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春
- 作品数:116 被引量:3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禽呼肠孤和水禽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
- 张云刘明耿宏伟黄鹤张序温纳相郭东春刘益民王洪峰郭凤宇
- 成果名称:水禽呼肠孤和细小病毒病抗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技术。该项目属于国家“973”计划项目“动物重要病原体致病机制研究”中的“水禽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技术的前期探索研究”,合同编号为2005CB522905;国家重点实验...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体检测
- 某种猪场猪疥螨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试验被引量:10
- 2006年
- 采用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和虫体浓集法,对河南某种猪场的保育猪、育肥猪和种母猪疥螨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其感染率分别为55.0%、67.2%和40.0%,平均感染率为58.82%。分别应用1%伊力佳、阿力佳注射剂按0.3mg/kg体重1次皮下注射,或预混剂按1.5kg/t料混饲连喂1周或2周、或按2kg/t料混饲连喂1周对疥螨病猪进行治疗,用药后15d,螨虫转阴率均达100%,平均病变记分减少率为84.83%(81.6%~88.4%),表明上述2种药物不同剂型和用法、用量对猪疥螨病均具有良好疗效。建议规模化猪场使用1%阿力佳预混剂,按1.5kg/t料,混饲连喂1~2周防治猪疥螨病。
- 宁长申臧为民张龙现菅复春张志敏刘红英郭东春康凯
- 关键词:疥螨伊力佳感染率
- 同时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荚膜A型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为建立可以同时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及其荚膜A型的快速敏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建立的Pm kmt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基础上,设计了该菌capA基因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双重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实验从荚膜A型Pm C48-1菌株中扩增了capA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MDcapA;以pMD-capA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在9.83×10^(3)拷贝/μL~9.83×10^(9)拷贝/μL内与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873,扩增效率(E)为1.032。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同时检测Pm及其荚膜A型,而对B型、D型Pm、鸭疫里默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10^(1)拷贝/μL,高于常规PCR检测方法(10^(3)拷贝/μL)100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本实验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同时快速敏感地检测Pm及其荚膜A型,对于其临床和实验室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刘本金郑亚婷许腾林姜骞刘家森康洪涛田进郭东春曲连东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 猪瘟弱毒C81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结构预测
- 2005年
- 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弱毒株的序列,设计7对覆盖全长基因组的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猪瘟病毒弱毒株的PK-15细胞中扩增得到7个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利用DNASIS软件获得猪瘟病毒C81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AY663656).C81株基因组全长12310nt,只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98个氨基酸的聚蛋白.序列分析表明,C81株开放阅读框与其它各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变化较大,分别为84.4%~99.6%和91.6%~99.4%.同时,我们绘制了26株CSFV ORF的进化树,比较了CSFV 5'非翻译区核苷酸序列并推测其二级结构,发现不同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对C81株聚蛋白的功能域和三维结构进行了预测.
- 徐卓菲钱平李祥敏郭东春姚清侠陈焕春
- 关键词:猪瘟病毒同源建模
- 汉坦病毒L基因的分段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为原核表达汉坦病毒(HV)L蛋白,本研究根据HV 76-118株全长L基因序列分段设计合成了6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分段扩增L基因的6个片段,分别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获得与预期分子量一致的特异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与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 李茂中刘家森郭东春姜骞林欢曲连东
- 关键词:汉坦病毒原核表达
- 鸭肠炎病毒糖蛋白gB-gD主要抗原域的串联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研究鸭肠炎病毒gB和gD基因串联表达后的免疫学活性,根据已发表的鸭肠炎病毒糖蛋白gB和gD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分别扩增了gB和gD基因主要抗原域,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b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Tb—gB-gD。将重组表达质粒pHTb-gB-g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表明:获得串联表达的gB和gD重组蛋白约60.5 Ku,与预期蛋白的分子质量一致,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blot表明:串联表达的gB和gD重组蛋白可与鸭肠炎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串联表达的gB和gD重组蛋白为下一步建立针对鸭肠炎病毒的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 王雅静郭东春刘家森王淑亚原冬伟姜骞林欢司昌德曲连东
- 关键词:鸭肠炎病毒糖蛋白D
- 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SPF鸭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研究鸭疫里默氏菌(RA)对SPF鸭的致病性,本实验室从不同省份疑似RA感染鸭场分离到4株细菌,经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确定为RA。药敏试验表明这4个分离株对嗯诺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相对敏感,但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均耐药。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显示,4个RA分离株的ompA基因全长均为1 164 bp,编码387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为89%~100%。将5×108cfu的HLG1分离株经颈部皮下接种SPF鸭,病死SPF鸭的心、肝、脾、肺、脑和肾具有典型的病变。RA的分离鉴定技术为SPF鸭群RA的检测和监测以及为培育和净化SPF鸭作为RA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 帕提古丽.吾马尔郭东春张爱芹刘家森原冬伟姜骞林欢曲连东
-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
- 鸭疫里氏杆菌PCR方法初步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为了建立针对鸭疫里氏杆菌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试验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A(OmpA)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104937)设计1对引物,对7株不同血清型鸭疫里氏杆菌进行扩增并建立PCR方法。结果表明:均扩增出与预计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PCR方法敏感性可达到8.6 pg;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未扩增出预计大小的片段,说明该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时用建立的PCR方法对鸭疫里氏杆菌攻毒鸭病例和临床疑似病鸭的脏器分离菌进行扩增,均可扩增出目的条带,与细菌的分离结果相一致。
- 孙郭东春刘家森姜骞司昌德林欢曲连东
- 关键词:鸭疫里氏杆菌OMPAPCR
- 猪瘟病毒非结构蛋白NS2基因不同片段的克隆及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 参照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组引物。从已构建含有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全基因组质粒pMCfT1-6中分别扩增出NS2长1389bp和876bp的片段。将扩增的不同长度的NS2基因序列克隆至...
- 郭东春钱平李祥敏徐卓菲姚清侠金梅林陈焕春
- 关键词:猪瘟病毒NS2基因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表达及抗原性鉴定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外膜蛋白基因H(OmpH)的免疫学活性进行鉴定,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Pm70株序列(AE004439)设计了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了鸭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02株的Omp H,扩增片段为1180bp(ORF为1056bp)。Omp H与GenBank中登录的C44-1、P-1059、P52、X-73、PM-70、serogroup D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Omp H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为82.8%~99.2%;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为82.1%~99.1%。扩增去信号肽的Omp H基因,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HT-Omp H,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蛋白约为41ku,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这为以重组OmpH蛋白建立针对鸭Pm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郭东春孙刘家森姜骞司昌德林欢曲连东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