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洪流

作品数:740 被引量:74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4篇专利
  • 2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22篇医药卫生
  • 17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文化科学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电子电信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2篇康复
  • 144篇关节
  • 124篇机器人
  • 105篇外骨骼
  • 82篇上肢
  • 73篇假肢
  • 61篇康复机器人
  • 51篇上肢康复
  • 49篇轮椅
  • 44篇假手
  • 42篇穿戴
  • 37篇康复训练
  • 36篇控制系统
  • 35篇护理
  • 31篇下肢外骨骼
  • 30篇下肢
  • 29篇膝关节
  • 27篇肘关节
  • 26篇屈曲
  • 26篇髋关节

机构

  • 736篇上海理工大学
  • 18篇上海健康医学...
  • 6篇丹阳假肢厂有...
  • 3篇长治医学院
  • 3篇上海大学
  • 3篇中央研究院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上海建桥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璟和技创...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37篇喻洪流
  • 223篇孟巧玲
  • 98篇石萍
  • 61篇赵展
  • 60篇李素姣
  • 35篇易金花
  • 34篇胡鑫
  • 34篇李慧
  • 32篇简卓
  • 32篇李继才
  • 30篇孟青云
  • 26篇张宇玲
  • 26篇顾余辉
  • 25篇杜妍辰
  • 24篇陈爽
  • 23篇钱省三
  • 20篇赵伟亮
  • 19篇官龙
  • 19篇胡杰
  • 17篇沈力行

