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建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影像
  • 6篇多排CT
  • 6篇额窦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4篇翼腭窝
  • 4篇鼻骨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多平面
  • 3篇多平面重建
  • 3篇多平面重组
  • 3篇影像学
  • 3篇预后
  • 3篇视神经
  • 3篇细胞
  • 3篇内镜
  • 3篇钩突
  • 3篇鼻内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陶建华
  • 16篇王振常
  • 15篇鲜军舫
  • 9篇张罗
  • 7篇李静
  • 6篇葛文彤
  • 4篇康天良
  • 4篇刘兆会
  • 3篇郭健
  • 3篇张征宇
  • 2篇周兵
  • 2篇王先忠
  • 2篇满凤媛
  • 2篇刘中林
  • 2篇李云川
  • 2篇杨磊
  • 2篇刘云福
  • 2篇李勇
  • 2篇韩德民
  • 2篇刘冰

传媒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全国第6届头...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第七届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5北京...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钩突上端附着位置的多排CT的MPR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鼻内镜副鼻窦手术的发展,对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依然存在着10%~25%左右的复发率,其中以慢性额窦炎的复发率最高.其原因在于额隐窝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术中难以确定额窦开口,从而导致额窦手术不彻底,甚至损伤前颅...
陶建华王振常张罗鲜军舫李静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多排CT
文献传递
蜗神经发育异常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蜗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影像诊断为蜗神经发育异常患者的CT及MRI表现,总结相关征象。17例患者均行MRI检查,常规行横轴面和冠状面SE T_1 WI,FSE T_2 WI,并采用三维快速平衡稳态(3D FIESTA)序列进行内耳成像;CT检查采用横轴面HRCT扫描。结果:MRI检查显示17例33耳蜗神经发育异常中,25耳蜗神经未显示,8耳显示细小。蜗神经未显示的25耳中,进行了HRCT检查的19耳均显示蜗神经孔异常改变.其中伴有内耳道狭窄18耳,骨迷路畸形15耳,前庭神经异常10耳,面神经细小2耳。蜗神经显示细小的8耳中,4耳伴有蜗神经孔异常改变,4耳内耳道呈壶腹状或喇叭状,5耳伴有内耳Mondini畸形。结论:HRCT显示蜗神经孔区异常改变可初步提示蜗神经发育异常。HRCT及MRI联合使用可较准确的显示蜗神经发育异常,对于临床人工耳蜗术前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征宇王振常鲜军舫陶建华郭健
关键词:蜗神经磁共振成像
眼眶非金属异物的CT和MRI影像表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眶内非金属异物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20年经手术证实的33例眶内非金属异物患者的CT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MRI检查。根据异物存留时间分为急性期(<5天)、亚急性期(5~30天)和慢性期(>30天)。结果:33例眼眶异物中,植物性异物30例,机油异物3例,继发感染28例。30例植物性异物中,急性期15例,异物CT值为-700~-300 HU,其中3例异物在T_(1)WI、T_(2)WI均呈低信号;亚急性期5例,异物密度从内到外逐渐升高,其中3例异物在T_(1)WI、T_(2)WI呈混杂等低信号,异物周围炎性组织明显强化;慢性期10例,异物呈等-高密度,CT值为40~70 HU,10例异物T_(1)WI呈等-高信号,T_(2)WI呈偏低信号,无强化,包裹异物的肉芽肿明显强化。3例机油性异物CT值为-130~-110 HU,T_(1)WI和T_(2)WI均呈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无强化,异物肉芽肿明显强化。结论:CT是眼眶非金属异物急诊首选检查方法,灵活调整窗宽窗位可提高急性期异物检出率,不同存留时间段的植物性异物密度不同。MRI对急性期明确有无异物和评估继发感染更有优势。
陶建华邹萌陈青华曲晓霞李建红康天良刘兆会
关键词:眼眶非金属异物植物性异物机油磁共振成像
翼腭窝通道CT多平面的重建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多排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观察正常成人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相关通道。方法选择无翼腭窝及其通道病变的成人共60例,螺旋CT扫描,骨算法成像,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根据各个通道走行,进行MPR。结果翼管前口横径(5.12±0.54)mm,后口横径(3.72±0.43)mm。翼管自前向后斜行向上43侧,斜行向下59侧,平行18侧。突入蝶窦腔内39侧,骑跨于蝶窦下壁54侧,位于蝶窦下壁的骨质内27侧。圆孔前口横径(3.29±0.25)mm。圆孔自前向后斜行向上41侧,斜行向下52侧,平行27侧。约1/2以下管壁突入蝶窦腔68侧,约1/2及以上管壁突入蝶窦腔31侧,位于蝶窦外下壁骨质内21侧。腭鞘管100%显示,管壁完整51侧,管径(0.88±0.04)mm。犁鞘管43%显示,管径(0.51±0.02)mm。蝶腭孔前后径(6.8±0.29)mm。腭大孔前后径(8.24±0.38)mm,横径(5.12±0.35)mm,腭大管与硬腭夹角(71.71±3.86)度。结论应用多排CT的MPR技术可以客观和全面的反映正常成人上述PPF通道的形态及毗邻关系。
陶建华王振常鲜军舫李勇满凤媛毛征刘冰
关键词:颅骨解剖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视神经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39例的资料,男25例,女14例,年龄15~80(40±16)岁,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2)与非复发组(n=27),对其临床表现、复发相关因素、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累及眼别63只眼,其中视神经周围炎(OPN)30只,占47.6%(30/63);发作次数1~9次,其中12例发作≥2次。发病时重度视力损害(SVL)有37只眼[58.7%(37/63)],最终随访视力SVL有7只眼[11.1%(7/63)]。视盘水肿48只眼[76.2%(48/63)];视神经MRI长节段病变47只眼[74.6%(47/63)]。1例合并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复发组比非复发组年龄小[(28.5±9.8)岁比(43.3±16.4)岁,P=0.001];两组的性别、是否双侧发病、最初视力、最终视力、视盘是否水肿、头和脊髓是否有病灶以及是否加免疫抑制剂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的患者急性发作期均予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16例加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缓解。结论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多双眼同时发病,常表现为OPN,多伴视盘水肿,病初视力损害重,但大多视力恢复较好。可能合并脑膜炎和脑炎。视神经MRI显示病变常表现为长节段病变。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疼痛和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孟超赖春涛陶建华杨庆林刘磊王佳伟
