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昕 作品数:42 被引量:14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帕金森病抑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95例以及常规体检的正常对照63名。记录帕金森病患者的性别、学历、发病年龄、病程等一般病史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及Hoehn-Yahr分期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帕金森病相关抑郁进行横断面资料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54.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9%)。19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HAMD平均得分为(8.74±5.51)分,其中不伴抑郁者89例(45.6%),伴随抑郁者106例(54.4%),且以轻度抑郁为主(95例)。伴抑郁与不伴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焦虑躯体症状[4(2,5)分与1(0,2)分,Z=-8.69,P=0.00]、认知因子[1(0,2)分与0(0,0)分,Z=-7.01,P=0.00]、阻滞因子[2(1,3)分与0(0,1)分,Z=-7.95,P=0.00]、睡眠因子[2(1,3)分与0(0,1)分,Z=-6.42,P=0.00]及绝望因子[2(1,3)分和1(0,1)分,Z=-7.16,P=0.00]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而在体重因子[0(0,0)分和0(0,0)分,Z=-1.28,P=0.20]、症状日夜变化[0(0,0)分和0(0,0)分,Z=-0.19,P=0.85]方面差异不明显。伴抑郁与不伴抑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30(22,44)分与14(5,24)分,Z=-7.03,P=0.00]、运动能力[6(2,13)分与1(0,5)分,Z=-3.67,P=0.00]、日常生活[4(1,8)分与1(0,4)分,Z=-2.81,P=0.01]、情感健康状态[5(2,11)分与0(0,2)分,Z=-5.82,P=0.00]、耻辱[2(0,5)分与0(0,1)分,Z=-3.10 金丽莹 苏闻 金莹 李淑华 马欣昕 刘慧菁 杜危 蔡晓杰 陈海波关键词:帕金森病 抑郁 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冲动强迫行为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冲动强迫行为(ICB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北京医院及北京平谷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冲动控制障碍问卷(QUIP)评定ICBs,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服药情况,完成相关量表评定。以是否具有ICBs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分析;以ICBs为因变量,以帕金森病发病年龄、是否饮茶、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金刚烷胺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DA-LEDD)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1例帕金森病患者中24例QUIP筛查阳性,其中13例(5.63%)确诊ICBs,包括强迫性购物2例(0.87%),病理性赌博1例(0.43%),性欲亢进4例(1.73%),刻板行为8例(3.46%),多巴胺失调综合征2例(0.87%);具有两项及以上ICBs的患者有3例。ICBs组DA-LEDD[137.5(37.5,175.0) mg/d]高于非ICBs组[50.0(0,125.0) mg/d,Z=-2.175,P=0.030],饮茶比例大于非ICBs组[2/13和3/218(1.4%),χ^2=11.369,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总分及UPDRS-Ⅲ评分、修订的Hoehn-Yahr分期量表评分、认知功能、焦虑抑郁评分、DA-LEDD、左旋多巴每日等效总剂量、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使用金刚烷胺、吸烟、饮酒、喝咖啡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A-LEDD(≥100 mg/d)与ICBs的发生呈正相关(OR=4.404, 95% CI 1.191~16.284,P=0.026)。结论ICBs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并非罕见,主要临床类型为刻板行为,ICBs的发生很有可能与较高剂量(DA-LEDD≥100 mg/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使用相关。 王凯丽 苏闻 金莹 李淑华 刘慧菁 马欣昕 蔡晓杰 陈海波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PET和SPECT能提示PD患者黑质及基底节神经核团功能的异常,...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医疗临床脑脊液信息采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临床脑脊液信息采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取液管穿刺插入人体中,使该取液管的前端浸入到人体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中,该取液管包括管体、穿刺部分以及侧向取液口,第二步、利用该取液管抽取脑脊液,在该取... 苗苗 马欣昕 尹家文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核团体积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磁共振成像上基底节核团体积及其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筛选辅助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智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 李淑华 金莹 蔡晓杰 陈敏关键词:帕金森病患者 尾状核 基底节 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老年人脑小血管病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小血管病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参加查体、有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60岁以上的被试者314例进行横断面研究。脑小血管病组要求头部MRI达到以下标准:Fazekas评分≥3分;或Fazekas评分≥2分,合并1个腔隙;有新发皮层下梗死灶;有脑微出血。比较脑小血管病组(129例)和无脑小血管病组(对照组,185例)的甲状腺功能有无差异。结果脑小血管病组和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比较,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0,P=0.001)。有腔梗组和无腔梗组的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6,P=0.002),有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组的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4),脑白质高信号的Fazekas评分各组间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T3)(F=3.092,P=0.027)、FT3(F=5.427,P=0.001)、游离甲状腺素(FT4)(F=2.646,P=0.04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高脂血症、反T3、FT4后,年龄(OR=1.044,95%CI:1.022~1.067,P=0.000)、高血压(OR=0.533,95%CI:0.294~0.963,P=0.037)、FT3(OR=0.276,95%CI:0.159~0.478,P=0.000)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结论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较低的FT3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相关。 