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以帅
- 作品数:3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轮虫自动化高密度培育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虫自动化高密度培育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源水处理器、紫外灭菌器、养殖槽、微滤机、蓄水箱、制氧机、气泵、增压泵、水位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等。方法包括当系统自动或手动启动换水流程...
- 邱天龙周利孙建明刘鹰李贤杜以帅
- 一种鱼类游泳行为观测装置
- 本发明涉及水产科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鱼类游泳行为观测装置。包括养殖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中养殖系统包括水泵、进水管、缓冲槽、泳道、固液分离器、生物滤池及出水管,所述缓冲槽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设...
- 刘鹰衣萌萌李贤杜以帅刘宝良孙国祥迟良邱天龙
- 三段式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
- 2021年
- 在稳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条件下,开展了凡纳滨对虾三段式高密度养殖模式研究。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标粗养殖,放置120万尾凡纳滨对虾P5虾苗,养殖水体96.8 m^(3),养殖密度为1.24万尾/m^(3)水体,经过3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0.28 g/尾,单产为3.4 kg/m^(3);第二阶段为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段养殖,养殖水体338 m^(3),养殖密度为3 447尾/m^(3),经过30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3.89 g/尾,单产为8.3 kg/m^(3);第三阶段为RAS养成阶段,养殖水体676 m^(3),养殖密度为1 062尾/m^(3),经过4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13.46 g/尾,单产为13.3 kg/m^(3)。RAS养殖期间养殖水体溶氧(DO)、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和弧菌总数均控制在良好的范围,为养殖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水质保障。总体上,凡纳滨对虾三段式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循环水系统的负载和使用效率,减少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本研究为国内凡纳滨对虾的循环水养殖方式与管理提供了模式探索。
- 杜以帅邱天龙邱天龙周利周利李叶孙建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养殖模式使用效率
- 一种鱼类体外标志
- 本发明属于鱼类标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脱落的鱼类体外标志,包括标志本体、标识管和串联杆,其中标志本体包括连接支架、横杆和工艺条,所述连接支架为杆状,所述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横杆和工艺条依次固连,标识管分别固定套设于...
- 刘鹰仇登高李贤杜以帅赖复光
- 电絮凝-过滤技术去除海水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提高对海水养殖水体的预处理水平,降低后续水处理单元的规模和能耗,设计了一套连续流电絮凝(Electrocoagulation,EC)-过滤预处理系统,探讨阳极材料、EC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及过滤孔径对其水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EC过程对化学需氧量(CODMn)的去除率随着阳极中Fe电极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影响显著(P<0.05);阳极材料对总氮(TN)的去除无显著影响(P>0.05);EC过程中水体pH呈现下降趋势。相比Al阳极或Fe阳极,Al-Fe组合电极做阳极时,系统对CODMn和TN的去除效果更好。随着HRT的增加和过滤孔径的减小,系统对CODMn和TN的去除率增加。在HRT为4.5 min、阳极为2Al+2Fe、过滤孔径为45μm的条件下,EC-过滤系统对CODMn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3.02±0.74)%和(58.90±1.96)%,能耗为(31.35±0.6)×10^-3 kWh/m^3,Al阳极和Fe阳极的溶解速率分别为(0.11±0.01)mg/s和(0.05±0.00)mg/s。研究表明,EC-过滤系统对CODMn和T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EC能明显提高后续过滤设备的处理效率。
- 徐建平周利周利邱天龙陈福迪杜以帅杜以帅
- 关键词:电絮凝养殖废水水处理阳极材料能耗
- 温度、流速对中国蛤蜊吐沙净化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2022年
