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霞 作品数:47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卵巢癌基因1和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卵巢癌基因1(OVCA1)和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OVCA1和HIC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卵巢癌中,低分化组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Ⅳ期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临床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HIC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IC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OVCA1和HIC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相关,OVCA1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过程。 梁晓霞 梁建芳 肖虹 程彩霞 赵玉泽 郑绘霞关键词:卵巢肿瘤 免疫印迹法 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与BRaf^(V600E)/ERK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明确BRafV600E/ERK通路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Mps1蛋白以及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Mps1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7%(46/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10%(2/20)(P<0.01),p-ERK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50/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33%(5/15)(P<0.01),p-ERK表达阳性的病例同时显示Mps1阳性表达,反之亦然。二者在乳腺癌中显著相关(R2=0.367,P<0.05)。且Mps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在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Mps1与BRafV600E/ERK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呈正相关,且Mps1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肖帅帅 程彩霞 董金垚 杜志杰 张燕燕 王芳 刘杰昊 郭建昇 刘静关键词:乳腺肿瘤 P-ERK FAM84B抑制p53通路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AM84B的表达情况,及其通过p53通路对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中国食管癌高发区山西省肿瘤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508份ESCC肿瘤样本及其邻近正常组织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和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筛选出拷贝数明显扩增的FAM84B基因。在高表达FAM84B的ESCC细胞系KYSE150中,用小干扰RNA感染法干扰FAM84B后,采用MTT和硬克隆形成试验检测FAM84B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在低表达FAM84B ESCC细胞系KYSE450中,用质粒pCMV-3×flag-FAM84B过表达FAM84B后,采用MTT和硬克隆形成试验检测FAM84B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敲低FAM84B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CDK4、CDK6和CCND1表达的影响。结果 对508份ESCC石蜡切片进行WGS,发现109份FAM84B基因拷贝数扩增(21.45%);FAM84B基因存在于8q24.21附近,并且存在1个显著放大的病灶峰。敲低FAM84B抑制ESCC细胞增殖,过表达FAM84B促进ESCC增殖。FAM84B低表达促进p53介导的细胞周期进行。结论 FAM84B通过抑制ESCC细胞p53通路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化,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陈菲 张亚玲 王芳 李泓漪 周延 翁泳佳 程彩霞关键词:食管鳞癌 P53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青蒿琥酯对人胃癌BGC803细胞力学特性增殖迁移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利用不同生物学检测方法观察青蒿琥酯(Art)对胃癌细胞在增殖、细胞周期、迁移黏附、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803,用药一定时间后,细胞增殖实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利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黏弹性、膜表面形貌等细胞力学。结果对照组(0 mg/L Art)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显著高于Art实验组(30 mg/L Art);而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则显著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细胞黏附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而细胞的弹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对细胞表面形态检测发现用药后的实验组细胞膜表面不再光滑,有多处凹陷出现,并且细胞表面粗糙度大幅上升。结论实验结果表明Art是有效的抗胃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力学及细胞表面微观形态结构等方面起到抑癌作用。 师如意 宋彬 黄训 胡晓玲 崔鹤洋 程彩霞 张玲 杨斌 毕炀辉 刘静关键词:青蒿素类 胃肿瘤 YA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检测YAP在人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lymer conjugate方法对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10例癌旁组织、20例结直肠息肉、40例结直肠腺瘤和8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进行YAP检测,并采用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YAP主要在结直肠腺上皮组织的细胞核中表达。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YAP阳性表达率为0,10例癌旁组织为0,8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YAP的表达阳性率为63%,而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的YA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3%。5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腺瘤组中,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3组YAP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腺癌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与凋亡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AP参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此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刘丛丛 梁建芳 郑绘霞 肖虹 李宁 程彩霞 王宏坤 武丽娜 张民 赵玉泽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生物医学研究 TNRC1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TNRC1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将搜集的蜡块组织进行整理做成组织芯片,从UCSC xena网站(http://xena.ucsc.edu./)下载结直肠癌(TCGA-COAD)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直肠癌中TNRC18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NRC1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TNRC18蛋白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核中的阳性率为90.75%、75.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RC18蛋白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浆中的阳性率为90.17%、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RC18在mRNA水平和结直肠癌组织细胞浆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尚无相关性(P>0.05)。结论:TNRC1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升高,可能作为检测结直肠癌进展和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李佳 张亚玲 张海涛 万惠丽 毕炀辉 杨琴 程彩霞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nm23-H1——胃肠道间质瘤新的预后标记物 2008年 目的探讨nm23-H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情况,为GISTs的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m23-H1和Ki-67在52例GISTs(转移组17例,非转移组35例)中的表达情况,对二者与Fletcher分级、临床指标及与GISTs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和Ki-67表达与Fletcher分级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GISTs肿瘤部位及细胞类型均未见相关(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nm23-H1阳性细胞数<50%的病例数与>50%的二组(50%~75%,>75%)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5%的病例数与>5%的两组(5%~10%,>1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m23-H1和Ki-67阳性表达例数进行统计比较,二者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nm23-H1可能是预测GISTs有无转移的有效标记物;联合检测nm23-H1和Ki-67表达,估计GISTs预后可能是一项有用指标。 王宏坤 梁建芳 郑绘霞 程彩霞 李宁 肖虹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NM23-H1 KI-67 胞质分裂作用因子3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2024年 分子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实现精准诊断及指导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胞质分裂作用因子3(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3,DOCK3)被证实广泛参与细胞黏附、迁移及神经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DOCK3在多种非肿瘤疾病和肿瘤性疾病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功能异常和表达变化,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靶向DOCK3的治疗手段或可干预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DOCK3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针对DOCK3的探索将给未来的医学研究带来更大的创新与突破,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孙珂 程彩霞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 颈部异位胸腺2例报告 被引量:2 2009年 程彩霞 郑绘霞 王宏坤 梁建芳关键词:异位胸腺 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卵巢癌早期血清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子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全景式分析,已被广泛地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筛查等研究[1]。我们利用SELDI-TOFMS技术对不同分期(早期:FIGOⅠ期、Ⅱ期;进展期:FIGOⅢ期、Ⅳ期)的卵巢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进行前瞻性测定,以寻找能够用于早期诊断的差异蛋白质峰。 程彩霞 郑绘霞 梁钢 梁晓霞 肖虹 梁建芳关键词:卵巢癌患者 血清标志物 血清蛋白质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