丙酮敏感材料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纳米碳酸锶基丙酮敏感材料,该材料是将碳酸锶纳米粉1份和氧化镝0.02~1份混合,加蒸馏水搅成稀糊状,充分混合均匀,置于110℃干燥1小时后,在有氧气氛中450~550℃热处理1小时,取出冷却,最后充分研...
- 曹小安李锦文李晓蔚江涌
- 文献传递
- 一种使用单一催化发光传感器识别有机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单一催化发光传感器识别有机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先按以下步骤分别建立每一种有机物标准品的标准图谱,再以建立标准图谱的相同方法获得待测有机物样品的光谱,然后将所得到的光谱与标准图谱进行逐一比较,光谱与标准图谱...
- 曹小安张润坤刘永慧陈南李锦文
- 铊的活性碳吸附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 2006年
- 研究并改进了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铊在HCl介质中活性碳吸附铊及草酸胺解吸铊的分离条件,提出了八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的新方法,以八羟基喹啉为配合剂与铊(Ⅲ)形成的配合物,在λ=230nm处有最大吸收,Tl(Ⅲ)质量浓度在0~24μg·25mL^-1范围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5%~101.8%之间.
- 吴惠明李锦文陈永亨
- 关键词:铊紫外分光光度法
- 综合型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探索被引量:4
- 2012年
- 文章对《环境监测实验》课中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作了回顾总结。开设这些实验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课程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 陈穗玲曹小安张红英李锦文谢文彪
- 关键词: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