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明中

作品数:220 被引量:1,13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7篇天文地球
  • 43篇经济管理
  • 35篇建筑科学
  • 16篇文化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3篇地质公园
  • 49篇地质遗迹
  • 27篇旅游
  • 25篇地质
  • 13篇地貌
  • 12篇世界地质公园
  • 12篇景观
  • 12篇更新世
  • 11篇第四纪
  • 11篇可持续发展
  • 10篇公园
  • 9篇生态
  • 9篇气候
  • 8篇地质旅游
  • 8篇地质遗迹资源
  • 8篇生态环境
  • 8篇黄河源区
  • 8篇国家地质公园
  • 7篇地层
  • 7篇洞穴

机构

  • 16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山西大学
  • 4篇国土资源
  • 4篇泰安市泰山风...
  • 3篇福建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福州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地质矿产部
  • 2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217篇田明中
  • 31篇张绪教
  • 30篇武法东
  • 23篇孙洪艳
  • 22篇程捷
  • 14篇许涛
  • 14篇杨桂芳
  • 10篇刘斯文
  • 9篇张国庆
  • 8篇文雪峰
  • 8篇王同文
  • 8篇王璐琳
  • 8篇昝立宏
  • 8篇赵志中
  • 7篇杨振
  • 7篇倪志云
  • 7篇平亚敏
  • 7篇郭婧
  • 6篇曹伯勋
  • 6篇耿玉环

传媒

  • 12篇资源与产业
  • 11篇现代地质
  • 11篇中国地质学会...
  • 9篇地球学报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7篇中国矿业
  • 6篇地质论评
  • 4篇资源开发与市...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中国区域地质
  • 2篇中国岩溶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第五届京区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7篇2013
  • 13篇2012
  • 28篇2011
  • 24篇2010
  • 21篇2009
  • 13篇2008
  • 17篇2007
  • 8篇2006
  • 18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东白云山壶穴景观初步研究
文章对福建福安地区发现的壶穴景观的发育条件、形成过程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壶穴的形成是以岩石岩性特征和流水作用为主,在生物风化、河流坡度、节理发育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地质遗迹景观。概括了研究区域壶穴的分布及形...
杨柳孙洪艳田明中
关键词:冰臼
数值仿真技术在古建筑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2013年
数值仿真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古建筑安全评价是对古建筑实施科学、合理保护对策的基础和前提,数值仿真技术为古建筑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坚实平台。该文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北大红楼、西黄寺清静化城塔、平遥古城墙三个数值仿真技术应用的案例,浅析了数值仿真技术在古建筑安全性评价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三个案例证明了数值仿真技术在古建筑安全性评价领域的价值和其工作特点。该文最后提出了数值仿真技术在古建筑应用中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葛川张立乾田明中
关键词:古建筑安全性评价
基于工作流和GIS的抚州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抚州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了传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抚州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通过GIS技术与工作流技术的集成,提出了建立基于工作流和GIS的图文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的结构模型、功能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张国庆陈彦军田明中苟颉龙
关键词:工作流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内蒙古赤峰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复杂的地质构造、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内蒙古赤峰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在对整个赤峰地区地质遗迹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主要地质遗迹形成的地理、地质条件,提出了赤峰市地质遗迹的分类方案,并进行了分类。探讨了赤峰市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方法。赤峰市现已建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自治区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矿山公园1处。简述了各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规划与建设、已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在分析目前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保护开发的建议。
吴俊岭张国庆田明中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
研究生名师讲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生名师讲堂自开设以来,经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各院系的精心组织,多次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而且对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更好地做好本项工作,本文综合近期承担的研究生名师讲堂教学管理工作,总结在组织名师讲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初步探讨了研究生名师讲堂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加强我校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杨桂芳程捷田明中武法东胡建中张绪教孙洪艳昝立宏
关键词:名师讲堂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泰山——地质遗迹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体
泰山是中华民族求实进取精神的象征,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保留有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本文全面分析了泰山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特点,发现它们之间...
田明中武法东张建平王同文吕朋菊郑元
关键词:地质遗迹历史文化自然景观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对比及细分
2015年
将前人对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划分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合洛川、宝鸡、西峰3个经典剖面,利用土壤地层学、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进行详细对比以及进一步细分。将早、中更新世界线调整为B/M极性倒转开始的对应层位——L9顶部。根据岩性和气候旋回周期的差异性等,将离石黄土三分,S8/L9作为离石黄土内部划分的一条新界线,S1~L5划分为上离石黄土,S5~S8划分为中离石黄土,L9~L15划分为下离石黄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关键层位(S0,L1,S1,S5,L9,L15,L33)的年龄具有差异性。
王洋孙洪艳田明中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层对比地层划分年龄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37
2010年
通过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实际中地质公园旅游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对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博论文在内的共627篇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不平衡且极其薄弱,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仍然处于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为主体的初级阶段;指出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研究、地质景点与地质旅游线路研究、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研究、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地质遗迹保护研究、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等是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亟须加强研究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其具体研究内容。
许涛田明中
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定量分析——以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目前,以古生物化石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国内已拥有20多座,该类地质公园由于资源的特殊性和稀有性使其具有极高的价值。与其他地貌景观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的地质公园相比,古生物类地质公园虽然缺少景观美,但是其自身的价值也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对古生物类地质公园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价,对该类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以道虎沟古生物化石、热水温泉、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地貌和其他辅助类旅游资源等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是国内典型的古生物类地质公园。以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对各种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具体的计算,得出宁城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从评价结果分析,该地地质遗迹资源可分为3个级别,并且依照该评价结果,可为宁城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郭婧田明中刘斯文
关键词: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浅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创建具独特地质特征区域的特别动议,并提出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自2001年第一批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遗迹保护、科普管理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依据...
刘瑾田明中
关键词:地质公园科普教育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