传媒

  • 26篇中国康复医学...
  • 2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5篇生物医学工程...
  • 1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1篇建模与仿真
  • 8篇中国康复理论...
  • 8篇北京生物医学...
  • 8篇软件导刊
  • 8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5篇信息与控制
  • 5篇中国生物医学...
  • 5篇智能计算机与...
  • 4篇电子科技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机械设计与研...
  • 3篇机械设计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11篇2025
  • 63篇2024
  • 93篇2023
  • 71篇2022
  • 89篇2021
  • 53篇2020
  • 56篇2019
  • 21篇2018
  • 43篇2017
  • 18篇2016
  • 37篇2015
  • 28篇2014
  • 52篇2013
  • 27篇2012
  • 23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7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Kinect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偏瘫步态评估方法和介质
本发明涉及基于Kinect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偏瘫步态评估方法和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Kinect相机采集患者的步态视频数据;S2:根据S1获取的步态视频数据提取人体骨架的关节点空间坐标,并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取...
尹梓名姜艺喻洪流郑建立
狭窄动脉流固耦合模型Ansys/CFX数值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建立动脉管壁/血液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和CFX相互结合的专用流固耦合算法Fluid Solid Interface实现结构分析和流体分析的单向耦合计算和双向耦合计算,在给定脉冲压下条件下模拟出弹性管壁和刚性管壁剪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且进行比较。由瞬态动力流固耦合模拟中所知,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一定的脉冲压下,刚性管壁中,狭窄管段下游出现了流动分离区域,随着流场的延长,流场压力上升并且稳定,弹性血管内的壁面剪应力,由于管壁的弹性,要比刚性管内的减小明显,但其位移比刚性管壁的位移要大,更加接近正常生理状况。刚性管壁无法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进行比较好的模拟,由其耦合计算所得的一些结论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数值分析中将结构钢作为刚性管,所得变形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实验中可将其作为理想化的刚性管。模拟所得刚性管壁剪应力较大,加速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动脉硬化,引起更大的剪应力,导致恶性循环。
顾媛郦鸣阳沈力行喻洪流丁皓赵改平
关键词:流固耦合剪应力
一种穿戴式肘关节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肘关节骨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臂固定部,固定在使用者的上臂;减速电机,固定在上臂固定部的一侧,用于产生运动;运动传输组件,用于传递减速电机产生的运动;以及前臂固定部,固定在使用者的前臂,与运动传输...
李新伟喻洪流昌赢黄小海汪晓铭郝亮
冗余度机械手回避多边形窗口障碍的方法及仿真被引量:1
2008年
障碍物回避问题是冗余度机器人应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封闭、非封闭、有厚度的多边形窗口障碍模型,定义了回避障碍作业准则函数,提出一种简单、通用的回避均匀厚度障碍的方法,并考虑到了若干个同类附加作业间的优化问题,以及回避障碍算法和传感器信息的结合使用问题。最后,通过对一个7-DOF机械手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沈凌喻洪流吴伟国
关键词:冗余度机械手逆解障碍回避
人体外动力假手技术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11年
假肢是康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残肢者的健康。假肢是使截肢者康复、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上肢假肢则是为上肢截肢者安装的假肢,用以代偿失去的上肢功能。近年来因战争、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导致截肢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因此,开展假肢的研究对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其医疗福利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李盼盼喻洪流赵胜楠
关键词:假手康复工程截肢者回归社会上肢功能交通事故
基于高效时空图卷积的异常步态识别算法研究
2023年
为实现人体异常步态的自动识别,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效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步态识别算法,使用两个Kinect深度相机传感器提取人体三维骨架数据,基于时空图卷积采用早期多分支融合策略,生成关节、运动和骨骼三类特征。经特征融合后,使用两个时空图卷积块作为主流网络进行训练,结合时空关节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鉴别能力。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测试分别取得了99.37%和96.10%的平均准确率,实验结果高于其他基于骨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本研究提出的高效时空图卷积网络能有效鉴别异常步态,有助于异常步态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尹梓名姜艺喻洪流单新颖于龚瑶傅宇栋罗军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智能助行器用户运动意图估计算法
2024年
智能助行器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帮助行动不便的个体维持独立性和减轻日常活动困难方面发挥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用户运动意图估计是使用者准确控制助行器的关键。本文针对下肢行动不便的人群设计了一款智能助行器,该助行器通过3维力传感器和2维激光雷达采集用户行走状态信息。在用户运动意图估计算法中,原有的线速度估计方法容易受到里程计误差的干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腿部相对位置的用户意图线速度估计方法。同时,为解决仅依赖3维力传感器难以准确估计下肢行动不便人群的意图角速度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角速度估计方法。同时考虑到算法处理数据造成的滞后,本文将Informer模型融入算法中,克服了人机实时交互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线速度估计方法准确度达到98.44%,而角速度估计算法准确度达到了96.6%。通过肌电信号反映,用户能够更轻松地使用本文设计的助行器,而Informer模型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助行器的便捷性。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张一勤王亚刚姚旭文何佳桥周康寿孟巧玲喻洪流
关键词:多传感器融合INFORMER
穿戴式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一种穿戴式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小腿套、盘簧室、由盘簧和盘簧轴组成的盘簧组件、曲形连杆、直连杆和脚套。本发明是一种穿戴式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利用盘簧弹性势能协助踝关节进行背屈、跖屈运动的助力器,适用于踝关节有一定活动能力的...
张宇玲赖琦彘李根生陈苏阳蒋清锋赵展喻洪流陈雷费璐益奚春联
文献传递
便携式多模式控制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模式控制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拇指板上装有四指驱动机构和四指减速机构,拇指板上装有拇指驱动机构和拇指减速机构,四指驱动机构通过四指减速机构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弧形滑槽机构及自适应手指调节机构,通...
喻洪流王振平王露露何荣荣
文献传递
基于青年人足底压力测试的步态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对青年人足底压力中心线变化规律的研究,找到足底压力中心线与步态稳定性、平衡性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分析了基于足印帧技术的足底压力分布几何中心和压力中心的测试原理和计算方法,并推导了二者在和两个方向的计算公式。同时我们利用该测试原理采集了131名青年人正常速度行走时的足底压力,并重点分析了其中14人的足底压力中心线和几何中心线,为建立青年人正常行走步态的时间、空间和力学参数等数据库提供了参考数据,得到了行走时测试对象足底的几何中心线和压力中心线变化规律,分析认为正常人行走时几何中心线和压力中心线间存在差异。压力中心轨迹揭示足运动稳定性,足底压力中心线的长度变化和横向变化可用于各类人群的足底压力研究、临床足疾诊断与和手术效果评判。
孟青云谈士力喻洪流沈力行庄建海王金武
关键词:足底压力
共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