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书合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社会学更多>>
- “火烧船厂”与政府的救灾活动——以宣统三年吉林省城大火为中心被引量:2
- 2008年
- 吉林市在历史上火灾频发,宣统三年(1911年)的大火即是其中较大的一次。在这次火灾中,全城三分之二被烧,房屋被焚5万余间。此次大火给吉林省城带来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和深远影响以及该城在东北区域内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同时,此次大火的发生,政府扑救不力难辞其咎。不过灾后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多项救灾活动,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 管书合吴彤
- 关键词:救灾
- 论北伐战争时期的上海资产阶级
- 管书合
- 关键词:北伐战争资产阶级
- 清末长春的人口调查和人口数量被引量:2
- 2009年
- 自清代中期至清末,长春的地方政府进行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相比较而言,清末的人口调查较为接近实际,尤其是在宣统年间进行的人口调查,首次使用了近代西方人口统计的方式,其调查所得的人口数据更为精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管书合
- 关键词:清末人口调查
- 国际合作与防疫主权:1911年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再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主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当时虽然宣称会议是出于防疫需要而召开,纯为国际学术合作,不涉政治,但从发起、筹备与举办的整个过程来看,以中、俄、日三国为主,围绕中国东北地区防疫主权的扩张、控制与反抗而进行的角逐和较量始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会议的国际合作与医学的意义虽然不容小觑,但其本质上应该首先视为一个政治事件,由此也可以更好观察和理解医疗卫生在近代东北地区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
- 管书合
- 关键词:主权
- 防疫还是排华?——1911年俄国远东地区大规模驱逐华侨事件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论文介绍了1911年俄国远东地区当局以"防疫需要"为名大规模驱逐华侨和限制中国人入境等排华事件的主要过程,分析了这一事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认为当时华侨在俄远东地区的广泛存在,引发了俄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势力在政治、国防方面的担忧和恐慌,便以"防疫"为名,以"排华"为实制造了这一标志着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俄国境内排华活动达到高潮的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中国政府努力对难民进行了安置,并进行外交交涉,但成效不彰。
- 管书合杨翠红
- 关键词:华侨研究排华东三省难民
- 地权变动与清代东北移民被引量:2
- 2015年
- 与关内相比,清代中前期东北地区的地权关系比较特殊,除少量为私有,多为官有和国有土地,私有部分又以旗地为主。这种特殊的地权关系加之清政府"旗民不交产"的政策,使关内人民很难来此获得土地,致使移民进展缓慢,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也因此长期落后于关内。但随着关内人口的激增,移民日渐增多,又对这种地权关系不断进行侵蚀。迨及近代,东北地区外患日益加剧,统治者不得不放弃原有政策,允许乃至鼓励移民,地权关系因而发生根本性变动。劳动力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充分有效结合,促进了东北地区快速开发与发展。因此,东北地区特殊的地权关系及其变动,是影响清代东三省移民和移民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清代东北地区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 管书合
- 关键词:地权移民清代
- “火烧船厂”与近代吉林城市消防变迁——以宣统三年吉林省城大火为中心被引量:3
- 2009年
- 宣统三年(1911)四月,吉林省城吉林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引起这场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城市建筑风格不利防火,二是消防力量相对不足,三是官府扑救不力。火灾结束以后,吉林市进行了以消防为中心的城市重建。在政府统一规划下,拓宽街道,制订临街房屋样式,限制各种易于引火的木制品的使用,还制定了其他一系列加强消防的办法。社会各界也开始创办各类民间救火组织。
- 管书合
- 关键词:火灾清政府
- 瘟疫、谣言与近代东北民众心态——1911年春“日人水井撒毒”谣言事件研究
- 2020年
- 1911年春,在东三省曾盛传日本人水井撒毒以制造瘟疫毒害中国人的谣言,并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这一事件虽由鼠疫流行造成的社会性恐慌所引发,但关键在于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和持续扩张,造成当地中国社会普遍的焦虑、恐惧与仇视心态,并形成以日本为心腹之患的集体认知。在此意义上,这一谣言应该被视为大众话语的形式和社会心理的载体,其传播和社会应对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社会中下层民众和政治、文化精英之间对日本复杂的认知关系的动态写照,反映了民族主义在该地区兴起过程中的混杂与多歧。
- 管书合
- 关键词:谣言社会心态
- 传染病、卫生制度变迁与新政
- 管书合
- 中国近代科学防疫第一人:华人医学家伍连徳与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被引量:1
- 2020年
- 1911年召开的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是近代中国开始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防疫体系的标志性事件。但其首倡者并非是国内的伍连德等人,而是最早来自俄国方面,清政府担心列强插手损及主权,转而积极争得主办权。在会议的筹备和举行过程中,伍连德被委以重任,领导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他本人也在会后受命负责落实会议决议,筹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并长期主持工作,成为这一地区及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推动者和标志性人物,从中也可看到近代华人华侨在回国参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特殊历史面相。
- 管书合
- 关键词:伍连德