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艳艳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营养盐
  • 6篇海域
  • 5篇刺参
  • 4篇养殖
  • 4篇海域营养盐
  • 3篇毒性
  • 3篇污染
  • 3篇免疫
  • 3篇急性毒性
  • 3篇ZN2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状况
  • 2篇幼参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消化酶
  • 2篇免疫指标
  • 2篇近海
  • 2篇工厂化
  • 2篇工厂化养殖

机构

  • 25篇山东省海洋水...
  • 2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烟台海益苗业...

作者

  • 25篇白艳艳
  • 20篇马元庆
  • 18篇靳洋
  • 17篇李斌
  • 15篇刘义豪
  • 14篇刘爱英
  • 13篇孙珊
  • 8篇邢红艳
  • 7篇秦华伟
  • 7篇张秀珍
  • 6篇宋秀凯
  • 4篇汤宪春
  • 4篇何鑫
  • 3篇李佳蕙
  • 3篇杨跃志
  • 3篇宋向军
  • 3篇张娟
  • 2篇孙玉增
  • 2篇张利民
  • 2篇杨秀兰

传媒

  • 4篇齐鲁渔业
  • 3篇2013年全...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2011海洋...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2013年中...
  • 1篇2010水产...

年份

  • 1篇2014
  • 1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主要水质因子分布及营养状况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2006、2007、2008年5~10月份海洋环境监测航次调查的资料,分析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COD、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海湾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营养盐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磷酸盐秋季含量较高;叶绿素a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COD整体变化不大;受人类活动和沿岸径流输入的影响,平面分布上营养盐、COD等的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的东南部和西部。四十里湾海域无机氮浓度较高,N/P、Si/P值均大于Redfield比值,部分时节调查海域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孙珊刘义豪马元庆靳洋秦华伟白艳艳
关键词:营养盐有机物营养状况
2009年莱州湾海域水质营养盐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研究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有关其营养盐年际变化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通过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份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
刘义豪杨秀兰靳洋汤宪春白艳艳孙珊陶慧敏谷伟丽
关键词:营养盐年际变化
文献传递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2009年5月、7月、10月和2010年1月4个航次对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分布、季节变化、主要控制过程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结果表明,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整体趋势是近岸高,由近岸向外部海域递减;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东部。DIN的季节变化表现出冬高、秋低、春夏居中的趋势,整体上变化不大;SiO3-Si和PO4-P浓度均为春季最低。在春秋季P为四十里湾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在夏季,N/P>30,P也是一个潜在的限制因素。四个季度培养结果表明DIN总体上由上覆水交换到沉积物中;近岸区沉积物是PO4-P的汇;调查区域SiO3-Si的扩散方向均是从沉积物到上覆水中。四十里湾沉积物释放的SiO3-Si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较小;与其他浅海环境相比,四十里湾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通量处于较低水平。
孙珊李佳蕙靳洋马元庆白艳艳汤宪春刘义豪秦华伟
关键词:营养盐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
Mn7+和Zn2+对刺参幼参酶活性、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邢红艳李斌马元庆刘爱英靳洋白艳艳李佳蕙杨跃志
莱州湾海域营养盐现状及年际变化规律被引量:37
2011年
通过对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5月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8月影响不明显;5月,53.3%的海域内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0%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34.9%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偏低,只有5月小清河口海域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海域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年际变化结果显示,5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8月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磷酸盐5月变化不明显,8月下降趋势明显;活性硅酸盐5月和8月变化不明显。4年整个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磷缺乏;平均N/P为164、Si/P为130、Si/N为0.77;净营养盐收支呈磷减少而氮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
刘义豪杨秀兰靳洋汤宪春白艳艳孙珊陶慧敏谷伟丽王国华
关键词:氮污染
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宋秀凯何鑫李斌马元庆刘义豪张秀珍宋向军白艳艳刘爱英相智巍
亚硝酸盐和汞对刺参幼参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3年
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为18.1~21.9℃条件下,研究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3个浓度梯度NO2^-和Hg^2+的海水30天时,2种污染物对幼参生长和体液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浓度梯度的NO2^-均显著抑制ALP活性,而汞对AL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0.30mg/L的NO2^-及0.030和0.060mg/L的HHg^2+都显著抑制了SOD的活性;NO2^-对GSH含量影响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诱导,Hg^2+对GsH含量影响则相反,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研究表明,中间浓度0.30mg/L的NO2^-可显著促进幼参的生长;然而在高浓度条件下,2种污染物都显著抑制了幼参体重的增长,其中0.60mg/L的NO2^-使幼参体重出现了负增长。
邢红艳马元庆李斌刘晓波刘爱英靳洋白艳艳李佳蕙杨跃志
关键词:刺参HG^2+免疫指标
Zn~(2+)、Mn~(7+)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及富集作用研究
<正>试验选取人工繁育的5月龄刺参幼参(初均重0.48±0.12g),随机分成19组,每组3个平行,单独处理的Zn2+暴露浓度为0.2、0.4、0.8、1.0、2.5、5.0mg/L,Mn7+暴露浓度为0.1、0.5、1...
李斌马元庆邢红艳靳洋刘爱英白艳艳孙珊张娟何鑫
关键词:急性毒性
文献传递
生物絮团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邻近水域的污染日趋严重,养殖生态环境压力增加,爆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将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生物...
李斌马元庆张秀珍刘义豪刘爱英白艳艳
关键词: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山东乳山近海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于2008年8月10—28日,在山东乳山近海赤潮发生海域采用直接采水计数法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进行了4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此次赤潮主要由海洋卡盾藻引起,面积约100km2,平均密度1.46×106cells/L,占浮游植物总数的91.32%。从8月19日开始,海洋卡盾藻赤潮开始消退,同时中肋骨条藻和尖刺拟菱形藻密度增高,到8月28日本次赤潮完全消失。研究发现,该海域富营养化、低盐度的理化环境和低光照、低气压的气象条件是此次赤潮发生的关键因子。海洋卡盾藻丰度与甲藻丰度、pH、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无机氮和叶绿素a等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546、0.706、0.645、0.649和0.568,而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r=-0.707,P<0.01)。
宋秀凯袁廷柱孙玉增石雅君靳洋白艳艳张利民
关键词:海洋卡盾藻赤潮群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