关键词:视神经炎
翼腭窝及其通道的解剖学和影像学
2008年
翼腭窝内有上颌动脉的翼腭窝段及其分支、上颌神经的翼腭窝段和翼腭神经节的节前、节后神经纤维等重要结构走行.同时翼腭窝与头颈部多个腔隙相通,是病变扩散的重要途径.随着以内镜为代表的颅底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临床对翼腭窝及其通道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翼腭窝及其通道在解剖学和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陶建华王振常李静
38例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head and neck 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HNEMP)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22年1月间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38例新诊断且未治疗的HNE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及其预后。结果38例患者中,病变呈现鼻颅眶沟通性者5例(13.2%),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8例(21.1%)。仅接受单纯手术切除的患者17例(44.7%),术后给予放疗者13例(34.2%),化疗者8例(21.1%),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者5例(13.2%)。治疗后评价疗效,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2例。中位随访86个月,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92.1%和94.7%。其中,颅鼻眶沟通病变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13个月,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40%和60%,而其余组均为100%。此外,病变范围≥5 cm和累及鼻颅眶沟通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HNEMP发病率低,治疗上以手术联合放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颅鼻眶沟通病变及高肿瘤负荷为不良预后因素。
杨磊王明婕曾立洁陶建华王承稷王亮
关键词:浆细胞瘤头颈部肿瘤预后
鼓室硬化的HRCT诊断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鼓室硬化的HRCT表现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 (共 2 9耳 )经临床证实的鼓室硬化患者 ,均经HRCT检查。结果 病变累及鼓膜 19耳 ,均表现鼓膜增厚 ,其中出现钙化 12耳 ,呈条状 9耳 ,点状 3耳。鼓膜内陷 9耳。病变位于鼓室内 2 8耳 ,表现为钙化及软组织影共存 2 3耳 ,软组织影 4耳 ,仅为钙化影 1耳。软组织影按形态分为条索状 3耳 ,斑片状 2 4耳 ,钙化影按其形态分为点状 10耳 ,筛网状 6耳 ,团块状 8耳。硬化斑块包埋听骨链 2 0耳。粘连锤骨 7耳 ,砧骨 6耳 ,镫骨 2耳。硬化斑块与听小骨关系不密切 2耳。累及鼓膜张肌腱 1耳。结论 HRCT可以准确地显示鼓膜和鼓室内硬化斑块及其并发改变 ,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刘兆会王振常陶建华鲜军舫
关键词:鼓室硬化钙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鼻丘气房的多排CT的MPR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成为内镜下鼻窦外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传统观念认为钩突上端的附着位置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近两年来Wormald和张罗提出鼻丘气房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另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同时提出...
陶建华王振常张罗葛文彤李静鲜军舫
关键词:鼻丘气房多排CT额窦开放术鼻内镜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成人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及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附1600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资料库1600例成人正常鼻骨影像资料,其中男800例、女800例,年龄18~80岁。采用MSCT薄层扫描,利用标准算法的原始图像重建出容积再现(VR)图像,分析鼻骨末端形态8种类型(M型、左侧缺损型、右侧缺损型、拱型、V型、倒V型、锯齿型、平坦型)的占比;利用骨算法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出平行于硬腭的横断面和平行于鼻骨的冠状面图像,对鼻骨末端形态、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进行侧别、性别间对比分析;将鼻骨划分为6个象限,分析鼻骨孔、鼻骨其他孔的位置占比。结果(1)鼻骨末端形态最常见的3种类型依次是M型[男60.00%(480/800)、女48.75%(390/800)]、锯齿型[男12.75%(102/800)、女14.13%(113/800)]和左侧缺损型[男7.63%(61/800)、女11.13%(89/800)],其中M型和左侧缺损型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种类型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鼻骨孔出现率为59.93%(959/1600,例),共1683孔,其中男性为67.25%(538/800)、963孔,女性为52.63%(421/800)、720孔,男性鼻骨孔出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3,P<0.001);左侧为53.25%(852/1600)、右侧为51.94%(831/1600),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0)。鼻骨孔以前中象限最多见,男性为67.49%(650/963)、女性为69.86%(503/720)。(3)鼻骨其他孔总出现率为23.13%(370/1600)、共506孔,男性为31.13%(249/800)、女性为15.13%(121/800),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01);左侧为14.88%(238/1600)、右侧为16.06%(257/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353)。鼻骨其他孔最常见于前上象限,男性为34.49%(119/345)、女性为26.08%(42/161)。(4)咬
陶建华曲晓霞张怀宇李铮康天良刘云福鲜军舫
关键词:鼻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