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宇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营养
  • 3篇营养水平
  • 3篇肉用
  • 3篇肉用雏鸡
  • 3篇雏鸡
  • 2篇生态破坏
  • 2篇食量
  • 2篇数学模型
  • 2篇饲料
  • 2篇自然恢复
  • 2篇蜥蜴
  • 2篇鬣蜥科
  • 2篇绿地
  • 2篇绿地生态
  • 2篇蜡皮蜥
  • 2篇采食
  • 2篇采食量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动物多样性

机构

  • 18篇琼州学院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重庆八中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作者

  • 21篇杜宇
  • 12篇林炽贤
  • 5篇王湘君
  • 5篇陈文
  • 4篇邱清波
  • 4篇计翔
  • 2篇林隆慧
  • 2篇李麒麟
  • 2篇黎明
  • 2篇李晓梅
  • 1篇陈策
  • 1篇张洪斌
  • 1篇唐明坤
  • 1篇林理
  • 1篇陈忠荫
  • 1篇丁国骅
  • 1篇孙燕燕
  • 1篇高建芳
  • 1篇陆洪良
  • 1篇李宏

传媒

  • 5篇琼州学院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Curren...
  • 2篇琼州大学学报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科技风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第八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用雏鸡饲料最佳营养水平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07年
以3×5因子的设计进行试验,主要探讨肉用仔鸡在0-3周龄阶段不同营养水平对日增重的影响,并分析日采食量、日采食能量和饲料报酬,以寻求科学的饲料配方和更高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水平为2900Kcal/kg,赖氨酸水平1.44%、蛋+胱氨酸水平1.16%的第10组的日增重效果最好,三周龄的平均日增重为16.30±2.31g.
林炽贤杜宇
关键词:肉用雏鸡采食量日增重营养水平
基于数学模型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盖度恢复被引量:1
2015年
用生态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盖度恢复的程度、速度和难度.在某高校A的四块区域选择12个天然草地样方,人为破坏样方内的全部表层植被,并使其自然恢复.结果表明:15周以后,实验区域的物种盖度基本恢复到破坏前水平;Logistic拟合曲线作为植物盖度恢复的生态数学模型,拟合度均为0.999左右.
王湘君陈文杜宇黎明符家磊王胜楠
关键词:绿地生态自然恢复盖度数学模型
乌梢蛇卵内物质和能量利用及剩余卵黄对幼体生长的作用
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卵在30℃±O.3℃中的孵化期平均为48.3天。初生卵卵壳干重占卵总干重的24.3%。孵化过程中,卵重量增加。初生卵内容物中约76%的干物质、63%的非极性脂肪和70%的能量转移...
杜宇林炽贤林隆慧计翔
关键词:乌梢蛇能量利用幼体生长
文献传递
泽蛙的择偶选择
2014年
本文主要用实验法观察泽蛙的择偶选择。设置4个因素,分别是背中线:有、无背中线;体色:深色和浅色;身体形态指标:高和矮;体型大和小。用以上四个实验组来探讨雄性泽蛙的择偶选择。结果显示:无背中线浅色的雄泽蛙对深色的雌泽蛙有明显的偏好,因此只有体色对泽蛙的择偶产生显著影响,其他三种因素对泽蛙的择偶偏好影响不大。
李麒麟林炽贤杜宇
关键词:泽蛙择偶影响因素
海南西瑁洲岛潮间带的底栖贝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被引量:10
2010年
报道了2006~2008年,对西瑁洲岛潮间带底栖贝类所作5个断面的种类调查及其数量分布。共获得贝类227种,隶属于4纲15目67科,其中多板纲2种,腹足纲153种,瓣鳃纲66种,头足纲6种。各科的组成中,骨螺科17种,贻贝科14种,宝贝科13种,芋螺科13种,嵌线螺科12种,马蹄螺科11种,帘蛤科11种,蚶科11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10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
李晓梅杜宇林炽贤
关键词:潮间带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时空格局被引量:6
2022年
两栖动物因为其独特的习性和生活史,可作为评判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为了解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和时空格局,共设置11条涵盖小溪、河流和农田3种生境类型的观测样线,于2018年4、6和8月分别进行调查,共记录两栖动物9种535只,隶属于1目5科7属,其中,记录到的海南特有种脆皮大头蛙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泽陆蛙为优势物种;各调查月份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4月和6月两栖动物个体数量明显高于8月;不同生境类型物种多样性间存在显著差异,农田生境两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此次调查对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现状和分布格局有了一定了解,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当地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陈君琼刘其则陈忠荫马文汉陈奕武杜宇林炽贤计翔
关键词: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肉用雏鸡日粮营养水平与采食量的关系
2007年
以3×5因子的设计进行试验,主要探讨肉用雏鸡在0-3周龄阶段不同营养水平对增重的影响,研究肉用雏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采食能量和氨基酸的量.试验结果表明,低能量水平的日采食能量少,高能量水平的日采食能量多,而氨基酸则相反.
杜宇林炽贤
关键词:肉用雏鸡日粮营养水平采食量
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
2013年
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是进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蛇类同窝多父本现象的成因、同窝不同父权后代的适合度差异、多父本的进化适应意义是学术界普遍感兴趣且尚待解答的重要科学问题,但相关研究十分匮乏,迫切需要利用恰当的模型动物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便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最新进展。
杜宇陈策林炽贤
关键词:婚配制度
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丰度恢复的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用生态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丰度恢复的程度、速度和难度.在某高校A的四块区域选择12个天然草地样方,人为破坏样方内的全部表层植被,并使其自然恢复.结果表明:7周以后,实验区域的物种丰度基本恢复到破坏前水平;Logistic拟合曲线作为植物丰度恢复的生态数学模型,拟合度均达到0.99以上.
王湘君陈文杜宇黎明符家磊邹明
关键词:绿地生态自然恢复丰度数学模型
蜡皮蜥的种群统计学和谱系地理结构研究
林炽贤林隆慧杜宇邱清波陆洪良李宏高建芳
该研究探讨蜡皮蜥的种群统计学和谱系地理学。不同区域和生境的种群密度存在差异,种群密度与海拔之间缺乏简单线性关系。幼体洞长、洞深与头体长正相关,洞道折曲与SVL不相关;成体洞长、洞深与头体长不相关,洞道折曲与SVL正相关。...
关键词:
关键词:蜡皮蜥种群遗传结构谱系地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