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黄酮
  • 4篇酮类
  • 4篇酮类化合物
  • 4篇类化
  • 4篇类化合物
  • 4篇化合物
  • 4篇黄酮类
  • 4篇黄酮类化合物
  • 3篇总黄酮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微波提取
  • 2篇抗氧化
  • 2篇红薯
  • 2篇红薯叶
  • 1篇乙醇
  • 1篇异辛酯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法

机构

  • 10篇湘南学院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王小华
  • 7篇张晓军
  • 7篇邓斌
  • 4篇龙石红
  • 3篇王存嫦
  • 2篇卞杰松
  • 2篇杨德俊
  • 1篇周菊峰
  • 1篇蒋建宏
  • 1篇冯纪南
  • 1篇黄红英
  • 1篇张泰铭
  • 1篇黄熠
  • 1篇章爱华
  • 1篇向牡秀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红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率及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60%乙醇提取法是较为理想方法。同时采用烘箱贮存法测定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在猪油中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氧化效果,且抗氧化活性随加入量增加而增强,其抗氧化效果强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龙石红
关键词: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
温度对黄粉甲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黄粉甲(Tenebrio moliter)又称黄粉虫、面包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温度对黄粉甲的生长和繁殖有明显影响.将黄粉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培养,测定其平均化蛹率;平均死亡率;平均化蛹时间.结果表明黄粉甲最佳培养温度为30℃.
杨德俊冯纪南卞杰松王小华
关键词:黄粉甲平均死亡率
南瓜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9
2008年
以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固液比以及浸提温度等条件对南瓜叶总黄酮的提取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在506 nm处测定各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h,固液比1g:30mL,提取温度70℃,此时南瓜叶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2.89%。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南瓜叶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龙石红
关键词:南瓜叶分光光度法总黄酮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被引量:4
2008年
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4∶1)消化黄芪、甘草和广藿香,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在选定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 ng/mL^20 ng/mL检出限为0.113 ng/mL,回收率为98.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0.2%.
黄熠向牡秀王小华周菊峰蒋建宏张泰铭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甘草广藿香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被引量:23
2009年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红薯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比较提取率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确定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提取为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采用烘箱贮存法测定了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且抗氧化活性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抗氧化效果好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龙石红
关键词: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决明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测定了决明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决明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采用乙醇提取法和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决明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决明子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1.13%;乙醇提取法的最适宜工艺条件是:浸提剂乙醇浓度为75%、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3.0h,在此条件下决明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96.8%;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参数是:微波炉功率400W、微波处理时间60s、乙醇浓度为75%、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决明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达97.0%。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王存嫦
关键词:决明子黄酮类化合物乙醇微波
微波法提取水红花子总黄酮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在微波单因素提取的基础上,采取L9(33)正交优化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影响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微波功率为35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微波提取时间为90s,料液比(g∶mL)为1∶25。在此条件下,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05%。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王存嫦
关键词:水红花子总黄酮微波提取正交试验
腐植酸缓释肥料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
在培养基中添加腐植酸缓释肥料,观察其对食用菌产量和有机质利用率的影响,以获得一种在食用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腐植酸肥料。结果表明,腐植酸缓释肥对萍菇和杏鲍菇的增产效果分别达到32.5%和42.3%,萍菇、杏鲍菇的有机质利用率...
杨德俊黄红英卞杰松王小华
关键词:腐植酸食用菌缓释肥料
文献传递
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溶剂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液固比为30∶1、微波功率450 W、微波提取时间5 min,在该条件下贯叶连翘总黄酮得率为6.02%。微波辅助提取5 m in与索氏法提取4 h、超声波法提取1 h得率相当。[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等特点。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龙石红王存嫦
关键词:贯叶连翘微波提取总黄酮正交试验
纳米固体超强酸SO_4^(2-)/CoFe_2O_4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硝酸铁和硝酸钴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催化剂。透射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颗粒粒径在20~50 nm。实验探讨了硫酸铵浸渍浓度、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研究了棕榈酸与异辛醇合成棕榈酸异辛酯过程中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醇酸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反应物总质量的分数)0.50%,反应时间3.0 h,并添加了带水剂,在此条件下反应的酯化率可达97.4%。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章爱华
关键词: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