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泽清

作品数:95 被引量:86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3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4篇盆地
  • 44篇柴达木盆地
  • 20篇勘探
  • 17篇地层
  • 17篇成藏
  • 14篇油气
  • 14篇气藏
  • 13篇地质
  • 9篇岩性
  • 9篇原油裂解
  • 9篇盆地西部
  • 9篇柴达木盆地西...
  • 8篇新近系
  • 8篇四川盆地
  • 8篇北缘
  • 8篇储层
  • 7篇岩性气藏
  • 7篇原油
  • 7篇生物气
  • 7篇裂解气

机构

  • 7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3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石油青海...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青海油田公司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湘潭工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宿州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5篇郭泽清
  • 30篇田继先
  • 21篇钟建华
  • 20篇曾旭
  • 20篇张绍胜
  • 20篇孔骅
  • 18篇孙平
  • 16篇张林
  • 15篇李剑
  • 15篇刘卫红
  • 13篇温志峰
  • 13篇谢增业
  • 12篇杨春龙
  • 8篇董才源
  • 8篇张璐
  • 8篇王海侨
  • 8篇李勇
  • 7篇张璐
  • 7篇李谨
  • 6篇李志生

传媒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地质学报
  • 4篇石油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地质科学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石油物探
  • 2篇2013年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

  • 1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被引量:11
2011年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是在第三纪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盆地沉积中心由西向东整体迁移的产物,在第四系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气田(背斜气田)。近年来,在三湖地区第四系发现了岩性气藏,现已发现的岩性气(层)藏可分为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和物性侧向变化型3种类型。该地区岩性气藏平面上分布受控于流体运移方向和构造背景,纵向上分布受控于砂体类型和埋藏深度,最终能否成藏受控于天然气聚散的动态平衡。
郭泽清孙平徐子远张林张绍胜田继先
关键词:岩性气藏主控因素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天然气的成因和天然气分布规律,综合利用天然气组份及碳同位素等手段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柴北缘天然气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构造带天然气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碳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_1和δ^(13)C_2值分别介于-36.4‰~19.3‰和-27.4‰^-19.82‰。天然气成因鉴别表明,该区天然气主体为煤型气,来自侏罗系烃源岩。柴北缘碳同位素分布主体为正序列特征,受不同成熟度、不同类型源岩混合以及过成熟阶段源岩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天然气碳同位素倒转现象。柴北缘天然气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天然气位于成熟-高成熟区及附近。冷湖六号-冷湖七号、鄂博梁-葫芦山构造带以及阿尔金山前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田继先李剑曾旭郭泽清周飞王波王科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碳同位素油气分布柴达木盆地
原油裂解气藏流体古压力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油裂解气藏流体古压力恢复方法,其中,所述古压力恢复方法包括:确定原油完全裂解时气藏的静水压力、地层温度、天然气压缩因子;测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沥青密度和原油裂解率;根据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气藏流...
郭泽清
文献传递
圈闭形成期与生烃量匹配关系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圈闭形成期与生烃量匹配关系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烃源岩的地质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用实测资料校正所述三维地质模型,计算烃源岩各地质时期的生烃量,确定生烃高峰期;恢复...
郭泽清谢增业刘卫红杨春龙
文献传递
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昆前成藏及勘探部署)
钟建华刘云田陈汉林黄立功郭泽清赵密福温志峰吴孔友尹成明高剑波马锋王志坤江波王安东柳祖汉
1.提出了剥蚀梯度带是油气富集带。应用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埋藏史、热史、成熟史和生烃史。应用EASY%Ro法,以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为校正参数,模拟了烃源岩成熟史的同时成功的恢复了剥蚀量,解决了困扰青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一个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
柴西第三纪湖相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2
2004年
最近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一带发现的第三纪湖相生物礁 ,存在于第三系的下干柴沟组下段到下油砂山组的数千米厚的地层中。在野外露头实测、大量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图象分析等手段 ,对生物礁储层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生物礁孔隙类型复杂 ,主要有骨架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溶孔等 8种孔隙类型。生物礁经历了同生成岩、早成岩、晚成岩和表生成岩四个阶段。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 ,真正的原生孔隙已很少 ,次生孔隙极其发育 ,是油气的优良储集层。生物礁的发现对于青海油田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泽清钟建华刘卫红温志峰柳祖汉王海侨
关键词:第三纪生物礁孔隙结构孔隙类型
柴北缘侏罗纪凹陷结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受制于地震资料品质等原因,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分布厚度及平面特征的认识一直存在局限性,通过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构造演化分析,建立了侏罗纪断陷+坳陷的新的构造解释模型。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发现了红三旱、尖顶山、长尾梁等新的侏罗纪凹陷。根据剖面形态及构造特征,将受到强烈改造的侏罗纪凹陷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软弱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能干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基底断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挤压挠曲的弱变形凹陷及垂直隆升的弱变形凹陷。断陷期地层主要受控于柴北缘基底深大断裂,坳陷期地层则全区分布,两者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通过应力场与现今基底主干断裂走向关系分析,祁连山的阻隔及阿尔金山的左行走滑作用控制了现今侏罗纪凹陷的形态特征。早侏罗世断陷所在的地区,烃源岩条件更为优越;并联式的断陷结构有利于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远距离运移,易形成源外油气藏。
曾旭田继先杨桂茹王波郭泽清王薇张海龙
关键词:柴北缘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被引量:10
2020年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沙威郭泽清张静付艳双
关键词:原油裂解气古油藏成藏模式柴达木盆地
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面积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面积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的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获取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中同类型原油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密度;根据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的埋深,计算原油裂解气藏古油藏...
郭泽清李剑谢增业杨春龙张璐董才源
生物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条件被引量:35
2006年
生物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20%以上,产量占天然气产量的10%以上,因此,生物气是一种重要类型的天然气资源。由于生物气气田(藏)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勘探开发成本低、资源量大、便于利用等特点,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气区别于热成因气,它的生成和分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盆地具有有利的生成条件(Ⅱ-Ⅲ型干酪根、寒冷的气候条件、还原环境、中性水介质条件和较快沉积速度等);盆地类型以年轻的坳陷型陆相沉积盆地为主,并且盖层稳定发育,后期构造稳定;气聚集在生气坳陷中心或邻近中心的隆起、早期圈闭及同沉积圈闭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西西伯利亚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为典型实例,总结了世界上生物气田(藏)的分布特征和成藏地质条件,期望对我国生物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郭泽清李本亮曾富英史占祯张绍胜孔骅
关键词:生物气成藏条件柴达木盆地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