杜危 刘芳 邱蕾 陈涓 马欣昕 李伟 徐蕾 陈玉辉 刘银红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类 脑微出血 帕金森病伴视幻觉的影响因素及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视幻觉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与PD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PD门诊就诊的187例Hohen—Yahr分期(H—Y分期)为1~3期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有视幻觉(VH)组和无视幻觉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帕金森病常规的非运动并发症问卷(NMSquest)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调查PD患者睡眠情况,分析PD视幻觉的影响因素。结果(1)187例PD患者视幻觉的发生率为22.5%。(2)VH组与无VH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一部分评分,VH组明显高于无VH组[3.5(2,5)分比2(1,3)分,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高于无VH组[10(6.75,15)分比8(5,11)分,11(7.75,17)分比9(5,13)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生动梦境、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发生率VH组显著高于无VH组(61.9%比40.7%,71.4%比47.6%,P〈0.05),日间嗜睡和不宁腿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分VH组明显低于无VH组[111(92.75,128.25)分比123(109,135)分,P〈0.051。(4)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显示生动梦境的出现(P=0.045)、PDSS低分数(P=0.006)是PD视幻觉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Y分期1—3期PD患者视幻觉发生率为22.5%。生动梦境的出现及严重的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视幻觉出现独立相关。 武冬冬 李淑华 金丽莹 金莹 崔艺耀 赵鸿 刘慧菁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关键词:帕金森病 幻觉 睡眠 社区老年人群运动功能与情绪和认知及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探究社区老年人群运动功能与情绪、认知、睡眠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随机招募60~90岁共739名受试者,根据TUGT时间(t),将受试者分为运动正常组、运动轻度异常组和运动明显异常组。收集基本信息,并应用TUGT评估运动功能,中国修订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抑郁程度,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过度日间嗜睡程度。分析受试者运动功能与认知、情绪及睡眠的相关性。结果收缩压、心率、PHQ-9、MMSE、ESS得分是TUGT时间的影响因素。TUGT时间与PHQ-9及ESS得分呈正相关,与收缩压、心率、MMSE得分呈负相关,与MMSE子成分中定向力、即刻记忆力及语言能力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Q-9得分升高(运动轻度异常组OR=1.099,95%CI:1.045~1.155,P<0.001;运动明显异常组OR=1.150,95%CI:1.066~1.242,P<0.001)、MMSE得分降低(运动轻度异常组OR=0.939,95%CI:0.886~0.995,P<0.033;运动明显异常组OR=0.793,95%CI:0.729~0.862,P<0.001)、ESS得分升高(运动轻度异常组OR=1.139,95%CI:1.094~1.186,P<0.001;运动明显异常组OR=1.203,95%CI:1.132~1.279,P<0.001)与运动功能下降独立相关。结论抑郁状态、认知障碍及过度日间嗜睡与社区老年人群运动功能下降具有相关性,TUGT可用于社区老年人群的运动功能下降的早期筛查。 刘玥滢 马欣昕 杜宇 段晶晶 肖建红 林坚 黄雄昂 刘超 王斌斌 陈武君 邓婷 陈涛 苏闻关键词:抑郁 启动“脑健康行动”把握“机会窗口期” 2023年 脑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本质。“脑健康行动”致力于预防脑部疾病和改善脑部疾病患者的预后。该文介绍脑健康的概念及脑健康行动的意义、目标、内容,强调启动“脑健康行动”的重要性,对具体实施方案及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并提出针对认知障碍预防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王建业 马欣昕 苏闻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抑郁症状对中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中长期随访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预测因素。方法检索本研究中心PD患者电子数据库,纳入一般信息、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Y分期、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等评分完整且完成1年随访的PD患者80例,分析无抑郁组(38例)、抑郁缓解组(22例)、抑郁组(20例)间PD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4年后随访评估,比较基线伴抑郁和不伴抑郁患者疾病进展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差异。依据PDQ-39变化值,应用聚类分析法将患者重新分为生活质量下降快组(18例)和下降慢组(32例),分析生活质量快速下降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抑郁组患者随访末生活质量较基线下降(P=0.017)。抑郁组PDQ-39评分高于无抑郁组和抑郁缓解组患者。4年随访末患者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H-Y分级、PDQ-39评分均较基线增加(P<0.05),且PD伴抑郁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显著、病情进展更快。生活质量下降快组和下降慢组比较,病程、UPDRS总分、H-Y分期、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39、0.003、<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254,P=0.020)、基线HAMD评分(OR=1.450,P=0.003)是生活质量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较抑郁缓解和无抑郁患者差。PD伴抑郁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生活质量下降更显著。病程和抑郁对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有预测价值。 蒋岩岩 陈海波 龙云飞 李淑华 金莹 刘慧菁 马欣昕 苏闻关键词:帕金森病 抑郁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