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龙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胆固醇
  • 2篇心病
  • 2篇血症
  • 2篇突变
  • 2篇基因
  • 2篇固醇
  • 2篇冠心病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低胆固醇
  • 1篇低胆固醇血症
  • 1篇动脉痉挛
  • 1篇动脉炎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篇李文龙
  • 2篇孙凯
  • 2篇王晓建
  • 2篇吴艳
  • 1篇吴永健
  • 1篇蒋雄京
  • 1篇周宪梁
  • 1篇高展
  • 1篇郑德裕
  • 1篇徐菁
  • 1篇张禅那
  • 1篇马文君
  • 1篇关婷
  • 1篇陈敬洲
  • 1篇裴卫东
  • 1篇张慧敏
  • 1篇吴海英
  • 1篇裴卫东

传媒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05年河南信阳地区低胆固醇血症调查
2008年
目的了解河南信阳地区低胆固醇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对信阳市7个自然村40岁以上村民进行普查,统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低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以血总胆固醇<4.15 mmol/L为诊断标准。结果取得完整数据者共有6136人,其中低胆固醇血症者632人,总患病率10.30%。男性患病率为13.77%,女性患病率为8.48%。以年龄分为4组,分别是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大于70岁组。这4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7.54%、8.76%、8.70%和7.59%。结论年龄和性别对低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李文龙王晓建孙凯惠汝太
关键词:低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性别年龄
CX3CR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CX3CR1-V249I、T280M与冠心病(CAD)的关联性。 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以得到CX3CR1-V249I、T280M与CAD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V249I、T280M与CAD关联的OR值,同时进行文献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纳入文献6篇。对于V249I,共纳入病例1551人,对照1804人,I型相对于V型合并OR=0.85(95%CI=0.67-1.08,P〉0.05);对于T280M,共纳入病例1555人,对照1801人,M型相对于T型合并OR=0.82(95%CI=0.70-0.96,P〈0.05)。结论 T280M为CAD的保护性因素,V249I与CAD的发生无关联。
李文龙王晓建徐菁陈敬洲张禅那孙凯惠汝太
关键词:冠心病CX3CR1基因多态性
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基因影响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所导致的、以血总胆固醇升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普遍认为FH是复杂的多基因病。近年研究发现,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在血胆固醇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一些PCSK9突变可减少LDLR总量,进而导致FH。而另一些PCSK9突变影响自身活性,导致低胆固醇血症。本文就PCSK9的基因结构、功能以及该基因不同突变体影响血胆固醇代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文龙裴卫东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
大动脉炎合并烟雾病一例
2010年
李文龙张慧敏吴艳马文君高展吴海英蒋雄京吴永健周宪梁惠汝太郑德裕
关键词:大动脉炎烟雾病发作性头晕高血压血压增高
DNA甲基化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
2010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具体原因尚未阐明。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基础上,对基因的表达与沉默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也有显著的改变。吸烟和大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分别有促进和抑制的作用。本文对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相关基因DNA甲基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李文龙惠汝太
关键词:DNA甲基化动脉粥样硬化P53雌激素受体
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遗传因素
2009年
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FHTG)是一种家族性的以TG显著升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血液中高水平的TG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认为FHTG是复杂的多基因病。多种因素可以导致高三酰甘油血症,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FHTG的主要候选基因为脂蛋白酯酶(LPL)基因,该基因具有200多种突变。其他的遗传因素包括apoC-Ⅲ、apoE、apoC—Ⅰ、apoC—Ⅱ等。遗传筛查有利于FHTG的诊断和治疗。
李文龙裴卫东
关键词:脂蛋白酯酶突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肌酶升高1例
2010年
患者,男,56岁,主因突发性心悸1h而入院。我院急诊测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206次/min。行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全导联ST段普遍压低2~3mm。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心律平70mg静脉推注。1h后转为窦性心律,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患者无胸痛、胸闷、晕厥等症状。患者入院时心肌酶正常,随后心肌酶监测发现有动态演变(表1)。
李文龙吴艳关婷惠汝太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肌酶冠状动脉痉挛
淋巴毒素α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2009年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淋巴毒素α是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参与趋化因子的释放、细胞之间的黏附和聚集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半乳凝素2参与淋巴毒素α的分泌过程,降低其表达水平可能会减弱动脉炎性过程。本文就淋巴毒素α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李文龙惠汝太
关键词:淋巴毒素Α冠心病
促酰基化蛋白和趋化蛋白受体样蛋白的研究进展
2009年
促酰基化蛋白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碱性小分子蛋白,可刺激脂肪组织摄取脂肪酸,增强原位脂蛋白脂酶活性,增加甘油三酯的储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还可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促进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趋化蛋白受体样蛋白是促酰基化蛋白的特异功能性受体。促酰基化蛋白-趋化蛋白受体样蛋白信号通路的失衡可导致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
李文龙惠汝太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肥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