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
-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王氏管精子优选法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王氏管精子优选法在精子优选的应用 ,并与传统的精子上游法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5 7份精液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配对处理 ,比较两种方法分离前后、两者间精子活动率、形态以及精子顶体形态和精子染色质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精子活动率、精子形态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王氏管法处理后精子顶体完整率、正常染色质率亦显示出显著的差异 (P <0 0 1)。结论 王氏管精子优选法和精子上游法在精子处理中获得较好的精子质量 ,而王氏管精子优选法则获得更优质的精子 。
- 韦相才田佩玲陈平乐杨卫朱嘉铭
- 关键词:精子优选上游法人工授精
- 两种精子优选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精子经王氏管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精子参数的变化 ,比较两者在宫内人工授精 (IUI)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不育男性精液 15 7份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配对处理 ,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前后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率、精子顶体形态和精子染色质等变化 ;分离后的精子用于IUI的临床妊娠率。 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精子活力 (a +b级 )、正常精子形态率、精子顶体完整率、正常染色质率与处理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两种方法分离的精子用于IUI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王氏管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子后均获得质量较好的精子 。
- 韦相才李庆琨田佩玲陈平乐杨卫
- 关键词:精子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的550~850条带纹高分辨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为样本制备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固定5-氟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的剂量,进行5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设计15种实验方案。5个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作用时间以及低渗时间。3个水平分别为培养时间64、72、80h;胸腺嘧啶核苷作用时间16、17、18h;溴化乙锭作用时间3、4、5h;秋水仙胺作用时间10、15、20min以及低渗时间30、40、50min。每例样本同时采用15种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各方案带纹在550条以上时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分散的情况。结果:在15种方案中培养时间以及秋水仙胺作用时间对分裂指数有显著影响俨〈0.01),其中培养72h后加5-氟尿嘧啶核苷和尿嘧啶核苷进行同步化和秋水仙胺作用15min高分辨染色体分裂指数最大。37℃低渗40min高分辨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方案的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方法,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蔡慧娜方俊宇朱志勇
- 关键词:高分辨染色体G显带
- 精液分析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中少精子症、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精液分析异常的567例患者中共发现1 01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1 7.8%(1 01/567)。在少精子症、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中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分别为6.8%(6/88)、1 5.4%(2/1 3)、14.3%(3/21)、0%(0/1)和20.3%(90/444)。还发现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多态51例,发生率为9.0%(51/567)。结论染色体的异常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原因之一,染色体检查对精液分析异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
- 关键词:精液核型分析染色体畸变
- 573例不良孕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病例与对照组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中染色体异常和多态的遗传学效应。方法对573对不良孕产夫妇与同期449对非不良孕产不孕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染色体数目异常和Yqh+在不良孕产夫妇组与非不良孕产不孕夫妇组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而染色体平衡易位、罗氏易位、倒位、嵌合体以及染色体inv(9)多态在两组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染色体结构异常而非数量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多态中Yqh+也可导致不良孕产,而inv(9)不会导致不良孕产。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赵文忠蔡慧娜方俊宇朱志勇
- 关键词:不良孕产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 第一胎属病残儿准生二胎的出生儿童健康分析被引量:8
- 1997年
- 为更好地使科学技术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服务,作者于1993年8~12月对广州市东山区1986~1991年间因第一胎属病残儿准生二胎的出生儿童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特别对二胎仍为病残或先天缺陷的儿童行进一步探索,分析连续发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并与“六五”调查结果相比较,旨在对掌握准生二胎的医学鉴定标准情况加以了解和讨论,为今后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
- 陈平乐丛惠芝杨卫张惠芳韦相才姚稚英何小玲陈世芬
- 关键词:儿童保健初生儿
- 短串联重复序列连锁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前母血污染鉴定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的母血污染鉴定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前排除母血污染。方法在X染色体上选取具有高杂合度和高多态性的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应用连锁分析对10例羊水和10例脐带血标本进行母血污染鉴定。结果在10例羊水和10例脐带血标本中各发现1例标本发生母血污染。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产前诊断前排除母血污染。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蔡慧娜方俊宇朱志勇
- 关键词:产前诊断
- 110例性发育异常的分类研究
- 1998年
- 目的:寻求一种能指导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实践的分类方法。方法:以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为基础,采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110例性发育异常逐个进行分类和对照研究。结果:100例为性染色体异常;9例为性腺异常;1例为性激素异常。结论:从性杂色体、性腺、性激素水平来研究分类,不仅简便易行、概念清晰,而且对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 陈平乐杨卫郑立新田佩玲韦相才
- 关键词:性发育异常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
- 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与染色体异常和多态的关系。方法对57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并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和普通人群染色体异常和多态染色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染色体平衡易位、倒位以及染色体多态中Y染色本的长臂延长(Yqh+)在不良孕产史夫妇组与普通人群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而罗氏易位和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在两组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多态中Yqh+也可导致不良孕产,而inv(9)可能不会导致不良孕产。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赵文忠蔡慧娜方俊宇朱志勇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 精液初筛合格供精者750例染色体分析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在育龄期约有8[%]的夫妇有不育问题,其中由男性生殖能力异常而不育的比例不低于50[%]。这些男性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而生精障碍第一位的遗传病因就是染色体异常。染色体...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
- 关键词:供精者染色体分析人工受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