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人工流产等因素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及不孕年限、盆腔炎史、阑尾炎史、输卵管妊娠史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等是否为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对象分为双侧输卵管阻塞不孕者(病例组154例),双侧输卵管通畅不孕者(对照组170例),面对面调查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不孕年限、人工流产史、月经史、妊娠史、盆腔炎病史、阑尾炎病史等,资料单因素及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有人工流产史94例(61.0%),对照组有人工流产史95例(55.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年限、盆腔炎史、阑尾炎史、输卵管妊娠史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占比例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炎史(OR:4.378)、输卵管妊娠史(OR:3.026)、沙眼衣原体感染(OR:5.041)、阑尾炎史(OR:4.912)是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因素.人工流产史与盆腔感染有关(OR:1.534).结论人工流产不增加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性,但应避免人工流产并发症如盆腔炎以及输卵管妊娠、沙眼衣原体感染等的发生,以减少输卵管不孕.
- 杨泽星赵富鲜邓春燕王梦月
- 关键词:人工流产输卵管性不孕子宫输卵管造影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大鼠卵母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大鼠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受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RTIs药物(AZT和3TC)灌饲雌性大鼠12个月,在用药3、6、9及12个月分别处死大鼠,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大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度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变化。结果:NRTIs给药后大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受到显著影响,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均下降(P<0.05)。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MPF等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NRTIs影响大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及胚胎发育潜能,降低其生育能力。
- 唐莉谷海陶鹏飞夏雪山冯悦王华伟杨泽星苏真芳
- 178例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女性配偶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了解ART治疗女性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遗传科接受ART治疗的178例女性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配偶焦虑粗总分为33.7±5.91,抑郁粗总分为40.13±7.93,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焦虑检出率13.5%,抑郁检出率41%。焦虑影响因素:与陌生人相处、家人相处、不孕原因、教育程度(P<0.05);抑郁影响因素:与陌生人相处、与家人相处、上网情况、社会支持(P<0.05)。结论 接受ART治疗女性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对于与陌生人及家人相处困难、教育程度低,上网较少、社会者支持差的配偶应重点关注。同时,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应在关注女性情绪的同时也应给予其配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 冯雪敏杨泽星郑宇航和丽梅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焦虑抑郁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64例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粘连松解术治疗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症的妊娠结局,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7月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证实输卵管积水64例,均行腹腔镜检查,诊断明确后行输卵管造口术、粘连松解术。分为输卵管积水直径<3cm和输卵管积水直径≥3cm两组,通过术后随访,观察两组妊娠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妊娠17例,妊娠率26.56%;输卵管积水直径<3cm有36例,妊娠15例,妊娠率41.67%,输卵管积水直径≥3cm有28例,妊娠2例,妊娠率7.1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治疗输卵管积水具有优势,输卵管积水直径≥3cm的治疗效果差。
- 杨泽星曹跃龄谭毅赵富鲜袁英
-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积水输卵管造口术
- 精液生精细胞核DNA含量及染色质缩合度与男性生育力之间的关系
-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生精细胞核DNA的含量及染色质缩合度与不育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95例不育男性患者进行精液生精细胞核DNA含量及精子染色质缩合度分析。
...
- 杨泽星
- 关键词:精子核DNA精液生精细胞妇产科学
- 文献传递
- “治未病”思想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不孕不育是目前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外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属于低生育力状态,是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治未病”是中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思想的不断丰富与拓展,在未病预防、已病提前干预及病愈防复发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辅助生殖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治未病思想在辅助生殖的优生备孕、不孕不育病因筛查、促排卵并发症预防及科学保胎等方面可以进行较好的实践,有助于将精准化和个体化诊疗技术在辅助生殖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本文从优生咨询和备孕、辅助生殖技术开展及科学保胎等环节就“治未病”思想在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服务广大不孕不育患者。
- 王华伟唐莉杨泽星王昆华
- 关键词:不孕不育治未病辅助生殖技术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内分泌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测定健康体检育龄妇女30例(对照组)、单纯不孕妇女32例(A组)、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B组)35例以及EMS合并不孕妇女(C组)30例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胰岛素(INS)、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水平,并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及抗绒毛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阳性情况。结果:C组患者E2、INS、T、PR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LH、FSH水平与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EMS患者血清E2、LH、T、INS、PRL均存在差异,其中重度组各指标均高于中、轻度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抗体总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B、A组及对照组(P<0.05),B组及A组抗体总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患者免疫失衡引起的E2、T、PRL内分泌异常可能是导致EMS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EMS不孕患者内分泌水平进行研究可为临床诊治不孕症提高指导依据。
- 赵富鲜周萍杨泽星袁英王梦月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内分泌抗体
-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高龄患者微刺激助孕失败后拮抗剂方案成功助孕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9年
- 高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辅助生殖助孕是目前生殖领域的难点。高龄患者助孕,医者需要衡量的不仅是获卵数,还有胚胎质量及最终的抱婴率。本文报道了1例高龄患者采用微刺激促排卵及拮抗剂促排卵助孕获得的不同妊娠结局,探讨拮抗剂方案在高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中应用的利弊。
- 文娅文娅唐莉王华伟唐莉速存梅
-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拮抗剂方案
- 高催乳素血症与不孕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催乳素血症(HPL)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分析器对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科行身体检查的204例育龄妇女测定血清催乳素(PRL),根据PR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轻度HPL组48例,中度HPL组54例,重度HPL组50例,对比分析4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的水平差异,并分析PRL水平与E2、LH、FSH及T的相关性,并对4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各组累计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PL组E2、LH、FSH、T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PL组与对照组相比,E2、LH、FS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HPL组LH、FSH高于对照组及轻度HPL组(P<0.05);重度HPL组E2、LH、FSH、T水平显著高于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PRL与LH、FSH呈正相关,而与E2、T无相关性。经2年随访可知,对照组、轻度HPL组、中度HPL组、重度HPL组累计妊娠率分别为96.15%、79.17%、55.56%和42.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L与不孕症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引起不孕症的机制可能与其导致机体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
- 赵富鲜周萍杨泽星袁英王梦月
- 关键词: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性激素
- 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与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的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行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比较2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卵泡期高孕激素下促排和微刺激方案)的助孕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第1代及第2代试管婴儿(IVF/ICSI)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DOR患者,共纳入294个周期,分为2组(A组:PPOS组,B组:微刺激组),比较2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的用药情况、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Gn启动剂量、Gn总量、Gn天数、夜针剂量显著高于B组(P<0.05);A组HCG日LH低于B组(P<0.05);A组获卵数、获胚数、优胚数均高于B组(P<0.05)。结论从临床结局看PPOS组临床结局优于微刺激组。
- 杨泽星文娅速存梅速存梅王华伟郑宇航和丽梅
- 关键词:IVF/ICSI微刺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