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医
  • 2篇低血压
  • 2篇学成
  • 2篇血压
  • 2篇血液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中医药
  • 2篇护理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关节炎
  • 1篇低温透析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序贯透析
  • 1篇穴贴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型
  • 1篇炎性相关因子

机构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继坤
  • 6篇宋长红
  • 3篇穆欣
  • 2篇栾仲秋
  • 2篇李秋红
  • 1篇王玉琳
  • 1篇王春英
  • 1篇王雪
  • 1篇王琳晶
  • 1篇赵大鹏
  • 1篇吴效科
  • 1篇宋淑娟
  • 1篇穆琢莹
  • 1篇陶莎
  • 1篇郭锐
  • 1篇姜玥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全国第三届血...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β、IL-6、IL-17、IL-23和 IL-33炎性相关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比较炎性因子IL-1β、IL-6、IL-17、IL-23和IL-33水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的水平变化,以探讨炎性因子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病例组,并选择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资料、炎性因子水平(IL-1β、IL-6、IL-17、IL-23和IL-33)、炎性因子水平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炎性因子水平与RA评分、DSA28评分及C反应蛋白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炎性因子指标IL-1β、IL-17、IL-23以及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的RA患者3组之间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17、IL-23以及IL-33水平比较存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高度活动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患者,中度活动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IL-17、IL-23以及IL-33与RA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1β、IL-6、IL-17、IL-23以及IL-33与疾病活动性因子DSA、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β、IL-17、IL-23以及IL-33炎性因子在RA患者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栾仲秋李秋红王继坤赵大鹏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9年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感觉障碍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经历脑损伤后致使感觉传导通路受阻,无法完成正常的神经冲动的传播。中医药将这种感觉障碍称之为中风后麻痹,将其分为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和肝阳上亢四种类型,本着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对不同症型的麻痹给予不同的方剂治疗。除此之外,针灸疗法、特色疗法及康复训练等在临床的治疗方面也有着显著的疗效。本文就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治疗发挥更大的临床效果。
王继坤宋长红徐乃伟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机制电针疗法康复训练
耳穴贴压防治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运用耳穴贴压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透析疗法,利用透析前后、中、后收缩压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需紧急处理及提前结束透析者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收缩压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三者收缩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改善最明显的是透析中血压.结论:耳穴贴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穆欣王继坤宋长红穆琢莹
关键词:耳穴贴压血液透析低血压
伸筋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21年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常用药,伸筋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亦各自发挥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中均起到积极地治疗作用。目前,研究者们对伸筋草中有效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尚未深入,其所具有的药理作用亦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本文对伸筋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与总结,以期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伸筋草的化工和药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王继坤宋长红关秀锋
关键词:伸筋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化工研究
金樱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金樱根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常用中药,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资源丰富等特点。金樱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黄烷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和多种活性物质,分别在抗炎抑菌、抗肿瘤、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药理作用。虽然现今金樱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其化学成分和具体活性药理作用仍处于进一步研究当中,需要我们通过更多前期基础的研究来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本文对金樱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今后更进一步探索金樱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王继坤宋长红徐乃伟
关键词:金樱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妇科疾病
巨刺结合夹脊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夹脊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头针法,并采用巨刺法、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法及康复训练治疗。通过Ashworth痉挛量表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巨刺结合颈、腰部夹脊穴针法对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有明显疗效,并显著优于传统针刺方法(P<0.05)。结论:巨刺结合颈、腰部夹脊穴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王琳晶王玉琳王春英王继坤
关键词:巨刺夹脊穴中风痉挛偏瘫
槐米提取物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h17/Tr 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槐米提取物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选取合格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槐米组,每组15只。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槐米组于造模第21天开始灌胃给予槐米提取液300mg/(kg·d),1次/d。治疗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IL-21、IL-23、IL-27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的比率,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踝关节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槐米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7、IL-21、IL-23含量明显下降,IL-10、IL-27水平明显上调,外周血中Th17/Treg比率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槐米能够通过调控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诱导Treg细胞生成的同时干预Th17细胞分化,改善Th17/Treg失衡状态,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栾仲秋向月李秋红王继坤
关键词:槐米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2016年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色,是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特色服务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医护理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对策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医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韩智宇战伟赵瑞董铁萌王雪王继坤
关键词:中医学护理整体观辨证施护
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型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辨证施护,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和灸+微波理疗。以中医症状量化评分、McGill疼痛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表作为评价标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中医证侯评分、治疗效果、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McGil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护理效果较好。
陶莎宋长红王继坤穆欣郭锐吴效科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温和灸微波理疗护理
不同的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发生
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占血液透析患者中的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龄患...
宋淑娟王继坤
关键词:低血压序贯透析低温透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