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希强

作品数:125 被引量:99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17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7篇玉米
  • 32篇选育
  • 30篇杂交
  • 28篇杂交种
  • 22篇玉米杂交
  • 22篇玉米杂交种
  • 19篇性状
  • 19篇自交
  • 19篇自交系
  • 15篇玉米自交系
  • 15篇育种
  • 13篇农艺
  • 13篇农艺性
  • 13篇农艺性状
  • 12篇栽培
  • 11篇品种选育
  • 9篇栽培技术
  • 9篇种质
  • 8篇玉米新品种
  • 8篇玉米育种

机构

  • 78篇丹东农业科学...
  • 45篇辽宁省丹东农...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辽宁省农业机...
  • 2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铁岭市农业科...

作者

  • 125篇景希强
  • 34篇丰光
  • 27篇王亮
  • 26篇高洪敏
  • 21篇李妍妍
  • 21篇何晶
  • 19篇杨辉
  • 19篇王孝杰
  • 17篇于兵
  • 15篇曹祖波
  • 15篇唐文明
  • 14篇李方明
  • 13篇宁家林
  • 12篇刘君
  • 12篇陈丽
  • 10篇黄长玲
  • 10篇王秀凤
  • 10篇陈刚
  • 9篇佟圣辉
  • 9篇姚永祥

传媒

  • 34篇玉米科学
  • 20篇辽宁农业科学
  • 13篇杂粮作物
  • 5篇中国种业
  • 4篇作物杂志
  • 3篇种子
  • 3篇新农业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农业开发与装...
  • 2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种子科技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垦殖与稻作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茎秆拉力强度相关的倒伏遗传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以郑58×PH4CV杂交种构成的6个世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玉米灌浆期,取正常生长玉米植株以穗位处作为着力点测定与地面夹角呈60°时拉力。通过P1、P2、F1、F2、B1、B2共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拉力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茎秆倒伏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分离世代F2和B1群体茎秆拉力数值呈多峰分布,并有一个主峰表现明显,B2群体茎秆拉力数值频率主要呈多峰分布。玉米茎秆拉力强度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多基因遗传率较高,达到96.12%,说明要选育茎秆拉力强度较高的品系,基础试材非常关键,而且要注重早代试材的筛选。
李妍妍景希强丰光何晶齐华
关键词:玉米抗倒性
南繁玉米试验地不同除草剂防效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以"玉洋洋"、"玉临军"、"苞卫"、"随薏打"和"金都尔"5种化学除草剂为试验药剂,以丹玉8479为试材,研究南繁玉米试验田的杂草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间对杂草的防效存在差异性,"玉洋洋"和"随薏打"防效较好,最高值超过90%;"苞卫"和"金都尔"的防效周期较长,达30~35 d。5种除草剂对玉米均相对安全,对收获产量影响也较小。综合防治效果和防控周期考虑,在南繁玉米试验田根据不同需要可以使用"玉洋洋"和"苞卫"2种除草剂。根据海南冬季农田生产的特殊性,施用除草剂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并防止漂移,避免对周围瓜菜和后茬作物产生影响。
丰光吕春波王亮唐文明陈得义高旭东景希强
关键词:玉米除草剂防效
黄旅群体的建立和利用研究
通过对含有黄改系和旅大红骨系的群体一个轮回的改良发现,用这种方法组建的群体后代克服了旅系和黄改系的缺点,提高了抗倒伏耐密植能力,改良的品质。同时保持了旅大红骨类群高配合力的优点。对扩增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谢志涛景希强
关键词:配合力
氮肥后移对玉米冠层内物质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研究不同施氮量、不同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对玉米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80 kg/hm2时,产量表现为基施处理最高,较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17%、7.69%;施氮量为75 kg/hm2时,拔节期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基施、大喇叭口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0.31%、4.61%。大喇叭口期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量少,氮肥利用效率低,说明氮肥后移需考虑植株前期对氮素的需要。拔节期施肥处理产量与基施处理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相当或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冠层内茎叶干物质比例协调,生育后期穗下层茎叶干物重下降缓慢,氮素利用效率高。施氮量为75 kg/hm2,氮肥适当后移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张丽丽齐华樊叶杨海龙付俊许淑娟景希强王璞
关键词:玉米施氮时期干物质积累
多抗性玉米自交系丹299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丹299是1987年以热带种质PN78599为基础试材,采用大群体、涝性胁迫、早代测配和定向选择等技术,经过南北连续自交于1991年选育而成。多年试验表明,丹299具有高产、耐涝、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发芽势强、保苗率高、米质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自交系之一。
杨辉景希强王亮唐文明李方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多抗推广应用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的选育与评价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经多代、大群体精心选育而成。继承和遗传了丹340丰富的种质基础,在植株形态、抗倒性和抗病性等多种性状上均有重大改进。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多为晚熟、稀植大穗、紧凑型品种。与...
陈刚景希强陈丽岳辉佟圣辉时俊光陈晓旭杨海龙付俊孙玉军龙玉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
文献传递
丹玉26号玉米
陈刚孙义吴纪昌王孝杰王作英刘波佟圣辉景希强陈丽陈忠张强李思烈范香久潘立忠刘伟
该成果是辽宁省科委下达的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选育的课题项目。课题编号91201001。丹玉26号(原代号丹210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抗病的自选系丹9046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成的杂交种。院内比较试验平均70...
关键词:
关键词:丹玉26号玉米
转Bt基因玉米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试验以转Bt基因玉米丹BT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大田种植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对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浆期全磷含量,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缓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其余生育时期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缓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转Bt基因玉米土壤水解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在抽雄期和灌浆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硝态氮含量则在拔节期和抽雄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在成熟期却显著升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从拔节期开始,除了灌浆期的速效磷含量,非转基因玉米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转Bt基因玉米。
景小鹏李建东周旭梅景希强
关键词:转BT基因玉米土壤养分
科研是立院之本 开发是强院之路
2008年
2008年,丹东农业科学院迎来了成立60周年庆典。 丹东农业科学院的前身——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3月,1996年9月改为丹东农业科学院。6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使丹东农科院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希强
关键词:农科院
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103
2010年
选取3个代表性的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株高和穗位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度、穿刺力、茎粗和穗位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王亮黄长玲
关键词:玉米倒伏通径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