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渺
- 作品数:48 被引量:3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光皮桦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及空间分布被引量:14
- 2007年
- 通过研究四川洪雅县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探讨该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各径级的细根与草根差异较小,0~1mm活细根生物量与草根水平分布增长曲线有一定重合,表现为:100cm>150cm>50cm;直径1~2mm活细根在水平分布上呈"V"型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变化为:50cm>100cm>150cm。在垂直分布上则差异显著,0~1mm活细根在上层(0~10cm)生物量占总根量的63.73%左右,细根生物量在整个上层(0~10cm)占比例达40.02%,中、下层占59.98%;扁穗牛鞭草草根有81.27%分布于上层,即草根上层对草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0~1和1~2mm细根、草根的年动态增长曲线变化规律一致,显示为同步增长和同步减少;从空间分布变化显示,光皮桦木与穗牛鞭草在0~10cm的土层存在一定生长竞争,在中、下层则竞争较小。因此,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及养分种间利用表现物种间的互利现象,存在明显的共生关系。
- 王巧李贤伟杨渺李德会荣丽
- 关键词:扁穗牛鞭草细根草根生物量
- “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总体评估被引量:13
- 2016年
-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为了解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恢复总体状况,以期为灾区中长期生态恢复跟踪监测、生态恢复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决策支持,分别以2007年、2009年、2013年代表地震前、地震后以及恢复期3个时期,采用土壤侵蚀敏感性、林冠截留量、生境适宜性等指标,分别评估了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状况及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震后遭到了严重破坏。总体来说5a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未达到震前水平。在极重灾区10个县市中,地理上位于中南部的6个县市(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绵竹、安县)在地震中总体受损程度较大。6个县市处于中国西部泥石流、滑坡的活跃区,震后因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导致了龙门山、茶坪山局部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恢复期进一步下降,甚至低于震后。其中汶川县草坡乡、银杏乡、耿达乡、卧龙镇、三江乡有较大范围的功能下降,另外,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安县等也分别有较大面积的功能下降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在未来10a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加快了生态功能恢复进程。但是,也存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与维持重视不足等问题。部分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甚至又导致局部地区出现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建议(1)加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长期生态恢复遥感及地面监测、评估,进行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效应评估;(2)加强干旱河谷、龙门山及茶坪山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
- 杨渺谢强方自力刘孝富廖蔚宇王萍
- 关键词:汶川地震生态服务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
- “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灾后十年生态恢复状况评估被引量:8
- 2020年
- 汶川地震发生10年后,通过对极重灾区生态系统类型解译和地面植被样方调查,GPP、LAI反演,以及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估了极重灾区植被和土壤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趋于稳定向好的恢复态势。2017年的裸露地表面积虽高于震前(2007年),但相对于震后(2008年后)已有所减少。从生态系统质量上来看:GPP、LAI均值在2014年以后呈持续缓慢上升状态,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良好的恢复力。但是部分在地震中损坏的森林生态系统,仍未恢复到原来状态。成都平原区域部分农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至2017年,地震破坏迹地植物种类明显增加。但仍以蔷薇科、菊科和禾本科等先锋物种为主,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相似。地震破坏迹地的群落结构已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垂直分层方面,除干旱河谷区域群落结构仅草本或灌草结合1个层次外,其余区域的群落结构已经形成乔木-灌木-草本3个层次;土壤肥力状况总体上对照点优于受损点,受损点土壤肥力状况仍呈恶化状态。地震造成的土壤裸露,加速了矿化过程,短期内受损点速效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长期来看将导致营养元素的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在加强地质灾害监管,预防次生灾害的基础上,龙门山前华西雨屏一带,自然植被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干旱河谷区域可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取适当人工恢复措施,同时注意改善土壤养分条件,促进植被恢复;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保护基本农田。同时,应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各级各类保护地的监管。
- 杨渺杨渺侯鹏翟俊祝汉收谭婷李波
- 关键词:汶川地震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土壤元素群落结构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破坏山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调查研究
-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因滑坡、泥石流引起的受损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和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受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氮素、磷素、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未受损的土壤,土壤...
- 毛竹谢强杨渺陈云嵩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土壤理化性质
- 文献传递
- 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及评价方法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国际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普遍认可: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景观和区域层次上的表现主要有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水、文化科学教育功能等。本文在参考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从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土保持3个方面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计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后续研究。
- 徐慧文谢强杨渺刘思瑶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
- 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构建被引量:9
- 2017年
- 四川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生态平衡与稳定。对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监测预警,是四川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研究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可分为现状预警和趋势预警两种类型。基于此假设,针对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扶贫开发区等四类区域,基于线性变换的数学方法,构建了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预警模型。模型以生态、环境、经济多指标相结合,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预警;以具有强烈资源环境优劣指示性的指标,作为限制性指标,进行单指标预警。最后整合多指标综合预警结果和单指标预警结果,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预警最终预警结果。
- 杨渺甘泉叶宏李国明欧阳志云黄勤
-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
- 农村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初探——以丹棱县为例
- 2013年
- 农村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农村环保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农村饮水安全,一致认为是农村环保的重点。本文以丹棱县为例,通过分析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环境因素空间分布特点,胁迫强度,结合重要水源分布情况,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了解分析区域面临的水源污染风险程度,并以村镇为单位,进行了生态风险排序。结果表明,丹棱县生态低风险区域面积为164.46km2,占区域面积的38.39%;风险中等的为134.77km2,占区域面积的31.46%;风险高的为129.13km2,占区域面积的30.15%。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双桥镇、杨场镇南部、仁美镇,以及张场镇部分区域。本研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具有方法上的借鉴意义,结果可为环境管理决策者优化决策提供参考,以便优先对一些关键地段、敏感地段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 杨渺谢强徐玮张翔
-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态风险
- 卧龙大熊猫潜在适宜生境及实际利用生境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进行大尺度的大熊猫生境研究,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海拔、坡度、坡向、汇流、植被数据构建反映卧龙自然保护区生境特征的多波段数据site。分别采用ISO生境分类法和n-D可视化工具,得到大熊猫潜在适宜生境和大熊猫实际利用生境区域评价结果。【结果】地形和植被类型是大熊猫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两种方法所划分的大熊猫生境皆具有暖坡比例大于冷坡的特点,暖坡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卧龙大熊猫栖息地海拔范围在1 820~3 051 m之间。栖息地平均海拔3 000 m。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平均海拔为2 500 m。卧龙大熊猫倾向于选择海拔较低,暖坡比例更高的微生境。可能受人类活动影响,卧龙保护区大熊猫有沿着河谷向高海拔拓展活动范围的趋势。【结论】两种方法得到的大熊猫生境具有较大空间一致性。
- 杨渺欧阳志云徐卫华龙泉谢强
- 关键词:大熊猫生境评价
- 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周转相关因子
- 杨渺
- 关键词:植被变化土壤有机碳环境因子剖面分布
- 对草原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探讨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从生态评估、生物多样性。
- 杨渺干友民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生物多样性生态伦理学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