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宇

作品数:92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泸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皮肤
  • 16篇疗效
  • 14篇疗效观察
  • 11篇血清
  • 9篇湿疹
  • 7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白癜风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6篇患者血清
  • 5篇血管
  • 5篇慢性
  • 4篇带状疱疹
  • 4篇照射
  • 4篇止痒
  • 4篇乳膏
  • 4篇皮肤溃疡
  • 4篇皮炎
  • 4篇疱疹

机构

  • 90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叙永县人民医...

作者

  • 90篇杜宇
  • 53篇熊霞
  • 33篇杨西群
  • 33篇陈德宇
  • 24篇许飏
  • 21篇廖勇梅
  • 13篇钟桂书
  • 10篇黎昌强
  • 8篇邓茂
  • 8篇李燎
  • 5篇祝守敏
  • 5篇吕晓雅
  • 5篇周培媚
  • 5篇徐基祥
  • 5篇李佳怡
  • 5篇高彬
  • 4篇刘涛
  • 4篇颜丹
  • 4篇杨保华
  • 3篇姚丽萍

传媒

  • 15篇泸州医学院学...
  • 13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岭南皮肤性病...
  • 7篇第五届川渝皮...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重庆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17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和RPR法检测10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结果比较被引量:2
1999年
梅毒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本文比较了PCR和RPR对不同病期梅毒患者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6例梅毒患者中男69例,女37例,年龄21~64岁,病程5天~7月。其中硬下疳58例。
李燎杜宇吕晓雅
关键词:PCRRPR早期梅毒
PCR和RPR法检测58例梅毒患者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李燎杜宇吕晓雅
关键词:梅毒聚合酶链反应
红光照射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仅用复方氟米松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2.86%(P<0.05);平均显效时间治疗组(8.09±3.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4±3.45)d(P<0.05)。结论:氟米松联合红光治疗慢性湿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雷启蓉杜宇
关键词:红光照射复方氟米松慢性湿疹
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清创、换药、碘伏湿敷等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痊愈时间观察组(11.98±6.05)d,显著短于对照组(16.96±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雷启蓉杜宇熊霞刘珉甬
关键词:皮肤溃疡
PCR和RPR法检测58例梅毒患者的结果分析
李燎杜宇吕晓雅
关键词:PCRRPR梅毒
五维甘草那敏胶囊治疗皮炎和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5年5月-2006年5月应用五维甘草那敏胶囊(商品名:毒敏克,贵州泛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皮炎和湿疹18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杨西群杜宇陈德宇钟桂书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水平的测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在系统性硬皮病(SS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8例SSc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浆ADM和ET-1水平。结果:SSc患者血浆ADM水平为(222.26±48.64)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89.07±13.00)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伴肺动脉高压者其血浆中ADM水平(254.73±39.36)pg/mL明显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206.88±45.64)pg/m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患者血浆ET-1水平为(196.45±65.20)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54.17±11.70)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伴肺动脉高压者其血浆中ET-1水平(273.19±48.97)pg/mL明显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160.11±31.17)pg/m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中ADM和ET-1水平呈正相关(r=0.5148,P<0.01)。结论:ADM和ET与SSc关系密切,可能在SSc发病和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学意义。
杨西群杜宇陈跃陈德宇邓茂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淋球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应用荧光定量PCR(FQ -PCR)快速、准确地测定淋球菌 ,探讨该法的淋球菌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 190例疑诊为淋病者 ,取尿道或宫颈内分泌物 ,同时进行FQ -PCR和培养法检测。结果 :以FQ -PCR和培养法检测结果为“扩大金标准” ,FQ -PCR检测显示特异性为 10 0 % (16 16 ) ,敏感性为 10 0 % (174 174 ) ,培养法显示其特异性为 10 0 % (16 16 )、敏感性为 85 .0 5 % (14 8 174 )。 70例确诊患者经正规治疗后 2 4周随访检测显示 :FQ -PCR阴转率为 74 .2 8% (5 2 70 ) ,而培养法阴转率为 10 0 % (70 70 )。结论 :FQ -PCR检测淋球菌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特异等优点 。
杜宇李燎杨西群陈德宇
关键词:淋球菌荧光定量PCR培养法
食物特异性IgG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检测与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究食物特异性IgG和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提供指导。方法:以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58例(96.67%)结果阳性,对照组为28例(93.33%)结果阳性。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1例,其余均为2种以上阳性。两组动物来源的IgG阳性率最高的均为蟹,然后是蛋清/蛋黄,鳕鱼,虾,牛肉,牛奶;植物来源的以西红柿,大米,大豆,玉米为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以上的共29例,而对照组有8例,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均在90%以上,但是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在++以上的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不耐受食物只有蓄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黎昌强许飏杜宇陈德宇熊霞
关键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
派瑞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制剂治疗湿疹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派瑞松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派瑞松霜,早、晚各1次薄薄涂于患处,1~3周判断疗效;并以丁酸氢化可的松制剂做对照。结果:派瑞松治疗各型湿疹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1%。结论:派瑞松治疗湿疹安全、有效。
周培媚熊霞杜宇陈德宇钟桂书祝守敏
关键词:湿疹派瑞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