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宗正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试论宏体植物的早期演化被引量:20
- 2000年
- 概述了地史早期宏体植物化石的记录。从细胞群体到组织- 器官构造有大约11 亿年的漫长进化史。蓝田植物群和庙河生物群标志着震旦晚期(大约7—5.4 亿年间)发生了宏体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大辐射,非矿化、弱矿化、和矿化的高级藻类出现。寒武纪发生了另一次辐射。非矿化藻类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类群,可能直接导致了维管植物的出现。
- 陈孟莪陈其英萧宗正
- 关键词:震旦纪庙河生物群寒武纪
- 山东平邑盆地始新世介形类被引量:7
- 1997年
-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平邑盆地卞桥组中段的介形类化石15属21种,其中1新属,10新种,并依据Sinodarwinula属建立Sinodarwinulidae新科。根据化石的分析对比,确认含化石地层的时代为始新世早期。介形类化石组合中发现Cypridea(Cypridea)pingyiensisGuansp.nov.,这是已知该属在我国出现的最高层位,为研究Cypridea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 关绍曾庞其清萧宗正
- 关键词:介形类始新世
- 北京延庆盆地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被引量:10
- 1996年
- 本文孢粉化石是通过延庆盆地杨户庄、阜高营及东龙湾地区地层剖面研究的。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孢粉组合带、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阶段。1.Quercus-Ranunculaceae-Graminae,针阔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偏干。2.Pinus-Polemoniaceae,森林-草原,气候温凉干爽。3.Quercus-Pinuns-Graminae,针阔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干燥。4.Abies-Picea-Potamogetonaceae,暗针叶林,气候寒冷。5.Pinus-Betula-Artemisia,森林-草原,气候温凉较湿-冷凉干燥。根据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及气候演变特点,与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基本一致。结合沉积,海陆相动物化石的研究成果,与北京平原区,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可以比较。
- 张清波萧宗正关绍曾何希贤
- 关键词:更新世孢粉组合古植被古气候
- 北京地区中生代若干地质问题讨论被引量:7
- 1995年
- 从中生代早期较隐蔽与微弱的东西向褶皱与断裂、沉积岩层含火山灰并未受变质、地层超覆与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等方面,探讨印支运动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和特点;从中生代中、晚期较广泛而剧烈的北东向褶皱与断裂、地层缺失与超覆或不整合关系、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活动等方面,讨论燕山运动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和特点;根据早白垩世古植物与孢粉组合特征,结合邻区资料,指出北京地区属于我国早白垩世南、北孢粉-植物地理区之间的过渡区。最后讨论早侏罗世蔡家岭组建组问题。
- 萧宗正杨鸿连单青生
- 关键词:中生代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地层
- 山西阳高一带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介形类
- 山西大同地区阳高县长城乡南部,郭家坡、天桥一带有一套出露面积近10km的河湖沼泽相含煤地层(图1)。长期以来对该套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均存在不同的认识
- 庞其清关绍曾萧宗正
- 关键词:介形类古生物含煤地层煤系地层早白垩世
- 文献传递
- 谈女星介(Cypridea)在我国出现的最低层位被引量:6
- 2001年
- Cypridea(女星介 )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它的最早出现时代 ,除欧洲为中侏罗世外 ,都见于晚侏罗世。在我国Cypridea分布广泛 ,已在辽、吉、黑、京、冀、晋、蒙、沪、鲁、苏、皖、浙、赣、闽、豫、鄂、湘、粤、桂、琼、滇、川、陕、甘、宁、青、新等 2 7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渤海、黄海海域发现。关于Cypridea在我国出现的最低层位有着不同的意见 ,或上侏罗统或下白垩统。究其原因 ,或是对生物群认识上的分歧 ,或是对含化石地层划分上的异议。通过对四川、湖北、冀北、辽西、甘肃河西走廊、青海、陕甘宁盆地、新疆及东南沿海Cypridea出现最低层位的分析 ,将它们中女星介出现的相同、相似的属种与英国Purbeck层CinderBedsMember上下层位的带化石对比 ,确定了我国晚侏罗世及晚侏罗—早白垩世临界时的生物群 ,从而确认Cypridea在我国出现的最低层位为上侏罗统。
- 关绍曾庞其清萧宗正
- 关键词:介形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生物群
- 京西大灰厂东狼沟组新知被引量:1
- 1989年
- 东狼沟组为陈恺、熊永先(1935)在北京西山大灰厂西北创立的地层单位。当时描述不详,未见化石。1985—1986年,我们在研究坨里—大灰厂一带的白垩纪地层时,发现丰富的双壳类、腹足类、介形虫及鱼类等化石。化石群面貌近似于热河生物群,时代可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同时,对该组岩石、沉积环境也给予了简单叙述。
- 萧宗正杨洪连殷文泰单青生
- 关键词:白垩纪地层
- 北京西山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被引量:6
- 1990年
- 1980年,作者于北京西山青白口系的命名地点——青白口村西,发现了宏观藻类化石。这些化石呈椭圆形、卵形、肾形及鞋底形等多种形态,有的带有拟茎构造。它们与广泛出现在我国东部前寒武系相当地层中的宏观藻类可以对比。
- 萧宗正
- 关键词:化石藻类化石青白口系
- 北京地区第四纪洞穴地层学评介被引量:1
- 1995年
- 北京地区第四纪洞穴地层层序基本上是连续的,包括早更新世灰峪洞组与太平山组;中更新世周口店组与新洞组;晚更新世羊耳峪组与山顶洞组。洞穴测年结果清楚,生物群演替明确。既有由北京人、新人、山顶洞人的遗骸与文化的不断进步,又有由泥河湾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及山顶洞动物群的不断更新。继续深入开展北京地区洞穴地层学研究,对人类学、古生物学、古环境学,尤其对当前全球性生态变化之探讨。
- 萧宗正
- 关键词:第四纪洞穴地层学地层层序
- 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宏体生物群被引量:59
- 1992年
- 描述了陡山沱组宏体化石11属11种(其中5新属,5新种).这一发现表明,多细咆后生动、植物在震旦纪陡山沱期已经繁荣.在后生动物中,除有大量软躯体动物外,具有内、外骨骼的动物已有少量出现,这是生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有的属种,有着复杂化的内部器官,或许代表着一个生物进化方向.在后生植物中,高级藻类已显示出初步的形态分化,在生态系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排挤或取代了几乎与地球历史同样悠久的微生物群落.
- 陈孟莪萧宗正
- 关键词:庙河生物群震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