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伯勋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疗效
  • 4篇激素
  • 3篇蛋白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分析
  • 3篇甲状腺激素
  • 3篇放射免疫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不全
  • 2篇血浆
  • 2篇血清
  • 2篇依赖者
  • 2篇疗效评价
  • 2篇慢性
  • 2篇老年
  • 2篇老年心功能不...
  • 2篇激素水平
  • 2篇继发性

机构

  • 23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陈伯勋
  • 12篇陈跃
  • 12篇甘西伦
  • 6篇张光莹
  • 6篇范旗
  • 6篇张春银
  • 5篇邱陵
  • 3篇雷正元
  • 2篇李志明
  • 2篇谭蓓蓓
  • 2篇陈启
  • 2篇焦伟
  • 1篇梁尚争
  • 1篇蔡亮
  • 1篇赵燕凌
  • 1篇杨西群
  • 1篇袁德良
  • 1篇张莉
  • 1篇官明
  • 1篇徐勇

传媒

  • 12篇泸州医学院学...
  • 6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8
  • 1篇198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9mTcO_(4)及^(113m)In-DTPA脑r闪烁照相诊断效能的初步评价
1987年
脑r闪烁照相是目前诊断颅内占位病变常用方法之一。本文对其诊断颅内占位病变的效能初步评价,准确率为79.49%。
张光莹陈启林远华陈伯勋雷正元刘达模李志明袁德良
关键词:颅内占位病变准确率
^(99)Tc-MDP治疗1例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陈伯勋陈跃
关键词:^99TC-MDP继发性癫痫疗效病例报告
甲状腺疾病TG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范旗赵燕凌甘西伦陈伯勋陈跃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TGA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球蛋白电化学发光法甲状腺滤泡
^(90)Sr治疗25例术后瘢痕组织增生的临床疗效评价
1996年
对25例术后引起的瘢痕组织增生,采用90Sr敷贴器治疗,对治疗剂量、疗程,注意事项作了介绍,疗效满意.痊愈率为92%,好转率8%,有效率100%.此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张春银邱陵陈伯勋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瘢痕组织增生
IGF-1,IGFBP_3,E_2在女孩性早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甘西伦陈跃陈伯勋范旗张莉
关键词:性早熟IGFBP3
IL-1β和IL-10在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2006年
甘西伦杨西群范旗陈伯勋谭蓓蓓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IL-10IL-1Β病后前列腺按摩液男性性病
基底节出血患者ET、NSE、TNF-α的含量水平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基底节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期、恢复期体内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在基底节出血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基底节出血组66例,健康对照组54例。基底节出血组分别于入院次日、第7天、第21天空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用RIA—Kit(ET、TNF-α)、电化学发光法(NSE)测定其含量变化水平。结果基底节出血组各时间的ET、TNF-αNS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T、TNF-α发病次日与第7天含量变化不显著(P〉O.05),与第21天含量变化显著(P〈0.01);NSE发病次日含量与第7、21天比较显著(P〈0.01),第7天与第21天含量比较不显著(P〉0.05)。结论ET在人和动物的脑、脊髓中均有广泛的分布,通过ET受体(ET-R)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引起强烈的缩血管效应;TNF-α是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来源于星形细胞、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巨噬细胞;NSE对神经元损害极为敏感,是神经元损害的标志酶,其主要存在于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中。基底节出血发生后颅内压明显升高,脑组织灌注量下降、缺血、缺氧、脑水肿等,刺激星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巨噬细胞等合成ET、TNF-α增加,在缺氧、缺血或中毒的情况下,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遭破坏,使NSE从细胞内进入细胞间隙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外周循环,从而使NSE含量急剧升高。因此在发病次日检测其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恢复期由于颅内压升高、缺血、缺氧、脑水肿等症状逐渐得以改善,受损细胞逐渐得以修复,此时ET、NSE和TNF-α含量较发病次日逐渐下降,但由于其修复过程极为缓慢,因此ET、NSE和TNF-α含量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
甘西伦黄惠范旗陈伯勋
关键词:TNF-ΑNSE
^(99)TC-MDP与^(153)Sm-EDTMP联合治疗肿瘤骨转移疗效评价
2002年
目的 :探讨99TC -MDP与1 53Sm -EDTMP联合治疗肿瘤转移骨痛疗效 ,以及是否优于单用1 53Sm -EDT MP治疗。方法 :分两组治疗 ,一组用99TC -MDP与1 53Sm -EDTMP联合治疗 ;另一组单用1 53Sm -EDTMP。结果 :联合治疗组 :2 7例 ,骨痛完全缓解 2 9.6 % ;骨痛部分缓解 5 5 .6 % ,止痛总有效率 85 .2 % ;无效 14 .8%。1 53Sm -DTMP组 4 0例 ,骨痛完全缓解 2 2 .5 % ;骨痛部分缓解 4 2 .5 % ,止痛总有效率 6 5 % ;无效 35 %。结论 :联合疗法治疗肿瘤转移重度骨痛和多发性骨转移病灶效果较好 ,优于单用1 53Sm -EDTMP。
邱陵张春银陈伯勋陈跃
关键词:^99TC-MDP^153SM-EDTMP肿瘤骨转移疗效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40例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探讨153衫-乙二胺四甲基磷酸(153SM-EUTMP)治疗骨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次静脉给药法,首次治疗量按18.5-55.5MBq/kg体重,第二次治疗按骨摄取率确定剂量。结果:治疗后骨痛消失者11例(27.5%),骨痛减轻者15例(37.5%),止痛总有效率为65%。治疗后骨转移肿瘤病灶消失或缩小者的总有效率27.5%(11/40)。结论: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和缓解病情作用。
邱陵陈伯勋李莹亚雷正元李志珍
关键词:骨转移瘤骨肿瘤疗效
PRL检测对诊断垂体肿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通过血清垂体泌乳素 (PRL)浓度的检测 ,了解PRL对诊断垂体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PRL ,其中 6 0例垂体瘤患者 ,2 5例手术后患者 ,5 4例健康志愿者。结果 :垂体瘤患者与正常比较 ,垂体瘤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 (P <0 .0 1) ,敏感性 73.33%。结论 :血清PRL检测是诊断垂体肿瘤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方法。
陈伯勋陈跃谭蓓蓓
关键词:垂体泌乳素垂体肿瘤放射免疫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