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超

作品数:51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玉米
  • 12篇除草
  • 11篇杂草
  • 9篇除草剂
  • 8篇药害
  • 6篇药效
  • 5篇烟嘧磺隆
  • 5篇农药
  • 5篇嘧磺隆
  • 5篇小麦
  • 5篇麦田
  • 4篇悬浮种衣剂
  • 4篇玉米田
  • 4篇玉米田杂草
  • 4篇双子叶杂草
  • 4篇组合物
  • 4篇混配
  • 4篇害虫
  • 4篇粉虱
  • 4篇白粉

机构

  • 51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1篇张永超
  • 47篇王恒亮
  • 41篇吴仁海
  • 22篇鲁传涛
  • 21篇苏旺苍
  • 17篇孙建伟
  • 13篇高新菊
  • 7篇段云
  • 6篇张玉聚
  • 6篇夏明聪
  • 6篇刘焕民
  • 5篇孙祥龙
  • 4篇原京超
  • 4篇马毅辉
  • 4篇葛玉红
  • 3篇薛飞
  • 3篇杨党伟
  • 3篇职倩倩
  • 3篇孙兰兰
  • 2篇张保民

传媒

  • 12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农药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杂草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河南省植保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生长及保护酶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以粳稻(郑稻18)和籼稻(绵优83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盆栽及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生理反应。在水稻萌发期,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168 7,0.163 7μg/mL,表明二者在芽期对精恶唑禾草灵均较为敏感。在水稻2~3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后15,30 d,籼稻的IC50分别为279.56,173.49μg/mL,而试验剂量下(12.5~400μg/mL)粳稻生长抑制率低于30%,表明粳稻对精恶唑禾草灵有较高的耐药性。在粳稻4~5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结果显示,18.45 a.i g/hm2剂量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因此,田间使用精恶唑禾草灵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GSH-Px、SOD、CAT、POD等保护酶系的影响各不相同,表明2种水稻在解毒及应对精恶唑禾草灵胁迫机制上存在着差异。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鲁传涛王恒亮张永超马毅辉
关键词:精恶唑禾草灵粳稻籼稻药害保护酶系
高粱上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的筛选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降低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对高粱上施用精异丙甲草胺的安全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氯丙烯胺、AD 67种子处理对高粱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适合作为高粱上除草剂的安全剂。解草啶处理虽然对高粱安全,但无法有效缓解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解草酮5 g/kg及20 g/kg种子处理缓解效果较好,对高粱株高的缓解率分别为88.54%、77.14%,对鲜质量的缓解率分别为27.34%、40.66%;解草酮600~2400 g/hm2与精异丙甲草胺1200 g/hm2混合喷施,对高粱药害的缓解率为11.44%~34.73%,说明解草酮能够有效降低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提高高粱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鲁传涛王恒亮张永超薛飞
关键词:高粱安全剂种子处理
一种防治蚧壳虫类害虫的油基制剂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蚧壳虫类害虫的油基制剂,该油基制剂以异丙威和啶虫脒为有效成分,甲酯化植物油为增效助剂。本发明在将啶虫脒和异丙威复配并做成油基制剂时,采用甲酯化植物油作为增效助剂,甲酯化植物油可...
吴仁海段云王恒亮苏旺苍张永超鲁传涛
文献传递
一种1,5‑二芳基‑3‑甲酸酯吡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二芳基‑3‑甲酸酯吡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其结构通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0977905630000011.GIF" he="551" imgContent="draw...
马毅辉霍好胜郭梅燕张永超高新菊王恒亮
文献传递
烟嘧磺隆与氰草津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烟嘧磺隆与氰草津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有显著的增效作用。4%烟嘧磺隆30 g/hm2与4%氰草津300g/hm2、450 g/hm2、600 g/hm2混用后15 d和30 d,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但在施药初期玉米下部叶片有黄化、枯死等药害症状。室内试验表明,烟嘧磺隆和氰草津混用对玉米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为相加或拮抗作用。
吴仁海孙建伟李秀杰王恒亮张永超
关键词:烟嘧磺隆玉米防效安全性
10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的毒力及联合毒力被引量:15
2012年
【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引起甘薯黑斑病的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timbriataEllisandHalsted)的毒力及部分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粉唑醇毒力较高,其EC50值为0.0654mg/L;其次为氟硅唑,EC50值为0.1508mg/L;异菌脲、三唑酮、嗯霉灵的EC50值在1-10mg/L之间,抑菌活性高于甲基硫菌灵。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百菌清质量比2:1的配比、甲基硫菌灵与粉唑醇质量比2:1的配比、百菌清与粉唑醇质量比5: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结论]为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的杀菌剂提供了毒力测定依据。
张德胜张永超乔奇秦艳红田雨婷王爽张振臣
关键词:杀菌剂毒力联合毒力
用于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复合除草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复合除草剂,该复合除草剂是由利谷隆原药、莠去津原药加入填料、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和展着剂等经粉碎加工而成的可湿性粉剂(WP)以及加入乳化剂、增粘剂、稳定剂、分散剂、渗透剂、消泡剂和水...
王恒亮鲁传涛刘焕民孙建伟张保民艾国民张永超
文献传递
花生田杂草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恒亮刘焕民张玉聚吴仁海张永超孙建伟刘玉霞周新强孙化田段文卿李凤霞高素贞王守国李凤先王德亮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为害严重、防治困难,花生田杂草防效不稳、药害频繁,严重地影响着花生的丰产与丰收。2000-2009年间,深入全省18个地市、30个县、650个点进行了杂草调查工作;...
关键词:
关键词:防治药剂除草剂
一种麦田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麦田杂草的除草剂组合物。该除草剂组合物由氰草津、苯磺隆及相应助剂和/或填料配制成,其中氰草津与苯磺隆的重量之比为2∶0.01~1,氰草津、苯磺隆的重量之和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0~90%。氰草津和苯磺隆联用...
吴仁海王恒亮孙建伟张永超鲁传涛夏明聪杨党委孙祥龙
文献传递
敌百虫·啶虫脒混配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2009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210nm检测波长,测定敌百虫.啶虫脒混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在此检测方法中,敌百虫.啶虫脒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162、0.0120;变异系数分别为0.08%、0.1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100.2%;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95。
吴仁海王恒亮李秀杰张永超孙建伟
关键词:敌百虫啶虫脒高效液相色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