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坤

作品数:83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皮肤
  • 17篇细胞
  • 11篇病理
  • 9篇淋巴
  • 8篇症状
  • 8篇湿疣
  • 8篇丘疹
  • 8篇组织病理
  • 8篇尖锐湿疣
  • 7篇肉芽
  • 7篇免疫
  • 6篇肉芽肿
  • 6篇小鼠
  • 5篇皮肤病
  • 5篇肿瘤
  • 5篇综合征
  • 5篇淋巴瘤
  • 4篇带状疱疹
  • 4篇蛋白
  • 4篇银屑

机构

  • 83篇山东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山东省皮肤病...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东营市胜利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83篇王玉坤
  • 29篇郭淑兰
  • 14篇李春阳
  • 12篇孙青
  • 9篇王克玉
  • 9篇于晓静
  • 7篇张利宁
  • 6篇焦健
  • 6篇王群
  • 6篇孙怡
  • 6篇徐劲
  • 5篇李圆圆
  • 5篇于淑萍
  • 5篇刘兴田
  • 4篇蔡大幸
  • 4篇李娜
  • 3篇杨曦
  • 3篇徐永豪
  • 3篇钟华
  • 3篇高飞

传媒

  • 28篇中国麻风皮肤...
  • 11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山东省第十一...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国外医学(皮...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第四届中韩皮...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女,50岁。头皮红斑、脓疱伴疼痛6个月。皮肤科查体:头皮弥漫性分布紫红色浸润性斑片,其上见脓疱,局部见斑片状脱发区。实验室检查:取脓疱疱液多次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均阴性。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浅中层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外用他克莫司治疗后有效。诊断: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
许桂文王玉坤王小坡鹿文静
关键词:头皮红斑
自体疣种植治疗复发性尿道尖锐湿疣及免疫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自体疣种植治疗复发性尿道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疣组织用碘伏消毒后种植于上臂内侧皮下组织,其余皮损液氮冷冻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鄄2)、γ鄄干扰素(IFN鄄γ)水平。结果:24例复发性尿道CA患者,经自体疣种植治疗1~3次后,治愈21例,复发3例。21例治愈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升高,血清IL鄄2及IFN鄄γ水平升高,CD8+降低。结论:自体疣种植治疗复发性尿道CA有较好疗效,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上调者,再复发的几率降低。
王玉坤郭淑兰李静付艳霞
关键词:尖锐湿疣尿道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少见型角化棘皮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 探讨少见型角化棘皮瘤 (K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 对 2例病人的临床和组织学表现进行分析 ,观察了阿维A的治疗效果 ,并对相关文献作了复习。结果 :  2例组织学改变均符合KA。根据它们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 ,分别诊断为边缘离心性KA和发疹性KA。口服阿维A 2 0~ 30mg d ,2个月 ,皮损全部消退。结论 : 少见型KA依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作出诊断。阿维A可作为治疗该型KA的首选药物。
王玉坤郭淑兰王克玉刘金耀
关键词:KA组织学皮肤肿瘤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型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王丽华王玉坤孙希香党宁宁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组织病理学病毒类型
伴IgG-κ型副球蛋白血症的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一例
2024年
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临床易误诊为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睑黄瘤、环状肉芽肿等。本例患者眼睑及眶周、颈后及腰部皮肤散布黄红色斑块,组织病理符合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IgG,Kappa轻链。目前尚无标准治疗,国内外报道的治疗方法包括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甲氨蝶呤、沙利度胺、利妥昔单抗、干扰素α以及TNF-α抑制剂和抗疟药物等,本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沙利度胺、白芍总苷治疗7个月,皮损明显改善,目前仍在继续随访中。
赵鹏远邵开心王玉坤于晓静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被引量:1
2004年
王玉坤郭淑兰李诚菊
关键词: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发症
尖锐湿疣患者HPV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及复发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6 /11、16 /18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中HPV6 /11、16 /18,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用液氮冷冻、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及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 ,疗程结束后随访 3个月。结果 :HPV6 /11感染 2 7例和HPV6 /11合并HPV16 /18感染 19例 ,治疗前外周血CD3、CD4 、CD4 /CD8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8升高 (P <0 0 5) ,不同HPV型之间无差异。HPV6 /11感染组 8例复发 ,HPV6 /11合并HPV16 /18感染组 12例复发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结论 :尖锐湿患者不同HPV型与复发有关。不同HPV型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异。
王玉坤张利宁王克玉梁临平
关键词:尖锐湿疣T细胞亚群乳头状瘤病毒
CD137/CD137L信号通路在体外T细胞增殖反应和体内SGVHD诱导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在体外、体内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同基因型移植物抗宿主病(syngene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SGVHD)的作用。方法: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CD137L单克隆抗体,观察抗体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给致死剂量X射线照射的受体小鼠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诱导SGVHD,并于诱导治疗的第10天起给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抗CD137L单克隆抗体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下降,腹泻),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因子改变。结果:体外用抗CD137L单抗阻断CD137/CD137L通路后,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产生。体内注射抗CD137L单抗,小鼠SGVHD的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诱导组小鼠SGVHD 67%的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GVHD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病理学呈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mRNA水平升高。而抗体治疗组小鼠组织病理学呈轻度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mRNA水平较低或检测不到,而IL-4mRNA水平升高。结论:单独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在体外可明显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在体内可明显抑制小鼠SGVHD的发生。
刘兴田张利宁张蘋王玉坤王群孙汶生
关键词:抗体共刺激分子
尖锐湿疣及鲍恩样丘疹病皮损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与鲍恩样丘疹病(BP)皮损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HPV类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和BP皮损中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结果:CA和BP皮损中hTERT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均<0.01),BP又较CA表达高(P<0.01)。CAHPV16阳性组hTERT表达较HPV16阴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不同HPV型之间hTERT表达的结果与CA相同;以上各组均比正常对照组表达强度高(P<0.05)。结论:非恶性增殖性疾病中亦有端粒酶不同程度的表达;以HPV16为代表的高危型HPV感染与端粒酶表达有相关性。
李圆圆王玉坤王荣
关键词:尖锐湿疣鲍恩样丘疹病乳头瘤病毒端粒酶
红皮病120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及并发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73.3%红皮病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他致病原因依次为药物过敏、肿瘤,部分原因不明。28.3%并发感染的红皮病患者中,41~60岁组和>6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白蛋白降低组患者感染率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皮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能忽视非常见病因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红皮病患者的感染率增加,应注意皮肤护理及早期支持治疗。
孙怡赵克宁王玉坤
关键词:红皮病病因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