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杰
- 作品数:25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多对一带教模式在临床专业住院医师放射科培训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对一带教模式在临床专业住院医师的放射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所有放射科轮训的临床专业住院医师79名。实施多对一带教模式之前的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实验组实施多对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的出科测评成绩及轮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测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1),有利于获取影像知识、确立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P<0.01),但是在增强医患沟通能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对一带教模式能够调动放射科医技护的教学能动性,有效利用时间,提升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 李坤炜王国杰潘存雪李文娟覃愉娟洪国斌李绍林单鸿
- 关键词:教学方法住院医师放射科
- CT引导下20G切割式穿刺活检针在胸部病变活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20G切割式穿刺活检针在胸部病变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并发症情况。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72例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病例,所用的活检器材均为20G切割式穿刺活检针。纵隔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肺部病变62例。统计穿刺活检诊断准确性,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8例,非特异性诊断6例,后均经手术切除、临床治疗或随访证实。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95.8%(66/72),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95.1%(58/61),特异性为100%(11/11),无假阳性病例。6例(8.3%)发生并发症:气胸4例,肺泡出血1例,少量咯血1例。结论:采用20G切割式穿刺活检针进行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陈相猛柳学国梁明柱王国杰张丽静秦培鑫陈凯何燕丽丁香莲易先平
- 关键词:放射学胸部疾病
-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18人,分为两组,每组9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接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肺结节定位诊断水平。结果:试验组肺结节定位诊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影像诊断教学水平。
- 王国杰杨思怡谢丽丽李坤炜刘坤凤李绍林吴庆
-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教学
- 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Mini-CEX在放射专业住院医师消化道造影检查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放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消化道造影检查教学中病例资源不足、临床实践难度大等问题,利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Mini-CEX的方法,初步研究证实该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有效提升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减少患者的辐射损害,但在教师标准化病人模拟病种的多样性及Mini-CEX评分量表的专科化改良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 王国杰任江南陈炳辉李坤炜覃愉娟杨思怡李绍林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影检查教师标准化病人MINI-CEX
- 少见部位木村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少见部位木村病(KD)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例少见部位KD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位置、形态、密度/信号及增强表现等特征。结果2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1例病灶位于右侧肘关节,MRI表现为单发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晰,T1WI呈稍低、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结节中度均匀强化;另1例病灶位于右侧腹股沟区,CT表现为多发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增强扫描中度延迟强化。结论对于关节或腹股沟区皮下肿物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是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以免误诊。
- 陈倩萍刘小彬秦培鑫王国杰
- 关键词:木村病影像诊断
- 双源CT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在鉴别甲状旁腺增生、甲状腺和淋巴结中的价值
- 秦培鑫王国杰王颖陈秋樾李绍林
- 鼻咽癌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段读出序列(RESOLVE)的成像参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31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行RESOLVE-DWI检查。测量鼻咽癌DWI信号强度(SI瘸在)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ADC平均、ADC最大、ADC最小);测量正常鼻咽壁DWI信号强度(SI正常)及ADC值(ADC正常)。比较鼻咽癌与正常鼻咽壁的DWI信号强度及ADC值差异,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ADC平均、ADC最女及ADC驯、差异。结果鼻咽癌SI病变明显高于正常鼻咽壁(F=70.019,P=0.000),而ADC平均、ADC最大、ADC最小明显低于正常鼻咽壁(F=20.442,P=0.000;F=35.374,P=0.000;F=61.534,P=0.000)。鼻咽癌ADC平均、ADC最大、ADC删、在不同临床总分期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ESOLVE-DWI可明确区分鼻咽癌组织与正常鼻咽壁,检出鼻咽癌病灶,但鼻咽癌ADC平均、ADC最大、ADC驯、尚不能用于区分鼻咽癌的临床分期。
- 王颖王国杰叶颖陆苑婷吴文浩李绍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鼻咽肿瘤
- 病灶大小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及嫌色细胞癌CT征象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癌(ChRCC)常见的CT鉴别征象是否与病灶大小相关,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6例RO和21例ChRCC的CT图像,分析其平扫、增强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再将病例分为≤3 cm组(RO 8例,ChRCC 3例)、>3 cm组(RO 8例,ChRCC 18例),比较其特征在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RO与ChRCC病灶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118);(2)RO与Ch RCC在节段性强化反转、辐轮状强化及皮髓期强化程度三种特征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4、0.027、0.001,中央瘢痕、钙化两种征象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20、0.071;(3)≤3 cm、>3 cm组间中央瘢痕、节段性强化反转、钙化、皮髓期强化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11、0.015、0.002。结论综合分析病灶的大小及CT征象,有助于准确鉴别RO与ChRCC。
- 王国杰秦培鑫陈相猛李坤炜龙晚生
- 关键词: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癌
- 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结果:所有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4例病灶外形呈分叶状,单房囊性病灶1例,多房囊性病灶4例,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薄均匀,分隔较薄,无壁结节,增强扫描时囊壁与分隔强化,1例可见中央星状瘢痕伴钙化,符合浆液性囊腺瘤CT特征性表现;黏液性囊性肿瘤7例,患者病灶较大,平均直径超过10 cm,3例单房囊性病灶,4例多房囊性病灶,囊内纤维分隔较厚,其中黏液性囊腺瘤4例,多房囊肿,1例较小壁结节,黏液性囊腺癌3例,边界不清,囊壁厚且不均匀,2例可见较大壁结节,1例伴肝转移;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肿瘤包膜较厚,2例包膜完整,1例包膜不完整,1例较大病灶内可见出血灶,1例病灶实质部分可见斑块状钙化,2例囊实性比例相仿病灶,1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病灶,增强扫描时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分支胰管型),CT表现为葡萄串样囊性肿块与扩张的胰管相通。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陈飞王国杰黄红绮王颖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体层摄影术
-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各种CT征象的价值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CT检查在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47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其中恶性病变27例(恶性组),良性病变20例(良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CT征象特点。结果恶性组及良性组病灶为单发者分别占55.6%、15%,病灶边缘模糊者分别占92.6%、55%,病灶早期强化者分别占50%、29.4%,病灶存在局部钙化者分别占55.6%、30%,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分别占55.6%、10%;P均<0.05。结论单发病变、病灶边缘模糊、局部微小钙化、早期强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为甲状腺癌的CT征象特点;CT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病变性质有重要价值。
- 王国杰张永裕郑丽朝秦培鑫林小芬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