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奋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T检查护理及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期儿童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护理及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期儿童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122例学龄前儿童按照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62例儿童,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60例儿童,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配合度、一次性成功率、服药率、检查时间、CT图像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配合度、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82.25%vs.48.33%,P<0.01;17.74%vs.51.67%,P<0.01);观察组儿童服药率、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观察组儿童CT扫描质量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7)。结论对学龄前儿童予以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依从性,降低服药率,提高CT检查的质量,缩短检查时间,并提升满意度。
- 林芝彭小英杨艳红翟凤仪洪庆奋曾讯
- 关键词:学龄前期儿童CT心理干预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O)的CT表现,提高对RO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RO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记录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包膜及强化模式,分别测量病灶在CT平扫、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CT值。结果 CT平扫:7例RO平均直径4.1cm,2例可见包膜,平均CT值为39Hu,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4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见瘢痕样低密度影,1例见小囊状低密度灶。动态增强CT:实质部分在皮质期的平均CT值为109Hu、实质期为123Hu、排泄期为105Hu;2例病灶的中心瘢痕呈轻微强化,2例病灶表现为皮质期至排泄期的节段性强化逆转,2例包膜轻度延迟强化。结论 RO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RO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 黄剑文杨旭峰李雪华董帜罗宴吉洪庆奋崔敏毅
- 关键词:肾肿瘤嗜酸细胞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婴幼儿心脏CT造影中的护理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CT造影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56例,其中复杂型心脏病40例,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总结CT心脏造影术的护理技术要点。结果:婴幼儿心脏CT扫描护理中,需要充分镇静、建立下肢静脉通道、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才能获得满意图像,心电门控下扫描更能显示心脏复杂畸形的影像细节。结论:婴幼儿心脏CT造影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护理方法。
- 林芝彭小英杨艳红翟凤仪洪庆奋曾讯
- 关键词:护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表现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17例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术前均做CT平扫及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单发,右侧9例,左侧8例,直径3~17cm;6例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索状或结节状钙化,10例见较大范围的液化、坏死和囊变区,4例肿瘤以实质为主伴小囊状低密度区。平扫肿瘤CT值为32—47HU,平均37.3HU。动脉期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肿瘤实质成分CT值在37—72HU,平均50.9HU,8例见显著强化的不规则的肿瘤血管。门静脉期肿瘤实质成分强化更明显,强化范围扩大,实质部分CT值为37—98HU,平均83.4HU。结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双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黄剑文苏晨崔敏毅刘明娟郭燕洪庆奋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Email方式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的建立与应用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Email方式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的建立与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两医院间分别设置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患者的病历和影像资料光盘制成DICOM格式的虚拟光盘,将此虚拟光盘以Email的方式发送到上级专家所指定的邮箱里,再通过虚拟光驱软件打开有患者病历和影像资料的虚拟光盘进行会诊。结果设备简单,易实现;传输数据时耗20min;能接收完整DICOM数据图像,能象在PACS终端上使用图像处理功能。结论通过虚拟光盘以Email方式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简单、实用,适合中、小医院医学影像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
- 谢继明林峥嵘洪庆奋
- 关键词: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互联网
- 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托手架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托手架,包括托板和套杆;所述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螺丝,所述托板的中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螺纹杆还设置有锁紧手轮,所...
- 邓传宝唐广磊韩明哲洪庆奋
- 数字乳腺摄影计算机辅助诊断对乳腺癌的检出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DM)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不同乳腺结构内检出乳腺癌的价值。方法:185例经病理证实的单乳单灶性乳腺癌及179例正常乳腺均行DM检查,根据BI-RADS将所有乳腺分为非致密组和致密组。将所有乳腺摄影图像采用CAD法进行诊断,计算CAD的诊断敏感性,记录CAD在病例组及正常组的平均每例假阳性标记数,并进行不同结构乳腺组间及病例组与正常组的比较。结果:CAD检出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8.6%;在非致密组与致密组中检出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7.4%和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和正常组中CAD的假阳性标记数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0,12)个和2(0,8)个,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乳腺密度可能影响DM对单纯肿块型乳腺癌的检出。
- 张小玲关键李美芝洪庆山洪庆奋刘明娟
- 关键词:乳腺肿瘤计算机辅助诊断
- 对比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检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共43个病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P-NE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超声内镜(EUS)、PET/CT,与手术结果相对照,分析各种影像学方法对P-NEN的检出率。结果 CT、MRI、EUS及PET/CT对P-NEN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6.74%(33/43)、94.87%(37/39)、94.59%(35/37)和51.52%(17/33)。MRI与EUS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作为P-NEN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何云飞罗宴吉彭振鹏李雪华董帜洪庆奋李子平冯仕庭
- 关键词:诊断显像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
- CT鉴别诊断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至2018年1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59例原发血管性肿瘤CT资料。结果 20例脾血管瘤增强扫描后可有3种强化方式;6例错构瘤表现与血管瘤类似;6例淋巴管瘤CT增强后无强化;17例血管淋巴管瘤依其淋巴管和血管构成比例不同而表现不一;8例窦岸细胞血管瘤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呈渐进性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血管肉瘤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瘤内出现坏死和(或)异常肿瘤血管,常伴发转移。结论脾原发血管性肿瘤影像学表现虽然各具特征,但部分征象相互重叠,CT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鉴别与诊断。
- 沈冰奇陈琰王猛洪庆奋蔡华崧
- 关键词:脾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增强
- MP_3音频编辑在放射科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MP3音频编辑软件在放射科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计算机整合的录音设备录制每天放射科医生会诊讨论的口述,转化成MP3音频格式,经软件编辑(包括归档、整理)后存放于计算机存储媒介,并试用于放射科的科研、教学工作。结果操作过程简单,存储、查找方便,医生可随时回放会诊录音。结论MP3音频编辑能完整地录制并存储医生的会诊讨论意见,可以代替手书记录工作,在科研、教学中具有独到的价值。
- 洪庆奋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江利
- 关键词:数字化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