-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定量化口感测试和解剖法为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温度和水流流速对中国蛤蜊吐沙净化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两种评价方法可行性。实验设定了4个温度梯度分别为14、18、22、26℃和5个流速梯度分别为20、40、80、160、320 L/h,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流速对吐沙净化的影响不同,14℃和18℃时,流速对吐沙净化无显著性影响(P>0.05),22℃和26℃时,流速对吐沙净化有显著性影响(P<0.05);14℃时,各流速的净化效果均不理想,18、22和26℃时,流速40 L/h下吐沙4~8 h可达到较好净化效果。2种评价方法比较的结果表明,定量化口感测试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贝类泥沙净化效果,可以作为贝类泥沙净化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解剖法获得贝类体内残余泥沙进行粒径分析,易受到非泥沙颗粒物的干扰,不能准确地反映贝类体内泥沙粒径与含量,采用该方法作为吐沙净化评价方法时应做进一步优化。
- 陈文超杜以帅刘金虎孙建明邱天龙
- 关键词:中国蛤蜊温度流速
- 杀鲑气单胞菌对大西洋鲑游泳行为和血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探讨利用鱼类行为及血细胞数量变化预警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病害发生的可行性,监测了生产中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的游泳行为,以及杀鲑气单胞菌攻毒后大西洋鲑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实验采用同一养殖基地和同一批次的大西洋鲑,其中现场实验鱼选自生产车间健康的和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养殖鱼,攻毒实验中处理组实验鱼每尾背肌注射100μL、浓度为3.05×107CFU/m L的菌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现场实验表明,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临界游泳速度较健康鱼低26.7%(P<0.05),摆尾频率与游泳速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攻毒实验表明,从攻毒的第4天开始,处理组大西洋鲑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第6天的变化最为显著,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数分别降低了2.8%和43.9%(P<0.05),淋巴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分别升高了63.3%和23.9%(P<0.05),且处理组4种血细胞数随时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大西洋鲑游泳行为(临界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以及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可快速判断其健康状况,为病害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 衣萌萌孙国祥杜以帅刘鹰王顺奎于凯松
- 关键词:杀鲑气单胞菌血细胞
- 一种用于配合测量海水鱼虾贝CO<Sub>2</Sub>呼吸代谢的装置
- 本发明涉及测量水生养殖动物呼吸排泄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配合测量海水鱼虾贝CO<Sub>2</Sub>呼吸代谢的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探头、氧气探头、泄气阀、曝气管路、上盖、瓶体及潜水泵,其中潜水泵设置于瓶体内,所述...
- 刘鹰任香张校民邱天龙李贤杜以帅迟良孙国祥
- 中空膜无小梁太阳能水产温室温度场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前我国尚未见关于水产养殖专用温室的相关报道,现有养殖温室多借鉴种植温室。为解决现有温室内部昼夜温差大、气(水)温差大、白天操作环境气温高和太阳能利用低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水产养殖用中空膜无小梁太阳能温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与分析温室内部小气候温度变化、热量分布及室内外热交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室内不同高度水平面,东西向、南北向垂直面,以及墙体中空膜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不同水平面上均为北高南低。东西向:日出后东部升温快、温度高,为主要热源,在0、1、2、3 m不同高度分别在12:00、14:00、13:00、13:00温度达到最高值48.9、49.7、45.8、56.2℃,之后西部热量输入增多,温度下降较东部慢,西部成为主要热源。垂直方向:白天顶部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为主要热源,夜晚底部温度最高,土壤热辐射为主要热源,温度场趋向均匀,各点温差减小到1℃以内。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典型墙体热量输入、输出分析,采取加强北墙保温、高温点热量采收和气(水)换热措施,能有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降低操作环境温度。
- 尉莹邱天龙杜以帅陈福迪徐建平李叶孙建明
- 关键词:太阳能温室计算流体力学工厂化养殖
- 一种双船连续作业型深海贝类采捕系统及其采捕方法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装备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船连续作业型深海贝类采捕系统及其采捕方法,生态型底拖网在拖拽船的牵引下,将海洋底栖型贝类在不影响底质环境的情况下采收入网,收集的贝类在水流和网具的作用下汇集到生态型底拖网的...
- 邱天龙刘鹰王朝夕孙建明周利杜以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