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文声

作品数:35 被引量:41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农地
  • 12篇农地确权
  • 12篇确权
  • 10篇农地流转
  • 10篇农业
  • 7篇交易
  • 7篇交易费
  • 7篇交易费用
  • 3篇养老
  • 3篇中国劳动力
  • 3篇农村
  • 3篇专用性
  • 3篇资产
  • 3篇资产专用性
  • 3篇消费者
  • 3篇劳动力
  • 3篇交易价格
  • 3篇儿童
  • 2篇地租
  • 2篇信贷

机构

  • 27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作者

  • 35篇林文声
  • 22篇王志刚
  • 4篇秦明
  • 4篇樊林峰
  • 3篇胡新艳
  • 3篇罗必良
  • 2篇柯水发
  • 1篇苏毅清
  • 1篇钱成济
  • 1篇姚一源
  • 1篇翁燕珍
  • 1篇郑适
  • 1篇李尚蒲
  • 1篇钟倩琳
  • 1篇杨超飞
  • 1篇周佳丽
  • 1篇周海文
  • 1篇陈荣源
  • 1篇王启魁

传媒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消费经济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农村经济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管理工程师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经济经纬
  • 1篇中国物价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南方农村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农村金融研究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3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优增长路径下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时间趋势分析
本文选取低碳试点省广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研究在经济平稳增长轨道上广东省碳排放量的时间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广东省能源消费量、碳排放总量表现...
胡新艳林文声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
文献传递
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
多数农户对确权后转出农地持中立甚至否定态度,这与产权理论和政策预期存在明显差距.本文构建了"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采用2014年吉林省9市1444个样本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
林文声王志刚
关键词: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土地流转经济效应
新一轮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被引量:106
2017年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林文声秦明苏毅清王志刚
关键词:农地确权交易费用交易价格
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的测度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有益于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建设。本文基于对农村土地市场化内涵和测度的综述,探讨了市场化内涵,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农业用地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由政府干预程度、社会关系嵌入程度、供需均衡程度、价格敏感程度、市场竞争程度、自由交易程度、契约化程度、配套机制完善程度等8个方面体现,这8个方面又通过38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中国农业用地市场化综合评价的平均值分别为0.1583,中国农业用地市场接近"弱市场"阶段。农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先降后增,出现"逆市场化"现象。
林文声
关键词:农业用地市场化AHP模型
农地租约以及对象选择:来自农户问卷的证据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将农户农地转出的租赁合约分为"关系型合约"和"要素型合约",构建了"土地依赖—交易费用—农地流转收益—缔约对象选择"的理论框架,揭示农户租约对象选择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转出租金和转出面积在"亲友邻居"与"社会主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专用性社区资本和交易规模促进农户选择"关系型合约",而合约稳定性和农地流转收益促进农户选择"要素型合约";专用性人力资本、交易规模、非专用地理位置、合约稳定性、农地流转收益和农地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缔约主体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和地权不稳定性则存在抑制作用。
罗必良林文声邱泽元
新一轮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
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 年和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
林文声
关键词:农地确权交易费用交易价格
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农地确权后,农户对农地转出多持中立或否定的态度,这与产权明晰促进交易的产权理论大相径庭。文章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吉林省9市1444个农户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土地资产、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抑制农户提高农地租金,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分别存在促进作用;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更长时间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专用性对转出农地须要签订合约具有抑制作用,而地理位置专用性则存在促进作用。
林文声秦明郑适王志刚
关键词: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农业资产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中的非市场行为被引量:18
2015年
本文将农地流转市场分为"关系型人情市场"和"要素型租赁市场",并构建"土地依赖-交易费用-农地流转非市场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流转市场集中表现为"关系型人情市场",农户对亲友邻居的农地流转存在非市场化的定价机制;2农户生存保障离不开对土地的依附和对亲友的依赖;3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专业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社区资本、交易频率以及对亲友信任度等因素,促使农地转出给亲友邻居,而社会保障水平、通用性人力资本以及合约稳定性则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给社会主体。
林文声罗必良
关键词:交易费用农地流转
农地确权促进农地流转吗?
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作用仍存在争议.为此,首先对农地确权影响农地流转的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然后,利用2009-2014年河南省18市的面板数据检验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和抑制作...
林文声王志刚
关键词:农业用地土地确权土地流转
文献传递
中国农地确权何以提高农户生产投资?被引量:37
2018年
本文从地权安全性、地权交易性和信贷可得性三个维度构建了理论框架,采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影响农户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地权安全性和地权交易性两种渠道增加了农户农业经营投入和家庭务农时间,而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则尚未发挥作用。此外,对于拥有较多资源禀赋和较好信贷可得性的农户,农地确权更为明显地促进农户生产投资;与之相反,对于更适合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租赁市场较为活跃的村庄,农地确权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林文声王志刚
关键词:农地确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